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食堂 哪家强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咳咳,首先来一个自我介绍。
  我,笔名田木果,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几乎吃遍了被称为中国“第五大菜系”的食堂饭菜。
  每年暑假出去游玩所到之处,首选就餐地点为大学食堂!
  为啥?
  因为……【剧透可耻!】
  在此罗列出吃过的典型案例供大多数同学参考。

NO.1北京大学:分不清食堂和图书馆


  北京大学的食堂是小学三年级吃的,年代久远,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
  只是依稀记得当时和爸爸饥肠辘辘地找食堂,闻到飘来的饭香,但究竟是两侧的哪一栋楼还是不确定。
  看着人家都往南边的楼跑,我爸自作聪明对我说:“崽崽,你看那边人那么多,一定很挤,我们到这边,人少。”
  遂,去了北边的一栋楼。
  哇!
  这个食堂好高级,居然是一卡一进。
  怎么办?
  我们是在清华领奖之后,被大赛组委会带到北大来吃饭的,根本就没有发什么饭卡啊!
  正在冥思苦想怎么逃过门口那机器的时候,正巧一个年长的教授拿着几本书,慢腾腾地从里面走出来,看到我和爸爸的囧状,停下了脚步说:“你们是想进来吗?”
  点头 点头。
  教授抬起干瘪的手指,指着门边上一个窗口说:“去那里办卡。”
  “谢谢啊,谢谢。”
  我笑呵呵地多看了和蔼可亲的教授奶奶几眼,顿时感觉我爸狠狠地掐了下我的手。
  我往门口的牌子看去,不禁抽了下嘴角: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卡补办处。
  我紧张地捏着衣角说:“奶奶,食堂在哪儿啊?”
  教授温和地笑笑,刷卡过来说:“对面就是。”
  我们道了谢,刚要转身离开,教授问道:“你们是来玩的?”
  我爸很是自豪地把我是如何获了作文奖项的事情说了,教授爱怜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对老爸说:“好好培养,这小丫头长得一表人才,是大器晚成的料。”

NO.2北大医学院:我还欠你两块钱


  这个是高一暑假才去的,记忆很是深刻。
  北大医学院的食堂是带电梯的,是不是好高级的感觉?!看着两电梯的人上去了,算了,挤不上,还是在一楼吃吧。
  只是这菜价……
  我是不是走到了特惠区?
  米饭5毛一大碗。
  黄瓜7毛一盘。
  鱼香肉丝8毛一碟。
  香脆鸡柳1.3元一份。
  总之最后一家三口吃到撑死才用了21块钱。
  哦,不不,是20块钱。
  对的,还欠那个小姐姐2块钱。
  因为食堂不收现金,所以只能找人借卡。
  环顾四周……
  除了那几对谈恋爱的,只剩下这四人桌的小姐姐了。
  三个放下书籍去打饭,剩这个小姐姐在拿纸擦干净座椅。
  于是我妈就上去和人搭讪(这种万一弄错的事情,自从那次没分清食堂和图书馆之后,我们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那个小姐姐非常爽快地就把一卡通给了我妈。
  21块钱。
  可是坐完公交之后,“有钱”的老妈身上只剩下百元大钞了。最后我爸把口袋翻了个遍,终于凑到了25块钱。
  小姐姐没有多余的零钱来找,又不肯多收四块钱,最后只拿了20块的票子。
  我妈过意不去,加之没有坐公交的钱,就想去把钱破了,但是找了一圈,也没能找到合适的人。
  最后只得继续问那个小姐姐:“小姑娘,你知道这儿哪里有换零钱的地方吗?”
  小姐姐很优雅地擦擦嘴,咽下了食物问:“您要做什么?”
  我妈以为没讲清楚,换了个说法变成了:“我们要坐公交,没零钱。”
  小姐姐恍然大悟道:“公交是2块钱一个人,你们三个是6块,那不是还有张5块的吗?我这里还有一张1块的。”
  说着,从钱夹里抽出一张一块的纸币轻轻地放到我们的桌上。我们一家怎么肯要,几个人拉拉扯扯半天。
  最后小姐姐摆摆手说:“阿姨,没关系的。我还有事,先走了。”
  老妈方才作罢,看着桌上的1块钱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看,名校学生素质就是不一样!你好好考,等你考上了,我们还来这里吃饭。”
  以我现在的精神面貌,考上北医还是有点悬的……
  (ps:北医食堂还是很干净的,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学医的小姐姐有了职业习惯~)
  NO.3南京大学:很local的“歪果仁”
  年初二去了鼓楼医院,排了漫漫长队之后终于在十二点半的时候看完病。
  正巧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的鼓楼医院紧挨着,准确地说,是只隔了一道铁栅栏。
  满大街都找不到吃的,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去南大的食堂找饭吃。
  空无一人的食堂,都听不到饭菜的呼吸,只能闻到门口大锁上铁锈的味道。
  接连找了几个食堂都是如此,终于在一个第几学生食堂,听到里面高音量的电视机声音。
  终于,看到了一个“歪果仁”在食堂里一边看着江苏台的《非誠勿扰》,一边拿着筷子吃饭。
  又是一个只刷卡不收现金的食堂,纵观整个食堂,也只有一个黑人学长在吃饭好吧。
  不借也得借!
  我妈犹犹豫豫问食堂大妈:“是用英语还是中文?”
  大妈豪爽地一摆手说:“人家都来了好几年,南京话比你们说得都溜!”
  最后大妈高吼了一句:“Hey——”
  那黑人大哥马上转身,拿着筷子用很正宗的南京土话回复:“干啥子?”
  大妈让他帮我刷下卡,黑人大哥二话不说马上就帮我刷了一下卡,把钱给他之后,还朝我们笑笑说:“新年快乐。”
  饭间,黑人学长关注电视,我们关注黑人学长,他吃完饭之后居然还去前台拿了根牙签剔牙。
  可以,这很local。
  最后我一定要说一句,大学食堂哪家强,欢迎跟着田木果全国各地走一趟。
其他文献
有些味道,是一个人终身的伴侣。  它代表了一段回忆,一个重要的人,或者一份隐蔽的心事。它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陪你走过一段时光,然后再也寻不见。  像乘着轻扬的风而至的精灵,然后笑着闹着在你的舌尖起舞。纷纷扰扰,带你回到一段时光,那段温柔远去的旧时光。  [空曠的街上热气腾腾的印记]  那天我穿了一件姜黄色的毛衣,内搭一件褪了色的格子衬衫。我们坐在你家的沙发上,我的左手边是你,你坐在离我心脏最近的位
都没有我可爱的401舍的方乸们:  我不想叫你们方乸的,只是吧,我实在是想不到什么词来称呼你们了……方乸是我们这边的方言叫起来也亲切些嘛,不许打我啊!  犹记得,在进到宿舍之前我还是一个正经的好孩子,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就被带偏了。这个问题你们要好好反思一下。  宿舍不大,人却不少,但是我们宿舍很和睦,没有闹过什么矛盾。所以才会独得教官和各位老师的青睐,先让我笑一下。  宿舍里有一个肥妹,第一印象对她
陶三春其人,比较出名的事迹有这么几件:看瓜的时候痛打偷瓜贼,嫁给偷瓜贼郑恩;痛打高怀德高怀亮御林军(也就是《三打陶三春》),洞房花烛夜痛打郑恩;还有最后,驻兵汴梁城,差一点就痛打了赵匡胤。  这位妇女的生涯写满了“战斗”,陶三春这仨字放大了看,密密麻麻写的都是“打打杀杀”。桃花快马的银袍女将穿过仆仆风尘,走到我跟前儿,我颤颤巍巍端茶给她老人家的同时脑子里想到的就俩字:摇滚。  这是一位非常摇滚的五
当阿渠再一次抖腿导致其椅子靠着的后桌和他一起进入共震模式时,维泷发怒了,忍无可忍地踢了阿渠的椅子一脚,“把椅子挪上去!”阿渠莫名其妙地回头看他,“你干什么啊?!”  “你知不知道你这种行为很讨人厌!”  “我怎么了我?!”  维泷黑着一张脸没有回答阿渠,阿渠扭回头一脸怒气地碎碎念,连带着把自己椅子挪得和课桌靠得紧紧的,企图将自己挤成一块肉饼,“这什么人啊!有话不好好说,还踹人,一点素质都没有。我刚
我没有注意到仔仔身材开始走样,渐渐长成了XXXL码。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它的优厚待遇导致我在家中地位不保。我不敢相信自己和它都在不经意间不再是当初的样子了。  “啊啊啊你又咬我鞋带!我打死你算了!”从鞋架最底层拎出新买帆布鞋的瞬间我几乎石化,狮吼着不知道怎么才能表达我对这阵亡的鞋带的心痛。看着小祖宗背着耳朵灰溜溜装听不见的样儿,心想谁说猫像主子狗像奴仆的,一只被惯坏了的狗才是人间极品。  “不能欺
高中老師和大学老师的区别
【大绵羊的朋友圈】  大绵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这部剧近期热度很高啊!朋友圈的大宝砸们都追了吧!那就来扒一扒吧!不能让大家白整啊有红包也有香吻啊~  春艳婶儿(沙发女王):被红毛怪和水银小孩儿吓哭,还没回过神来,又被乱入的广告笑喷。胡八一帅到没话说,雪莉杨再古灵精怪一点就好了。最后想说,只要红包,拒绝香吻~  大绵羊回复春艳婶儿:看来春艳婶儿真的是婶儿了,具备了婶儿该具备的point,泪点和笑点
因为有梦,一直在坚持,一直在记录,也一直在感动。  Dear SHH: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着写信给你。  感觉小学课本里的“手拉手”活动真是太可爱了,其中教育意义我已经记不清了,反正看到作业,第一想法就是:给上海的小朋友写信!  嘻嘻,我当时跟你说地址是网上搜的,其实是小时候去过上海,就爱上了上海,那种飞蛾扑火的爱!热爱!因为对复旦那一带的小区名字有点印象,就在地图里找,看到一
收拾旧物时,翻出一摞又一摞的试卷、英语报纸,一张又一张的纸条,上面写满了鼓励自己的话。用掸子掸去灰尘,我才知晓,那一段岁月已是过往。  《左耳》里说,上帝作证我是个好女孩儿。可我却只能说,上帝作证我不是个坏女孩儿。  我不是个好女孩儿,因为我喜欢在数学课上发呆,在英语课上睡觉,把语文课本画得乱七八糟,或是在枕头底下藏几本小说……  刚上高一时,我只是想做个好班干,谁承想后来换了班主任。有一次考试,
我是旻夕,也是苡萄,还是夕小白。成长于北方一座小城,独立在南方一所大学。生活中缺不了旅行和读书,已经和文字纠缠了十余年,文章多见于报刊、杂志,还和影评、剧本过过招。开始给小博写文是2012年,源于一个赌注,那时候是一个高中学渣,五年至今,仍旧是小博上的一只小透明,却成了大学“伪学霸”。一直致力于做一個有趣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于是当过主编,做过杂志,去青旅当义工,顺带捡了个男朋友。对未来的期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