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的连环画《召树屯和喃娜》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在嘉德秋季拍中将程十发的40幅彩墨连环画《召树屯和喃娜》拍出从未有过的历史新高1000万元人民币,加上佣金1100万人民币。从程十发历来的拍品及国内曾经拍过的连环画原稿均未达到过这一惊人的天价。
  可见程十发绘画艺术在国内的崇高地位及广泛的市场基础。而且这套连环画也是程十发绘画进程转折期的代表作。程十发1941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在松江家中练习国画。解放后,他进入私立出版社绘制连环画,成为一个约稿画家,1953年进入国家办的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开始了他的艺术历程。年青的程十发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拼命刻苦画画。为改变原来传统人物画的技法,从西画素描入手,从速写写生入手,从临摹欧洲著名书籍插图入手。勤奋学习和发奋工作,短短几年的功夫,他的绘画水平突飞猛进。从造型简单的第一部《野猪林》到1953 年的连环画《列宁的故事》,不光造型正确生动,又大胆采用传统中国画的线描技术来描写俄罗斯革命领袖列宁,开创一代新风。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兼连编室主任黎鲁同志(新四军战地画家),在他最近出版的回忆录中专门写道:“1953年我看到程十发新发表的《列宁的故事》连环画, 纯用线描。便在某个星期天,到江苏路他家里专门拜访表示敬慕,认为这是连环画可取之路。”可见程十发的勤奋创新得到肯定。之后他更是一套连环画一个表现方法,后来他用国画方法来创作水墨连环画,更开创了连环画的新形式。国画人物画本来就难表现,而程十发偏偏用几十幅国画人物画来绘制连环画。正是人家不做,他偏要做。功夫不忘苦心人,他的水墨连环画《画皮》、《姑娘与八哥鸟》、《召树屯和喃娜》、《亚碧与山罗》、《阿Q正传一○八图》,每一本都耗费了程十发的心血,每一本都体现了程十发的艺术风格。
  


  黎鲁同志在他的《连坛回首录》中特别提到《召树屯和喃娜》,可见他对这部作品的深刻印象,他在书中写道:“1957年初,他(指程十发)和邵宇一起从西双版纳回来,创作的《召树屯和喃娜》交北京,把《亚碧与山罗》交给我,以后又在新出的大开本《美术》上刊登了出来,令人爱不释手。”
  《召树屯与喃娜》是程十发在1957年随文化部写生团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体验生活时就地创作的。程十发离开大上海生平第一次来到大西南中缅边境,为边陲军民生活所激动,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丰富民族风情所感染,这次的体验生活奠定了程十发一生为少数民族画画的格局,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养育了他,他也一刻不停地宣传少数民族,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少数民族。最近云南省政府为表彰程十发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殊贡献,特意编辑出版了《程十发画云南》的精美画册,另外准备在适当时机给予程十发以云南的特别荣誉。
  


  这次嘉德拍卖的程十发所绘《召树屯和喃娜》,是程十发继前三部水墨连环画之后的更精彩成熟的一部,除了画面中大量采用当地取材的傣族服饰、刀具、乐器、傣族竹楼等等傣族民族风情,在画面构图上大胆采用西画的构图及电影摄影画面,使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奇特,人物生动,真是令人“爱不释手”。难怪一上拍卖现场,就形成了人们蜂拥争购的热烈场面。
  在这里,我也要感激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他们不辞辛劳地从民间征集到这一艺术珍品,得以使程十发的心血结晶品能重见天日。尤其要一提的是我父亲程十发一直以来将《召树屯和喃娜》提在口边,曾不止一次让我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拿回原稿,但北京人美的回答简单得让人觉得不近人情:“在文革中让造反派烧掉了。”这一结果让我父亲伤心,使我们惋惜。今天程十发在37岁时呕心沥血的杰作又能和广大观众见面,尽管作者在拍卖中分文未得,但作品保存下来,且十分完好,又能和人民见面,这是令所有人高兴的。我父亲在病床上看到嘉德秋季的专集《召树屯和喃娜》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其他文献
1959年国庆前夕,傅抱石、关山月先生合作毛主席《沁园春·雪》词意大幅绘画,并有毛主席题“江山如此多娇”六字。这幅巨大作品高挂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凡是到过人大会堂的人看了这幅作品,皆为之赞叹不已,即使未到过人大会堂的人,也会在电视、报刊等媒体或载体上目睹这一巨幅国画。  两位先生这幅作品,画面在“江山如此多娇”,“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最近,我在友人处见到陆俨少先生绘毛主席《沁园春·雪
期刊
董寿平先生多年来最喜苍松和梅竹,梅花也有老干新枝、繁花疏影的各种规格,我既喜爱他的密点红花,也喜爱他的横枝淡蕊。他的疏影墨梅尤其是我所欣赏的。    董公画墨竹,风枝雨叶,潇洒自然,在画竹的历史中,一时找不出他是学哪家哪派。从文与可、赵子昂往下数,到夏仲昭、郑板桥,都对不上口径。但绝不是凭空臆造。我常在他的墨竹作品前,远看、近看,总觉得枝枝叶叶是书法的点画,而整体又是一片活生生的竹林。再看他提笔画
期刊
西汉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其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奉孝老母,养寡嫂、护兄子,以孝悌德行著称。但而后其所为,才让历史看明白,巨奸常以善面示人,“画皮”此说既可为之写照。新朝夹与两汉之间,存世仅14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短命王朝。王莽在政治上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其将辽阔广袤的汉国土上的经济搞得一团糟。改官制、改区划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
期刊
随着耀州窑黄堡窑场及上店、立地坡等窑区发掘,加之有蓝田县南寨、耀县柳林、三原县西秦砖窑、铜川红土镇东王村等地金代耀州瓷窖藏先后面世,耀州窑毁于金元兵火的传统文献记载已得到纠正。金代耀州窑可分为前后两期,金代前期延续了北宋青瓷的风采,既有偏青绿色、玻璃质感强的青釉品种,也有月白釉新品种,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载“又尝见北客言,耀州黄浦镇烧瓷名耀器,白者为上,河朔用以分茶”,反映耀州瓷在金国统治的北方
期刊
田黄的种类不少。同种田黄也因熟与不熟而存在差异,然而它们的质和色泽的趋向性是一致的。张俊勋先生打乱田黄的产地,用颜色作标准将田黄分类,无疑比以前纯以产地分类前进了一大步。然而,自然的染色绝对不等同于人工染色那样统一和规范,而且传统的命名也非一致:有的用颜色直接命名,如红田、白田、黑田;有的却以类似某物的颜色命名,如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鸡油黄……这些名,我看全部来自研究寿山石的文人和石农对田黄的
期刊
齐先生对于写字,是不主张临帖的。他说字就那么写去,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他又说碑帖里只有李邕的《云麾李思训碑》最好。他家里挂着一副宋代陈抟写的对联拓本:“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抟(下有“图南”印章)。”这联的字体是北魏《石门铭》的样子,这十个字也见于《石门铭》里。但是扩大临写的,远看去,很似康南海写的。老先生每每夸奖这副对联写得怎么好,还说自己学过多次总是学不好,以说明这联上字的水平之高。我还看见过
期刊
耿宝昌,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他主持编写了多部陶瓷专著,其中,由他撰写的《明清瓷器鉴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古陶瓷研究鉴定的详尽专业论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鉴定宝典。    梅辰:中国丝绸的出口远早于瓷器的出口,为什么国际上称中国为“瓷器”(CHINA)而不是“丝绸”(SILK)?  耿宝昌:瓷器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至今
期刊
杨明义,生于江苏苏州市, 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专,198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后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中国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问:十多年前,就听说苏州有个杨明义,专画江南水乡,可不久就听说你去了美国,在国内也看不到你的作品了,后来又听说你已回国了,如今在北京见到你,能否谈谈您目前的情况?   杨:我回国也有一段时间了,
期刊
处于蓝天、绿草、清风、碧水、阳光之间,人顿觉无比的惬意,能悠闲的在此间游戏,自是心旷神怡。高尔夫球运动既如是,所以说再没有哪一种运动,能像高尔夫球这样优雅恬静地与大自然如此的亲近,世人青睐戏乐其间的同时,无疑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天与地。  在西方体育史学界,有人认为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英文中GOLF音译为“高尔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457年苏格兰议会的文件中,当时国王詹姆斯二世下令禁止民间的高尔夫
期刊
汤文选,1925年出身于湖北孝感市,早年毕业于武昌艺专,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任教,历任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湖北美协副主席,中华炎黄画院副院长。1954年创作的新人物画《婆媳上冬学》获全国美展一等奖而成名,后主攻花鸟,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之一。  出版有《大师谈艺——汤文选谈艺录》、《中国近现代名家·汤文选》、《中国近现代名家·汤文选花鸟画精选》、《中国画名家经典·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