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来源 :四川省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民族面临新问题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羌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四川省也专门启动了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工程,并被列为文化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地震过去六年后,人们对羌族地区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而羌文化的保护却仍然有许多问题。笔者虽是羌族,但对此并无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文化的传承问题,顿感忧心忡忡。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存在,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集聚区,现有羌族人口30多万,是四川省三大少数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极为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正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但客观地讲,当前羌族文化的传承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羌族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羌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淀并经世代相传的文明成果,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化、释比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乐舞文化等,羌族文化的标志物主要有羊、白石、羌笛、羊皮鼓(舞)、莎朗、羌碉、羌绣、羌红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地域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能否认,羌族文化(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如此)在传承演进中,要随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不断创新、变化和完善。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受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羌文化本身也必然经历一个自我选择、变迁融合的历史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羌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除了大的历史变迁不可回避外,羌文化的传承还有几个特殊而重大的困境:
  第一,文字语言的障碍。羌族没有文字,主要通过语言来传播文化。羌语又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两个方言区中又有12个土语区。没有文字,语言差异又较大,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羌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致命的硬伤。
  第二,羌族释比消失的危险。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延续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释比,是羌族中最主要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可以说,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羌族文化活着的灵魂。然而,时至今日,在30万羌族人口中,能被称作真正释比的,屈指可数,仅有四十余人。
  第三,“汉化现象”十分突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羌文化的一些历史背景都会发生变化。阿坝州的汶、理、茂和绵阳的北川县是羌族分布的核心区域,地处交通沿线,汉族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长时间的。在整个羌区,会讲羌语的不足2万人,现在除高山村寨使用羌语外,河谷平坝地区的羌族基本上都用汉语进行交流。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不愿意回来,也不愿意学习羌族文化。
  第四,汶川地震和旅游开发的影响。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地区的人口、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自然、人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人、文化实物、史料损毁严重,这是灾难性的。震后国际国内高度关注,国家举全国、全社会之力,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使灾区很快告别了废墟,灾民很快走出了灾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外来援建对羌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派生出来、近几年很红火的旅游开发,也会给羌族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血脉和根本。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羌族文化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和困境,在历史变迁进程中,在多元文化的学习融合交流中,独立地传承与发展,形成特色和体系,保持顽强的生命力,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而重大的课题。
其他文献
编者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均GDP较高、工业较发达的阶段,投资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将不再是常态,必须找到并释放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川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迈入这个阶段,借鉴经验、未雨绸缪是四川的必然选择。  2013年,福建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为9342美元,即将跨入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发展阶段。这意味着福建省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
编者按:网络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写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号码,厂商通过邮购方式发货,最后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购物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网购成为大趋势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网购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使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湖北网络消费量的不断增长,促进了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需求较大,创造了
编者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是重要的历史机遇,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当前,部分城市已经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问题。四川有条件的市州,应当抓住这次机遇,争取融入,尽早谋划,提前布局,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自身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的战略构想,表明中国以更宽广的视野参与世界经济
对刚需购房者来说,买房是人生一件大事,无论是首次购房还是二次置换,都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对于买房,不少人往往抓不住重点,本末倒置或顾此失彼。因此,在购房前制订好符合自己需求和条件的购房计划,是科学置业或改善居住条件的重要保障。  为什么要买房  房子该租还是该买是争论多年的话题。其实买房、租房各有千秋,只要能够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居住需求,不影响工作、学习,买房租房就都不是问题。  那什么时候买房
70年前,当11岁的王治升跟着父亲在山间学唱经文的时候,何曾可想他所吟唱的句句都是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何曾会料到,70年后的今天,他脑海中依然熟记的每段经文却已无人再能将它们唱完。  王治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的传承人。2009年,羌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入选该名录仅有的七个项目之一。同年,王治升被评为羌年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是羌族现存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