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建设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来源 :演艺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huin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剧场建设规划性问题和舞台工艺等问题,提出剧场建设要寻求舞台形式的多样性等建议。
  【关键词】 剧场建设;剧场外形;剧场内部功能;剧场的选址;剧场建设目标;机械舞台;下空式舞台;品字型舞台;台 口宽度;舞台形式多样性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4.10.008
  【Abstract】The author discoursed the planning problems and stage technics of theater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that owners could consider the multiformity of stage form.
  【Key Words】theater construction; theater shape; built-in function of theater; theater site selection; construction aim of theater; machinery stage; under empty stage; cross stage;width of proscenium; multiformity of stage form
  从建设上海大剧院开始,在不到廿年的时间内,我国建成了众多现代化的大型剧场。过去一直羡慕国际上的著名剧场及其先进设备,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剧场建设任务最集中的地区,而且不少新建剧场的标准都定得极高,很多剧场设备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剧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这次剧场建设高潮来得太猛,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下面就谈谈几个普遍存在且影响较大的问题。希望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参与剧场建设的各方的共同努力,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产生,以利我国的剧场建设更加健康地发展。
  1 剧场建设的规划性问题
  1.1 剧场的外形与内部功能
  社会上有股很强大的风,建设大剧场,很多都以建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或城市雕塑为目标。
  笔者也希望建筑师在剧场的外形设计上多下点功夫。好的标志性剧场建筑,既能为城市增添光彩,又能突出剧场在城市中的地位,何乐而不为。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剧场为观演而建,比外形更重要的是剧场的内部功能。事实上,做到完善的剧场内部功能与建筑外形的完美结合并不容易,两者从资金到空间常常会产生矛盾。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剧场建设的决策者知道:追求外表的标志性,不能以牺牲剧场的内部功能为代价。
  现在大多具有标志性外形的剧场,不过是在剧场功能空间外加个外壳包装而成的,在外形上面投入了过多的、与剧场功能无关的钱,且增加的空间又常难以充分利用。对这类设计的合理性,建筑师们也正在反思。
  如果作些深入的了解,很多人心目中的剧场典范——悉尼歌剧院,其实是一个过于注重外形,严重牺牲了内部功能的失败剧场的典型案例。尽管它的建筑非常成功,但是受外形的限制,它的舞台不大、几乎没有副台,还有一些其他缺陷。从事剧场、舞台研究的工作者,常将它作为剧场工艺不成功的反面教材。我们必须要从中吸取教训。
  1.2 剧场的选址
  现在新建的大型剧场大多建在城市的新区,还往往是新区建设的首批项目,甚至是第一个项目。这样的规划,考虑的只是发展城市规模的需要,而没有考虑剧场自身运营的需要。
  剧场的位置,首先应该方便观众。所以国际上著名的大剧院都建在城市中心人流密集的区域。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就在城市的中心,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又符合剧场自身运营的需要,可以方便观众,有利于剧场的经营,充分发挥剧场的作用。
  建在新区的剧场,周围还在开发,剧场的经营会很困难,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如果要在新区建剧场,可以先作规划,等新区形成一定规模,交通方便了,有了人气,再行建设比较好。
  1.3 剧场建设目标的把握
  欧美国家很重视剧场建设的前期策划和准备阶段的工作。在建设一个新剧场前,首先论证清楚建一个什么样的剧场。以后专演或比较集中上演一种戏的,会建这种戏的专业剧场。以后经常演出几种戏的,会考虑建多功能剧场。而我国的业主对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视往往不够,论证不过是走过场,不少城市的大型剧场,较少考虑当地演出最多的剧种的要求,而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没有弄清楚剧场类型的所以然,就稀里糊涂地依葫芦画瓢,按照专业歌剧剧场的规模和标准来建。结果很多地方建成的歌剧剧场,往往是什么戏都演,就是歌剧几乎不演或演得最少,专业剧场只作为多用途剧场使用,没有能发挥出专业剧场的优势,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现在有一些戏曲剧院团、话剧院团建设戏曲剧场、话剧场时,往往也受歌剧院形式的过大影响,自己的专业特色反倒并不鲜明。
  在音乐厅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明显,有的地方建设前,连音乐厅的不同形式和用途都没搞清楚,结果有些新建的音乐厅,只适宜演室内乐,而演不了较受市场欢迎的交响乐。
  我国不少剧场,为了提高利用率,一般不会用来只演一种类型的戏剧。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考虑建现代化的多功能剧场。先进的多功能剧场可以通过应用各种舞台技术,对剧场的空间或设备进行一些调整,使之能适应不同剧种的演出需要。只要下功夫,多功能剧场也能达到类似专业剧场的效果。
  这方面国内已经开始有了些好的苗头,笔者作顾问的深圳南山剧院和余杭大剧院,其建设目标都是高水平的多功能剧场。深圳南山剧院为了实现观众厅混响时间的可调,设计了可升降的观众厅天花。余杭大剧院的建设目标很明确,以演出受欢迎的地方戏为主,用不着过多地考虑以后不大可能上演的歌剧,而演出交响乐时要有专业音乐厅的感觉。因此该剧场的设计,在戏剧场和音乐厅形式上的转换以及混响时间可调两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其实,在国外这类设计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2 剧场建设的舞台工艺问题
  2.1 盲目模仿欧洲的机械舞台形式
  我们在学习国外的剧场建设经验时,主要学的是欧洲的经验。但大量模仿的欧洲舞台形式,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我国剧场的舞台形式。
  欧洲的剧场大多数是场团合一的保留剧目剧场,他们的演出体制是在演出季内每天演戏,而且是演不同的戏,演出的节目大型布景又用得比较多。因此常常需要在主舞台周边的辅助舞台上,为下一场剧目准备布景。他们的机械舞台大都以运送布景为主要目的。我国主要学的就是欧洲这种模式的舞台。
  而我国的剧场,大多数是租赁剧场,有着与欧洲不同的演出流程,习惯于:装台→演出几场相同的节目→拆台,运送布景的机械舞台基本派不上用场。有人把这些以运送布景为主要任务的舞台机械,误认为是主要用来参与演出的,其实用于演出的舞台机械很多都是专门设计的,要有更高的安全要求和更好的演出效果。以运送布景为主要任务的舞台机械的运动形式都比较单一,用到演出中的机会不会太多。
  2.2 忽视北美国家的下空式舞台形式
  北美国家最常见的舞台形式是下空舞台,这种舞台形式有很多优点,更适宜租赁式剧场的使用需求。拥有机械舞台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北美国家是属于极少数的例外,美国FDA剧场设计咨询专家说,大都会歌剧院这样的机械舞台,在美国剧场中的比例不过是千分之一。
  下空舞台有一个空的台仓,舞台面由一块块的舞台地板拼成,架在可拆装的钢结构支架上。这种舞台形式的特点是造价低,又十分灵活,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出,常常可以出现一些在其他形式舞台上出现不了而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下空舞台又容易进行改造,为了一些特殊效果可以将一些专门定制的舞台设备组合进下空舞台。下空舞台的灵活性,给戏剧工作者留下了充分的创作空间,能较好地满足各种戏剧对舞台的要求。
  美国、加拿大的舞美教授、剧场设计咨询专家和舞台工作人员都认为,设计舞台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灵活性,舞台要能方便地适应各种演出的需要,特别是能方便地采用各种现代技术,实现多变的舞台效果。他们对我国为什么只建德国式的机械舞台剧场,不建北美的下空舞台剧场很不理解。
  现在到北美国家的剧场看戏、交流的人已不少,但是有机会深入到舞台台仓的人不多,进入了台仓而知其所以然的人更少,所以下空舞台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宣传推广下空舞台的工作,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
  2.3 品字型舞台过多
  品字型舞台是我国剧场设计师采用最多的一种舞台形式,有人说我国十年内造的品字型舞台,比世界上同类品字型舞台的总和还要多。
  其实,为能满足不同的演出要求,欧洲的机械舞台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适宜用于话剧的鼓筒式转台、具有特定效果的棋盘式升降台、可以转换舞台台面的多层机械舞台,以及38 m直径的大转台等等。
  每一类机械舞台又会有多种变化,以品字型舞台为例,可以合理地简化,如加大升降台进深、减少升降台数量;也可以只建单边车台,做不对称舞台。这些不仅是因地制宜的设计,也是以满足不同戏剧形式的演出需要为出发点。
  笔者曾与杭州天人建筑设计院合作为蓝天大剧院设计过只设单边车台的不对称舞台。2014年笔者进行了回访,蓝天大剧院总经理说:三年来演出了几百场各种各样的剧目,国外剧团与国内的国家、省、市级的剧团对剧场的配置与设备均感到满意,没有发生过不能满足演出要求的情况。可见,品字形舞台完全可以简化。
  四面舞台除了品字型,也可以做成有利于布景轮转的田字型,也可以发展成七面舞台、九面舞台。
  总之我们学习欧洲的舞台形式,不能只盯着一种学。要根据演出需要来选择适宜的机械舞台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发展一些新的机械舞台形式。像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剧场的多层机械舞台,中国婺剧院的双层转台,就是比较符合项目要求的形式。
  我国的品字型舞台已经造得太多了,应尽可能地考虑建其他形式的舞台,让群众欢迎的戏剧都有合适的舞台进行演出。特别是决不能在不具备品字型舞台建设条件时,盲目地违反规律,硬造一些达不到使用要求,似是而非的山寨版品字型舞台。
  2.4 台口宽度过大
  近十多年来,全国新建剧场的台口宽度大于、等于18 m的镜框式舞台约有70个左右,明显偏离了演出实际的需要。那种错误地认为台口越宽,剧场档次越高的观点至今还有一定市场。2013年某省在筹建一个大型公共剧场时,当地文化厅的主要领导就几次三番地提出台口至少要20 m。不知道这样大台口的剧场将来准备上演什么戏,演出的效果能够有多好。
  第九届艺术节时,有70台剧目参演,69台剧目的参演剧团提出了对台口宽度的要求,详情见表1。
  要求17 m或18 m台口宽度的剧目中有3台是杂技,要求16 m或以上台口的很多台剧目,演出时并未用足所要求的台口宽度。事实说明,最适宜于我国演出要求的台口宽是14 m~16 m。
  有些人认为,不需要18 m台口时,可以通过假台口将台口缩小。其实,假台口收缩后,观众视线等观演条件就会发生改变,剧场就不是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因此,剧场的台口宽度还是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至少同在一个地区台口宽度18 m的剧场不应太多。
  台口宽度不是一个孤立的参数,台口宽度增加,剧场的空间及很多设备的尺寸都要放大,建筑面积和投资也会相应大幅增加。
  3 要寻求舞台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近期新建的剧场,舞台形式过于雷同,鲜有创新。世界上的戏剧门类繁多,其演出的舞台自然也应该多种多样。再者,舞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剧场工艺设计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同时,也贵在创新。即使是同一类剧场也应当寻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追求自己的特色,发扬长处。成功的剧场都是惟一的,简单地模仿照搬一些成功剧场的工艺,不可能建造出一个新的成功剧场。发达国家的剧场是百花齐放的,他们有很多优秀的剧场,但很少有雷同的,其中有不少经验可供借鉴。
  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笔者与一些关心剧场建设的人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呼吁。但是有些问题已经泛滥,要纠正并不容易。这次《演艺科技》开设演出场馆建设“前车之鉴”专栏,把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些比较大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探讨,让参与剧场建设的各专业人士能够从中吸取经验,避免前人所犯的错误,实在是很有必要。
  作者简介:
  俞健,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院长,文化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文化部舞台技术专家组组长,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为世界舞台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无论从舞台的时空观念、观众的审美意识及演员表演体系等方面而论,它都具有独特的东方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而电影这
《中国革命史》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它以其特定的历史视角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指导作用,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
会议少了、鲜花没了、简报短了、大吃大喝不见了……自2012年底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高效廉洁,勤俭办企成了各电力企业的重要目标
图书馆的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在书刊价格暴涨,图书经费困难的状况下,要搞好工会图书馆的开放服务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只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把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东风雪铁龙的品牌理念是,不仅仅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还提供家一样的关怀,而这需要用东风雪铁龙贯彻始终的‘四化’服务策略来实现。”东风雪铁龙服务部部长孙万湘近日在接受中
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19世纪90年代止,在我国,以奕诉、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上层人物,打着“求强”、“求富”的旗号,极力主张学习一点西方的物质文明,先
2015年2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杨庆在公司2015年捉电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落实工作责任夯实管理基础加快县供电企业管理与公司管理全面接轨》的报告,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摘
直到2004年即将划上句号的时候,以摩托车为主要符号的山城重庆,仍然沉浸在中国最大摩托车企业集群的光环里。在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排行榜上,来自重庆的5大企业高居前10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