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散文诗的诵读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但比散文“内容更精辟,诗情更浓烈,篇幅更短小,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所以,在教学散文诗时,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实践表明,在散文诗教学中,只有重视课堂诵读的质量和数量,才能促使学生在诵读中挖掘出文章的深意,培养他们的语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才能让我们的散文诗课堂变得轻松灵动、兴致盎然。
  
  一、诵读在散文诗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一)诵读能够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散文诗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在散文诗的教学中.通过诵读训练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人文,尤其在散文诗创作时,更需一腔激情。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又是通过作者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散文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教学泰戈尔的《金色花》这篇散文诗(人教材将之处理为诗)时,笔者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让学生张开神奇的幻想翅膀.想象自己也变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一朵金色花”,与妈妈一起嬉戏、逗乐,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间母爱和童真的温馨。为此,在学习散文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怀,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才会更加准确、深刻。
  
  (二)诵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散文诗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受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精美的散文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如教学巴金的《日》和《月》两篇短文,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大略可以看出巴金的创作风格:热情洋溢,坚韧向上,虽然“日”和“月”是很常见的意象,但作者却能旧中出新,能写出新的感受,在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让人感受到了优美的意境,而这份意境又是含蓄的,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领略其中的意蕴美。
  
  二、散文诗课堂教学中诵读训练的设计与巧用
  
  (一)言传身教,有效发挥教师课堂示范诵读的作用
  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现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死板教学,而是要让语文的课堂活起来,要使每位语文教师成为语言诵读艺术的继承者和传导者.其中以身作则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教学内容精辟、情感浓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时,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雪》时,笔者先用舒缓优美的语调范读课文前三段“江南雪景图”.再用高亢激昂的语调范读后三段“朔方飞雪图”.如此处理是让学生明白.文章前三段作者极力铺陈江南雪之美.尽现其温恬静静的美感.而后三段中鲁迅却着力从三维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挡的气势。另外,作者在写朔方飞雪的开头嵌入一个关联词“但是”,下似无需转折的地方一个峻急的“但是”.更加明确了作者的感情倾向.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二者个性鲜明.一个温柔娴静的江南少女,一个粗犷战斗的北方大汉,对比深刻,暗指诗人向往温柔娴静的江南少女,但更喜欢粗犷战斗的北方大汉。一个“但是”,范读时一字一顿.将本该需要千言万语才能讲透彻的道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散文诗教学的效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诵读,乐于范读,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散文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作品的意味,并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让散文诗课堂教学灵动飞扬。
  
  (二)讲究技巧,有效运用灵活多变的诵读方法
  在散文诗教学中,要做到诵读准确、清晰,并能声情并茂,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必须讲究一点诵读的技巧。首先,要对作品的文字进行认真地分析,逐字逐句地琢磨,身临其境地体味,以达到对文字内容有深刻地理解;而后,还要反反复复地吟咏和诵读,分析文字的语言节奏、逻辑重音、语气语调等等。如在指导学生诵读高尔基的散文诗名著《海燕》时,笔者作如下的技术处理:
  开头一句中速进入,音色灰暗,通过“苍茫”体现,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黑色的闪电”比喻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应处理为重音,勾勒出海燕的形象。“箭一般的”写海燕的行动之快,应读重,读快。接着,写了海鸥、海鸭、企鹅的形象,用鄙夷的语气读;写海燕的形象,用颂扬的语气读,“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重读,“飞翔”拉长.重读。
  作品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主题,破折号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句是作者的伟大号召,一定要读得高亢有力。但是,这句的起句一定要低,防止太高后面反而升不上去。全句的最高点应落在“烈些”两个字上,“吧”落下来,语调稍扬。
  通过灵活运用富有变化的诵读方法和诵读技巧.笔者将教学《海燕》的课堂演绎得多姿多彩,灵动飞扬,整节课洋溢着文学的气息,师生们均沉浸在浓浓的语文味中。课后,孩子们还不停地、情不自禁地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笔者不禁感慨:这正是诵读给散文诗教学带来的独特魅力吧。
  实践证明,在散文诗课堂教学中,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即受到熏陶感染。同时,通过有效的诵读训练.课堂模式由教师的系统化主导训练向学生的自主化有效实践转变.既增强了课堂的灵动魅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认知能力和语感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文章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充分的准备。
其他文献
轴温报警器校验台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计量检测设备,由于历史的原因,它存在不满足检定规程要求,以及自身未进行溯源的缺点。本文提出改进措施和溯源方案,并提供充分的设计依
附件1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通过胶封化合物间距及通过固体绝缘距离的测量1.电气间隙、通过胶封化合物(2)导体间距离为通过胶封化合物间距、通过固体绝缘间距或爬电距离时,与胶封
为人师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是精神传承的护航员,是灵魂建筑的工程师,当然也是无数影视作品致力讴歌的对象。银幕上的教师们性格各异贡献不一,共同丰富着我们的
机器猫回来了!这个消息仿佛一夜之间就在动画迷当中传遍了,不仅如此,就连平时对动画片不怎么熟悉的人听到机器猫的大名也会眼睛一亮:“就是那个大头的神奇铁猫吗?”没错,就是那个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启用网络采编系统。作者注册、投稿、查询等均请登录http:∥www.swdzgcdz.com。特此通知。在使用采编系统中如有疑问,请致电010-62179975或者发邮件到
报刊上时见创作人员和普通观众对影视评奖发出质疑。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吴敬琏.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 1930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后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疯狂地迷恋上了音乐剧。那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那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感觉总是让我念念不忘。然而.我所能看到的音乐剧几乎都是国外的作品。于是.在诸多
利用液压控制的180°旋转纸卷夹,从根本上提高了搬运效率,使纸损率大大降低。本文介绍了液压系统控制的180°旋转纸卷夹的原理及其与传统产品的性能对比。 The use of a h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