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试验组27例,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25例.两药使用方法相同:每天2次,每次200mg,静脉用药,5~10 d为一疗程.观察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细菌清除率为78.26%,与对照组比较,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个别患者有ALT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茶碱缓释片舒弗美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相关呼吸紊乱和夜间低氧状况的治疗作用,以及不同剂量组的疗效差别.方法轻、中度OSAS患者26例,
无创正压通气(NIPPV)已成功运用于各种急性呼吸衰竭及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治疗[1~4],对于合并高碳酸症的呼吸衰竭更显示其治疗价值[5].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FLAP)基因表达、小鼠白三烯C4(LTC4)水平在小鼠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砒石对哮喘的治疗作用与FLAP基因表达及LTC4水平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卵蛋白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哮喘病的治疗手段取得了重大进展.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正式推荐联合
目的探讨单纯性失血性休克(无复苏)后肺组织TLR4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脂多糖(LPS)刺激组、假手术组.复制各组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取出肺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表达及其在栓塞后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肺
目的调查及讨论昆明地区1999年~2003年5年间革兰阴性菌(GNB),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变迁,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统计分析1999年~2003年从昆明市四家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因呼吸道感染、气道阻塞、通气功能不良、呼吸肌疲劳等导致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规予以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满意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进展中,患者常常有急性加重(AECOPD),而重度COPD发生急性加重时,易发生COPD的严重合并症,即呼吸衰竭或/及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因此及时有效地诊
目的探讨以不同时间和不同剂量给予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粘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以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阴性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