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关系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我省小城镇总体规划已经全面、深入的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小城镇总体规划覆盖率已经位于全国前列,规划水平也处于领先地位。小城镇总体规划对我省近年来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小城镇;总体规划;研究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has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development in our province.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coverage rate of small town planning has been ranked in the front row, and the planning level is also in the lead position. In recent year,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of our provi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mall towns; overall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城市化新理念,倡导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则体现为: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发展产业空间、统筹管治地域空间、统筹协调城乡交通。
    城乡矛盾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是各学科长期致力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规划层面而言,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
  一、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1.1对象
  小城镇作为乡村与城市之间过渡的载体,其不定性导致了人们对小城镇范围的理解存在分歧,这些分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否包括小城市;二是否包括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由于本文主要涉及到对城乡关系与总体规划的研究,一方面要考虑到小城镇与乡村直接联系的紧密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随着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相继开展,总体规划中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建制镇。
   1.2范围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乡村人口非农化和乡村地域综合化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生态化和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张,城市与农村的分界日趋模糊,城镇和农村地域相互渗透的作用增强,形成了连片的城市化区域,即城镇密集区。小城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两部分,镇区规划区为建制镇辖区,镇域规划区为建制镇行政区域。
  二、传统规划思路
   2.1规划特征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则深度不足。镇区规划都要比镇域规划详尽得多。镇域规划不被重视,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总的来说,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
   2.2规划动因
   2.2.1理论意识
  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主要建立在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关于空间集聚的内核基础上。
  (1)城市化集聚观。对于城市化的概念,由于人们认识角度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理解。城市化指标的测度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三是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测度指标上都可以看出,城市化普遍被理解为要素在城镇空间的集聚,且城镇规模越大,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越高。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指在城镇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将原来为某种推动型工业的“极”与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这个“增长中心”相结合,提出投资应集中于增长中心,进而通过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的理论。集聚理论具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空间集聚理论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区域推行增长极战略的效果存在差异。
   2.2.2政绩驱使
  依照我国《城市规划法》,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由于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一些基层官员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
   2.3后果与弊端
  由于空间所“关心”的主体为镇区,这就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而外围农村地区则相对不景气,城镇经济发展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小城镇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这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
   三、规划新思路
   3.1理念转变
  目前,规划理念已从关注“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集聚过程”转到关注“空间关联过程”和“空间重组过程”,从城乡发展为线性因果发展理念转到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理念。将小城镇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网络化发展作为一个地区城乡有序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指导一个地区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3.2内容完善
  小城镇应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镇区规划,要立足于城乡区域,用区域的眼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镇区适度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增长极(点);镇域规划,则要强化对广大农村地域的研究,对城镇与农村关联度及融合度的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
  (1)产业空间统筹发展。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实际上是指城乡之间多元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和有机关联,主要内容有:①根据小城镇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结构模式,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②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城乡空间产业的合理布局。
  (2)地域空间统筹管治。
  城乡地域空间统筹管治,是一种可持续的空间管治模式,具体包括引导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通过划分各项建设用地类型,对各类用地进行分区管治,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对策;将基本农田、水源、自然环境、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等不同的空间建设内容纳入到建设用地的分区管治之中,划定农田基本保护区,促进对镇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3)交通统筹协调。
  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可见,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
  在更大区域内,规划建设与市区、县城的联系通道。市、县城区与建制镇镇区之间、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要有一定级别的公路相连,一般要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并尽量与重要交通干道、交通骨干线相连接;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加快小城镇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建制镇驻地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
   小城镇总体规划尤其是其中的镇域规划,需要我们付诸实施,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是规划实施的关键。通过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
  四、规划建议
   针对现状规划的不足,可从几方面加以完善:
   ①完善规划管理、执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规划决策体制,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②合理利用资金,除投资镇区进行适度规模建设外,还应将资金投向城乡公路、通信设施的建设等方面,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改变政绩考评标准,在招商引资、发展镇区建设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解决就业、抓好农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标准;
   ④改革制度,创新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确保城乡各种联系要素顺畅。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城镇总体规划尤其是其中的镇域规划,需要我们付诸实施,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是规划实施的关键。通过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Grabher G.The Embedded Firms:On the social-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route[M].London,1993.
  [2]Poter M.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1998,(11)~(12):77-90.
  [3]李軍,徐东辉,陈志诚.对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分析与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B):54-58.
  
其他文献
自从1978年起,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转折。二十八年来,中外合资企业迅速地在中国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对中国的经济、技术、市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就是在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本文主要谈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 ,对策  【 abstract 】 the hvac system is energy saving in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waste and effectively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高等数学的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设计,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科学、实际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高职、课程标准、改革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higher mathematics nature, design idea,
期刊
企业的内部管理某种程度研究的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沟通协作的问题,即“如何把企业事情做的又有效率又好”,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会计中的内部控制某种意义上也是研究企业管理。
摘要:通过探讨城市设计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在哈东新城规划设计的应用,从而理解城市设计在新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设计;哈东新城  Abstract: Through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macro, meso, micro three levels of urban design in
期刊
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目前各种科技理论和经济学理论,都在试图对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与评价,同时也在对其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随着我国政府各项改革的深化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慈善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逐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慈善基金的有效管理是慈善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但我国
个人通信终端与因特网迅速融合,使人们很快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全球的新闻、信息及使用其它的通讯设施,为了迎接更高层次的挑战并开发能满足消费者的这种产品,菲利浦公司开始开发
近几年来 ,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国家领导人对“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 ,全国科技、教育、经济及企业等各领域中“创新”活动也日益蓬勃开展
摘要: 本文利用LEICA GPS首先在辖区做控制,而后对电力GIS系统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对辖区2万余根万伏高压杆塔及地物进行实际测量,为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快速采集提供保障。   关键词:GPS;外业数据采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author does control by using the LEICA GPS in jurisdic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