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金会的资金是基金会的血液,而基金会的筹资无疑更是基金会存在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基金会发挥作用的基础。做好基金会的筹资工作,加强基金会筹资工作的研究,拓宽基金会的筹资渠道,是每一基金会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基金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基金会筹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基金会 筹资瓶颈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我国基金会瓶颈及其原因分析
由于其独特的筹资方式,我国基金会确实存在着很多特有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在基金会的资金筹集理念不够先进专业,筹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筹集渠道也不够规范广阔,资金筹集水平比较落后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分析具体如下:
(一)资金筹集无法可依。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有关基金会资金筹集方面的法律,而现有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对资金筹集的很多方面都没有相关规定,其立法层次不高,数量又少,与其它法律法规的连接性很差,内容不符合现实基金会存在情况,而且存在漏洞较多,实践操作性不强。有些基金会甚至利用政府支持、公众认同就违背非营利准则而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活动,甚至私分组织财产,为个人牟私利,对与自己相关的企业进行乱评比、乱排序、乱收费等活动。诸如此类基金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出现的不遵守法制、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还有很多。
(二)资金筹集人员专业性不强、基金会缺乏长期有效机制。
基金会资金筹集要科学进行就要求有一支专业的筹款队伍,整个队伍要有科学的计划、合理的分工,成员的素质要求具备较好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资金筹集经验,而大部分基金会没有拥有专业的筹款理念、筹款意识、筹款计划的筹款人员。
(三)基金会的资金筹集能力比较差。
我国基金会社会公信度底,公民基础薄弱,自身的策划宜传组织能力差,很多的资金筹集人员又是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以及筹集经验的业余自愿者。据北京市社团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显示,1998年全北京市合法社团的平均收入只有26.4万元人民币。即使是“地球村”和“自然之友”这种名声很大、筹款能力远远高于一般社团的基金会”,其年收人也仅只有美国社团平均年收人的1/62。
(四)资金筹集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我国基金会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但增加了政府管制成本,也使基金会行政化,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而基金会的自创性收入也越来越低,不利于组织的职能发挥。另外,资金的筹集水平发展也很不平衡,如那些沿海地区、发达地区的基金会比较多,能筹集到的资金也多,而农村、落后地区的基金会少,筹集到的资金也很少,那些政府主导,干预较多的基金会筹集资金较多,而自创收入的很少。小规模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基金会多而杂,大规模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基金会就很少。国内的基金会虽然很多,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很少,这就导致了在许多迫切需要基金会发挥作用的地方无法正确的发挥作用。
二、健全完善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筹集
(一)树立科学先进的资金筹集理念。
基金会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度,筹到更多的资金,需要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而新时代对基金会资金筹集理念便是依法筹集、主动筹集、专业筹集、效益筹集,这个也可以说是对我国基金会提出的要求。 基金会要以主动筹款的计划和主动开拓资金筹集新领域的谋略,主动上门不畏艰难向人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出每个组织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资金筹集“等、靠、要”的局面;引进国外先进筹款理念和技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组建起资金筹集队伍,加强对员工队伍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实现资金筹集人才的阶梯式发展。
(二)加强基金会筹资的制度建设,合理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应在基金会资金筹集的问题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政府要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对基金会依法进行的筹资活动要在法律层面上给予保护和支持。而对各种违法的资金筹集活动,政府应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上要全方面、多角度的扶持和引导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向公众积极宣传基金会的所做的工作以及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基金会,并给予其充足的活动空间。 在资金上,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基金会的财政投人。同时,政府应重点扶持落后地区和与贫困阶层关系密切的基金会。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加筹资后劲。
基金会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运用市场的力量和手段为自己筹资。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提升本组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通过自己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迎合自己服务群体的不同需求,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这就会使投资者、捐资者对基金会充满信心,那么,基金会的筹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四)慈善基金会向企业学习管理经验。
众所周知,慈善事业与营利事业是有明显不同的,这种划分彰显了慈善基金会的特殊性意义,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慈善事业与营利事业是两条平行线的结论。在实际的运营中,慈善基金会也应借鉴企业运行机制。随着配置资源的主体由政府转移到市场,慈善基金会应积极向企业学习管理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效率。
总体来说,提高基金会筹资能力,完善基金会的筹资渠道方式很多,以上方法是在针对基金会的劣势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希望对基金会的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肖振涛,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与改革;宁宗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5级本科生)
注释:
单学勇.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 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91期,38-41 .
刘小利, 李学荣.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消费导刊, 2008, (22) :250.
沈荣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007, (00) :357-369.
关键词 基金会 筹资瓶颈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我国基金会瓶颈及其原因分析
由于其独特的筹资方式,我国基金会确实存在着很多特有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在基金会的资金筹集理念不够先进专业,筹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筹集渠道也不够规范广阔,资金筹集水平比较落后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分析具体如下:
(一)资金筹集无法可依。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有关基金会资金筹集方面的法律,而现有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对资金筹集的很多方面都没有相关规定,其立法层次不高,数量又少,与其它法律法规的连接性很差,内容不符合现实基金会存在情况,而且存在漏洞较多,实践操作性不强。有些基金会甚至利用政府支持、公众认同就违背非营利准则而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活动,甚至私分组织财产,为个人牟私利,对与自己相关的企业进行乱评比、乱排序、乱收费等活动。诸如此类基金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出现的不遵守法制、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还有很多。
(二)资金筹集人员专业性不强、基金会缺乏长期有效机制。
基金会资金筹集要科学进行就要求有一支专业的筹款队伍,整个队伍要有科学的计划、合理的分工,成员的素质要求具备较好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资金筹集经验,而大部分基金会没有拥有专业的筹款理念、筹款意识、筹款计划的筹款人员。
(三)基金会的资金筹集能力比较差。
我国基金会社会公信度底,公民基础薄弱,自身的策划宜传组织能力差,很多的资金筹集人员又是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以及筹集经验的业余自愿者。据北京市社团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显示,1998年全北京市合法社团的平均收入只有26.4万元人民币。即使是“地球村”和“自然之友”这种名声很大、筹款能力远远高于一般社团的基金会”,其年收人也仅只有美国社团平均年收人的1/62。
(四)资金筹集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我国基金会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但增加了政府管制成本,也使基金会行政化,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而基金会的自创性收入也越来越低,不利于组织的职能发挥。另外,资金的筹集水平发展也很不平衡,如那些沿海地区、发达地区的基金会比较多,能筹集到的资金也多,而农村、落后地区的基金会少,筹集到的资金也很少,那些政府主导,干预较多的基金会筹集资金较多,而自创收入的很少。小规模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基金会多而杂,大规模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基金会就很少。国内的基金会虽然很多,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很少,这就导致了在许多迫切需要基金会发挥作用的地方无法正确的发挥作用。
二、健全完善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筹集
(一)树立科学先进的资金筹集理念。
基金会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度,筹到更多的资金,需要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而新时代对基金会资金筹集理念便是依法筹集、主动筹集、专业筹集、效益筹集,这个也可以说是对我国基金会提出的要求。 基金会要以主动筹款的计划和主动开拓资金筹集新领域的谋略,主动上门不畏艰难向人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出每个组织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资金筹集“等、靠、要”的局面;引进国外先进筹款理念和技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组建起资金筹集队伍,加强对员工队伍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实现资金筹集人才的阶梯式发展。
(二)加强基金会筹资的制度建设,合理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应在基金会资金筹集的问题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政府要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对基金会依法进行的筹资活动要在法律层面上给予保护和支持。而对各种违法的资金筹集活动,政府应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上要全方面、多角度的扶持和引导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向公众积极宣传基金会的所做的工作以及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基金会,并给予其充足的活动空间。 在资金上,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基金会的财政投人。同时,政府应重点扶持落后地区和与贫困阶层关系密切的基金会。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加筹资后劲。
基金会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运用市场的力量和手段为自己筹资。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提升本组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通过自己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迎合自己服务群体的不同需求,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这就会使投资者、捐资者对基金会充满信心,那么,基金会的筹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四)慈善基金会向企业学习管理经验。
众所周知,慈善事业与营利事业是有明显不同的,这种划分彰显了慈善基金会的特殊性意义,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慈善事业与营利事业是两条平行线的结论。在实际的运营中,慈善基金会也应借鉴企业运行机制。随着配置资源的主体由政府转移到市场,慈善基金会应积极向企业学习管理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效率。
总体来说,提高基金会筹资能力,完善基金会的筹资渠道方式很多,以上方法是在针对基金会的劣势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希望对基金会的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肖振涛,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与改革;宁宗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5级本科生)
注释:
单学勇.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 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91期,38-41 .
刘小利, 李学荣.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消费导刊, 2008, (22) :250.
沈荣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007, (00) :35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