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与人居环境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79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绿地的重要性,以及城市人居环境问题,分析了城市绿地功能的多重性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加强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绿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21世纪城市绿地进入区域生态绿地及城市大园林绿地阶段,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使人们安居乐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绿地的重要性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一直受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着的关注。所以,对城市绿地的认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直观上的山水城市、花园城市。它是基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建、维护与发展之上,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体现人类的真、善、美的绿色理念;体现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在城市这个“第二自然界”中的协调发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绿地,已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
  
  2 城市人居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有由于自然力作用带来的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原生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力作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毁林开荒、沙尘暴等次生环境问题。要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必须采取科学的有效措施,其中城市绿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3 城市绿地的多重功能是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绿地的作用与功能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单一的供少数人享用的游憩设施变成了人人能享用的多功能的设施。正是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为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也可缓解和减少由于自然力或人为力作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3.1城市绿地具有生态功能,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
  3.1.1保护和改善空气环境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人离开空气5分钟就要死亡,—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空气10~12m3,约合13Kg,同时释放出0.912Kg二氧化碳,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9000Kg,放出氧气600Kg,则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m2,的绿地面积,同时还可以减少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
  ②吸收有害气体。植物被称为“生物过滤器”,很多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氢、氯化氢、一氧化碳、臭氧、汞及铅等有害气体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如松林每天可从1m3的空气中吸收20mg二氧化硫。
  ③阻挡、过滤和吸收尘。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国外的研究报道,公园能过滤掉大气中80%的污染物:林荫道的树木能过滤掉70%的污染物,树木的叶面、枝干能拦截空中的微粒,即使在冬天落叶树也仍然保持60%的过滤效果。
  ④杀菌作用。许多植物的芽、叶和花粉分泌一种挥发性物质(称为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散布的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原体等微生物,保护人体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没有绿化的街道相比,1m3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
  3.1.2净化水体。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城市污水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1.3净化土壤。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3.1.4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它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在各种类型的高大树木、灌木和草,树丛掩映中有彩蝶翩翩起舞,常见鸟类有了觅食的场所,给予与人类友好相处的动物出没的空间,土层中多样性的微生物,又使植物长得更浓密。
  
  3.2城市绿地具有物理功能,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
  3.2.1调节城市小气候
  ①降温增湿。城市绿地具有良好的降低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其原因在于植物特别是树木有遮阳蔽荫、减小风速和蒸腾作用。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绿地能使局地气温降低3—5℃,最大可降低12℃,增加相对湿度3—12%,最大可增加33%。同时顺应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②影响气流。城市中的带状绿地,如道路和滨水绿地,常常是城市的绿色通风渠道,由道路组成的“通风管道”,使空气流动增加,可使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特别是在带状绿地的走向与该地的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为炎夏的城市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而在冬季主导风向一带,大片防风林又可以减低风速,减少风沙,改善气候。
  3.2.2降低噪声。由于投射到树叶上的噪声被反射到各个方面,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使城市绿地特别是林带对噪声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噪声的减弱程度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树种有密切关系。4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dB,3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6~8dB;快车道的汽车噪声,穿过12m的悬铃木树冠,达到树冠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空地相比降低3~5dB。另外草坪靠近地表的植被层、根系与地表组成的疏松土壤,能吸收和减弱125~800Hz的噪声。
  3.2.3预防放射性污染。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降低光辐射和冲击波的杀伤力。当空气中带有放射性微粒时,被调查的树木叶片迎风面放射性物质的总量高达背风面的4倍,森林背风面地区的作物,其放射性污染量只有迎风面的1/5,在个别情况下,含量可低至1/20,即使在绿地很少的城区,其放射尘量也只为没有植物生长地区测量值的60~70%。因此,在森林的庇护下,减少降落放射性物质的30~60%是完全可能的。
  3.2.4廊道效应。城市廊道作为沟通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郊区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就城市廊道的结构、原理、方法和生态评价方法做了积极的探索。
  
  3.3城市绿地具有安全防护功能,保障人居环境的安全
  3.3.1防灾减灾
  ①防洪、抗旱、保持水土。绿地通过截留降水、土壤吸收等途径对径流速度和流量具有明显调控功能。树林的林冠可以截留一部分降水,有关资料显示,东北的红松林冠可截留降水量的3%~73.3%,福建 的杉木林可截留降水量7%~24%,陕西的油松林可截留降水量37.1%~100%。
  ②避震。城市绿地可以作为震后的避难场所。一般地震发生后,部分树木不致倒伏,可以利用树木搭建帐篷,创造避震的临时生活环境。1976年7月,在唐山地震波及影响中,北京市区的各公园绿地立即成为避灾、救灾的中心基地,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hm2,疏散居民20多万人。
  ③防火。许多绿化植物枝叶中含有大量水分,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防火及阻止火势蔓延扩大,如珊瑚树,即使叶片全部烤焦,也不会出现火焰;银杏在夏天,即使叶片全部燃尽,仍可萌芽再生;其它如槐树、白杨、樱花等都是很好的防火树种,在地震产生的次生火灾中能起到阻燃作用。
  ④防风防沙。北方城市的风沙、沙尘暴,沿海城市的海潮风、风暴等灾害常常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城市的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阻止大风的袭击。研究表明,位于城市冬季盛行风上风向的林带,可以降低风速,一般由森林边缘深入林内30~50m处,风速可减低30%~40%。
  3.3.2战备防空。茂密的树木在战争时对人、建筑物、军事设备、保密设备等可起隐蔽作用,并能阻挡弹片的飞散,减少或避免伤亡。
  3.3.3监测环境污染。有些植物对特定的气体反应敏感,如果环境中的特定气体的浓度超出一定的指标,往往人当还没有感觉到时,植物则出现伤害的病征,传递出环境污染的信息,因此可以做监测环境污染的指标植物。如向日葵、芝麻等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受污染时,叶脉之间出现点状或块状的伤斑,色泽多为腿色发黄或失绿漂白;胡萝卜、白菜等对氯气敏感,受污染时,叶片上的叶绿素被破坏,叶片腿色,产生伤斑,甚至全叶漂白脱落,而且所产生的伤斑与叶片健康组织之间,常常没有明显的界限。
  
  3.4城市绿地具有景观美化功能,满足人精神文明环境的需求
  3.4.1景观功能。绿地植物既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主体,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同样一座设施豪华的居住小区,要有绿地和树木的衬托才能显得生机盎然。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雄伟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4.2美化功能。在每个地方,总有一些物体需要加以遮蔽,如不美观的棚舍或仓库工厂等地。为取得协调的效果,并避免景色的破坏,首先要合理解决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建造布局问题,同时,树木可以很好地把建筑物和四周的风景协调起来。为此,从现实的生态条件观点来看,种植速生的本地高大落叶乔木和大灌木是适宜的。树冠的复杂造型可以“软化”建筑物的垂直和水平线条,即使树木不能将建筑物完全遮蔽,也可以将其轮廓作为背景,这样,可以使人们较少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3.5城市绿地具有心理健康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化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色医生”。在城市中使人镇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而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黄色在增多。因此,在绿地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如果在室内外有花草树木繁茂的绿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3.6使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科学文化、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游息娱乐活动;②文化宣传、科普教育;③为旅游服务;④休疗养的基地。
  3.7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收益的功能,为人居环境建设积累资金。城市绿地的经济效益有两方面:①生产苗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注重的是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绿地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特别是大面积绿地与自然性原生地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用科学的发展观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给城市居民以清新、安静、卫生、安全、舒适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述了体外预应力技术的产生及发展历史,介绍了其自身的优势,并详细论述了体外预应力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案例,展望我国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结构;起源与发展;优势;潜力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预应力筋布置在截面内而言的,它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结构构件截面之外的预应力技术,属于无粘结预应力的一种,能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提高刚度,降低挠度。该技术被认为
期刊
【摘 要】由于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隐蔽性,给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瞬态激振时域法(反射波法)对水库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低应变测试,分析检测桩桩身完整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瞬态激振时域法;灌注桩;检测  1. 工程概况  1.1 清泉水库位于葫芦河流域渝河支流中游清水沟,地处隆德县沙塘镇清泉村,距县城约15Km,是一座集防洪
期刊
[摘要]在现代桥梁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规模日趋扩大,为确保大体积砼施工质量,除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外,关键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本文结合大口子桥工程实践,分析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1 概述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IJ041-2000中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首先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入手展开论述,侧重在公路工程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竣工阶段等三个方面一一作了分析,最后着重从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具体保障混凝土质量的三个方面的措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灌注  1. 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期刊
【摘 要】本工程应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凝土——后植钢筋笼成桩技术低嗓音、低振动、适应性强,不受地下水水位的限制;不容易产生断桩、缩径、塌孔等质量问题的技术优势,有效的解决了在流塑、软塑夹杂泥碳土等软弱地层中成桩困难且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从而使有效桩长和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软弱土层;长螺旋泵压混凝土灌注;确保成桩质量  1. 工程概况  (1)某单位新建办公楼位于昆明市南郊,
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将还会迎来一个巅峰。现代公路建设施工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包涵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质量是建设项目的命脉,是道路施工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将还会迎来一个高潮。现代公路建设施工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
期刊
1 土的压缩试验    天然土形成后,在先期固结压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土中水被挤压排出体外,体积缩小,产生塑性变形,弹性变形较小。卸荷后,土应力释放,弹性变形恢复,土吸水膨胀,土产生回弹变形。重新施加等于先期固结压力的荷载,土变形恢复到先期固结压力变形状态,这时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小于土形成时先期固结压力作用产生的变形量。弹性变形占变形量的比值提高。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压缩试验测定先期固结压力。
期刊
[摘要]在高耸构筑物——烟囱的施工中,由于其直径由几米按比例渐变至1米左右,必须掌握其特殊的施工技术。我司采用一体化综合平台,包括人员操作台、混凝土施工平台、内衬施工平台、中心鼓圈、内吊架及提升电气系统等部分,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并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技术    1 前言    在石油、化工、钢铁等工业建设项目中,为了满足环保的需要,一般都设计有高耸烟囱排放生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拟建场地工程勘察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工程实际论证了天然地基浅基础高压喷射注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后注浆灌注桩等基础类型的适宜性,运用成本分析论证基础的选方案,向建设单位和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  【关键词】地基基础;天然地基浅基础;高压喷射注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后注浆灌注桩。  Henan xin ground argument and cost analys
期刊
【摘 要】雷电一直是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危害。随着变电站数字化改造与建设,做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保护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阐述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构成特点,进而揭示雷电危害与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雷电危害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保护的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防雷;二次系统;防雷保护;技术措施  1. 前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变电站数字化改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