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材化学成分及颜色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高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棕榈藤材化学成分和颜色的2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关4性,以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为对象,研究了常压蒸汽高温热处理温度(160、180、00℃)与处理时间(2、h)对单叶省藤材的化学成分、质量损失率及颜色的影响,分析了热处理后材色与化学成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单叶省藤材的质量损失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200℃、4 h时,藤材质量损失率达到最大,综纤维素和纤维素质量分数呈下降的趋势,木质素和苯醇提取物呈相对升高的趋势.热处理过程中藤材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对材色改变有很大影响,热处理后藤材的明度差、总体色差与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差、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差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其他文献
调查了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林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析了混交优势产生的机理,以期为发展山区人工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山杏沙棘混交林中山杏平均树高比纯林高17.47
以猴头菇菌株TJH-03为试材,采用日晒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5℃热风干燥、65℃热风干燥和75℃热风干燥5种方式对新鲜猴头菇进行干制,并对干燥后猴头菇营养标签中标示成分、氨
以秦皇岛地区的肉蘑、嘎蘑和松蘑3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为试材,使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基因组rDNA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信息比对,并
以“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在花期对葡萄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研究了不同补光时长对设施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南方设施葡萄品质及产量.结果 表明:补光4h处理的
基于2010-2018年河北省各地级市食用菌生产面板数据,采用区域重心法研究了河北省食用菌生产布局变迁态势,发现近年来生产重心坐标呈现出向东北方向逐步转移的轨迹,但是省内各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木本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富有生命力的单元.植物能绿化、美化环境
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半自主性和母性遗传特征,揭示其功能对于研究植物起源、系统进化及物种鉴定、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桑科植物具有食用、药用、生态修复及作为工业原料等多
为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北独乐河村桃园养分管理现状,采用随机确定调查样点的方式调研农户桃园养分管理现状,并结合桃树养分吸收特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合理管理桃园养分提供参考依
2000年从平陆县引入“红不软”桃树品种进行栽培,经过观察和测定其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等.结果 表明.:“红不软”桃树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汉薛镇南景村长势
选择适宜的品种,通过合理的茬口安排,利用前茬对后茬化感作用减少病虫害发生.栽培采用土地可高效利用的大棚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其操作性强,可提高产量与品质进而增加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