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坡面及小集水区泥沙输移比变化特征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首先推荐了计算泥沙输移比SDR时,所需侵蚀量、输移量的量测方法:侵蚀量用坡长为20m(水平距)、宽5 m的直线坡,在不同降雨及土地利用下,通过小区出口断面的泥沙量;输移量为坡长大于20m的径流小区或小集水区出口处的拦蓄量.然后通过黄土塬区坡面坡度为9%的30 m、40m、60m径流小区9年野外实验所得45组有效数据的分析,发现单宽最小径流率qmin和最大含沙量ρmax可判别坡面泥沙侵蚀与输移的对比关系,即输移比SDR,并依据这些参数值,可将侵蚀输移状态划分为"侵蚀--输移区",&q
其他文献
许多山岳型旅游区内或其流域上游,都建有人文建筑,而且在急剧增多,导致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其中乱建疗养院和旅馆的影响最为严重.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张家界环境演变趋势,发
本文以西部开发聚焦在城镇为前提,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人口、交通和经济等基础条件的分析,根据城镇发展的规模、地域差异及发展阶段等现状,提出西藏小城镇的发展适宜选择跳跃式的模
文章以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支出结构。分析发现:(1)高第三产业收入县与高第一产业收入县生产性投入高,牧区和资源性收入高的县生产性投入低;(2)全区生活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了重庆市岩溶低山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10种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亚洲季风形成演化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黄土高原中部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古地磁年代学表明红粘土形成于8.1Ma,是目前
应用沟壑纵剖面信息熵、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将丘陵半干旱区沟壑分为初期"V"型发展沟,中期"U"发展沟、后期扩展" "型稳定沟三大类.研究建立了乔灌草混交综合防护型;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是我国南方红壤区典型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对封禁管理和对照(未治理)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养分循环和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在用蒸发法测定非饱和土壤物理参数和基础上,运用修正的Green-Ampt入渗模型,结合退水曲线法和坡面运动波模型,研究了9场不同雨强和不同历时模拟降雨的产流
泥石流预报是泥石流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泥石流形成的复杂性使泥石流预报准确度低,误报和漏报率较高。泥石流误报和漏报都会造成损失,但二者造成的损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减
Watershed landscape pattern is important of study basins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Lancang Rive Basin in Yunnan province is of many special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