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点思考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得到教育界和计算机界共同的关注。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面向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注重新技术使用等原则,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信息技术广泛而充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模
对河北省及邻近地区9个地倾斜台站12年的观测资料用调和分析法和周期滤波法进行全程处理,用统一的标准提取异常信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个单台的对应地震的概率增益,再进行单台综合
为了正确认识震前地下水位异常,掌握其地动态变化,本文建立了灰色与周期残差迭加模型,以期推测地下水位未来的动态变化。
在含有过程变量的混料系统中,某些混料问题用通常采用的Scheff’e正则多项式加一个过程变量模型描述不够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Scheff’e正则多项多加过程变量二次多项式模型,并给
从我省应力变台站20多年的资料中,选取对应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60多个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应力应这异常形态的时间特征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在较明显的关系。依据
本文对晋中南地区的重力复测资料、重力场变化及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重力观测对山西断陷带地震监测的意义。
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菏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时空分布及其场兆、源兆特征。结果表明,异常空间分布与活动构造密切相关,断裂端部和交汇处是异常响应的敏感地区。单位面积异常台项数,震中及附近地区远高于外围地区。震前1个月左右,异常台项月频次大幅度增高,单项异常的时间演化有持续型、完整型和突跳型三种类型。源兆异常具有中期、短期、临震异常配套、水化多组分同步异常变化、宏观异常多点成片、持续时间长、幅度
1993 年11 月18 日及1998 年4 月4 日在天津市宝坻县和唐山强震区的钱营分别发生 M L4.4 级和 M L5.0 地震各一次,在这两次中等地震前,分别显示出中期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及短临性水化学观测异常,其表现形式明显不同。本文在客观介绍上述异常的基础上,结合它们所属的地震类型、发震的构造背景以及相关地震的分析比较,对它们震前的异常表现形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初步得出中等地
我国各地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虽各具特色,但仍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经验和特点,概括这些经验和特点,对实施新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在分析沿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时,又额外加一向心力,认为向心力是客观存在的力.所以,引入向心力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区分力的作用效果和性质,可以避免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