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野

来源 :家居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楼主空间的布置,透露着他对文人古物的敬意,主角都是收藏的中国古董家具,条几、床榻、餐桌、书案,一个完整贯通的空间里,大小家具成组分隔出多种功能的空间。清中期榉木有束腰马蹄足榻搭配的是一块清晚期的地毯,围绕周边的家具均为明清时期之作。墙上陈列的是赵赵的画作《桃子》和《黑色星空》。

THE OWNER


  赵赵,当代艺术家,1982年生于新疆。他在创作中关注并展现当代中国剧变,直面人的内心,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聚焦探讨个人意志力量和集体主义权威控制的矛盾。展现在全球背景下中国人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常。近年,赵赵的艺术实践获得国际的关注及重视,被视作国际新锐艺术家。赵赵身后是他的油画作品《一秒》。




1.大厅侧面墙上巨幅油画,是赵赵“黑色星空”系列中的一件,小油画是《恶人》肖像。家具是清早期的榆木夹头榫卷云纹牙头镶石面酒桌和一把清中期的楠木梳背椅组合。旁边的小门通往画室。


2.画室内的作品来自赵赵的妻子,艺术家杨伯都,2019年的画作《In the museum》和《Then I go to sleep》。


3.大厅另一側,清早期的有束腰马蹄足霸王枨条案,是红榉木材质。边上一把榆木制高靠背四出头官帽椅,也是清早期的。条案上的饰物楠木大理石案屏和《恶人》油画有着微妙的呼应。

  赵赵家在城郊的一处艺术区,院子的一角,一间占地八平方米的白房子内,他耐心地为客人洗茶泡茶。等茶的时候,大家静静看他一步步的操作,茶汤透亮温润,茶器也泛着柔和的釉色,器不成套,都是几百年的古物,茶也是从有着三百年树龄的老茶树上采下来的。一边品茶,他一边慢慢说着他对茶室和茶的认识,语速不疾不缓,平缓而沉稳。
  这间茶室取名“穹究堂”,有着面向院子的落地窗。院子不大,果树灌木散落其间,通往主建筑的檐廊,是一个几根老木支撑起来的草棚,棚下也设了一个茶席,坐在那里正好和茶室相望。“穹究”,音同穷究,《后汉书·班固传》中有言:“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赵赵用这个名字表达了他带着钻研之心和认真的态度去探寻古美术的起始与传承。“‘穹’字另指天穹,取广阔,纳万物,意在为不同艺术形式提供展示与研究。”虽然他更多的是以当代艺术家的形象出现,但他关注古美术至少已有十年了。
  穿过院子,进入到他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这是一栋北京艺术家工作室的典型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间红砖垒建的简单立方体。生活空间放在楼下,楼上是工作展览的综合空间,还有一间茶室。最初,赵赵特意选择了艺术区最边缘的位置,门前是一条土路,路边就是一条河,植被自然生长,河对面是一片树林。赵赵坦言就喜欢这种“野”。没几年,河堤修好了,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安静的院子外开始不断有车经过。这就是北京,城市快速生长,艺术区一次次被包围。野性消失。“我是一步步从北京城市中心退出来的。”赵赵来自新疆,住过繁华的三里屯,也在五环外的草场地建过房子,到今天安置在六环外,状态的不断改变,也让他对自我身份产生新的认知。
  曾因大胆激进的当代艺术表达和跨界创作被人们所了解的赵赵,去年还因为一场“赌局”备受关注。赵赵将自己收藏的一件宋代茶盏送给日本拥有400年历史的著名茶道流派——薮内流隋竹庵茶室。不料,86岁的宗匠用其茶道上的权威坚决认定,这件茶盏是赝品。双方在茶室内争论4个小时,并告诫赵赵不可以挑战他们的权威性。倍感郁闷的赵赵坚持把茶盏送到牛津鉴定。薮内流隋竹庵方提出,如果茶盏是真的,他们将关闭400年历史的茶道门户。同样,他们要求以赵赵的艺术生涯为赌注。赵赵果断回复:“如果是假的,我这双眼睛给你们。”鉴定结果:茶盏已有600-1000年历史,确定是宋代建盏无疑。自此,茶室就再无音信了。那个曾经坚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做艺术的赵赵,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决。“这件东西最终我还是会捐到美术馆去,带着这份鉴定报告,带着这份有赌注的文化,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里包含了这个东西。”
  这些年他从绘画到装置艺术,再到绘画,重新试图从架上绘画这种最直接的美术形式中诠释自己对现实、艺术和自由表达的理解,在对形式的思考进程中重新审视内容。正在松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海报上一大块环形玉璧,这块玉折射了赵赵在当代艺术创作之余,对古美术,对建盏、古玉和茶的深挖。“内容是最重要的。”在他看来无论是品茶还是生活,以至于创作,都要回归它的本质,形式只能是媒介。住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和这座城市、这个时代有着互动,这种互动能引发他表达诉求,而自由诚实的表达,应该是他生活所需的“内容”。“喝茶不是一种形式,一定要喝得舒服。”赵赵给了一个注解。


明代的楠木夾头榫平头案配清代的紫榆木高靠背四出头官帽椅,正面摆放一条明代的紫榆木箭腿条凳,悬挂的是清代楠木紫竹林款匾额,构成一个阅读办公的空间。




1.整个空间清水地坪白色砖墙,黑色铁质楼梯扶手,结构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书架上是赵赵收藏的茶品。


2.朴素的空间,把焦点更多留给了艺术品,墙上挂的是赵赵的油画《白色星空》。


3.卧室内没有床,只有日式的榻榻米,床头的油画是妻子杨伯都的作品。


这是一间榻榻米铺就的茶室,空间很小,只开了一小条窗。赵赵收藏了不少茶器珍品,茶桌上放置的是宋代建窑束口黑釉兔毫纹盏,墙上悬挂的是爷爷赵象喜的书法。


其他文献
《狭板》,2013,不锈钢。“红色,是我关注的颜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代表色,尤其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太庙享殿艺术馆,作品如何与建筑对话,是一大挑战。”1.《献给亲爱太阳的交响曲》,2013,不锈钢、蜡、传送带。2.《我的紅色家乡》,2003,蜡、油性颜料、液压发动机、铁质模块。1.《将成为奇特单细胞的截面体》,2015,PVC、铁。2.《100个名字》,1979-1982,综合材料、色粉。3.《利
期刊
Beast野兽派创始人Amber Shang以及Gubi CEO Jacob Gubi:空间概念以及最终的软装搭配和陈列布置由Beast野兽派团队策划完成,室内设计由事务所Chaos Programme所打造,Gubi的设计团队则负责根据空间属性进行家具选品。THEOWNER  Beast野獸派和丹麦家具品牌Gubi的渊源大可从一张名为甲壳虫(Beetle Chair)的座椅开始说起。这张出自设计
期刊
“The House”在弄堂内一众传统的老房子中十分醒目,大概源于它的摩登现代风格。原本封闭的大门被加以有通透感的雕花处理,以明亮的蓝色提升现代感。周围墙面和门楣采用仿石材的真石漆来翻新,表面的颗粒感和浅色的暖色调让整个建筑的外观显得优雅不失简约,细腻而贴近自然。  推门步入一楼连接大门入口和室内的花园,可以发现笔直犹如四方盒子的门框线条在以往的老洋房中并不多见,是设计师Nathan为凸显现代感而
期刊
漂浮之城  下个世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将威胁沿海城市的生存。这并非危言聳听,包括波利尼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和英国等国家与地区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这场未来的危机。若无法有效控制大气中的碳排放量,漂浮城市—这个常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反乌托邦”词汇—或将成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一剂安慰剂。big.dk罗马情节  Fendi委托瑞士设计工作室Kueng Caputo为其总部,即位于罗马城郊的意大利文化
期刊
女:植绒外套(Feng Chen Wang)色块内搭(8ON8)格纹喇叭裤(Chloé)方头皮靴(Chloé)条纹围巾(Acne)男:金线大衣、色块毛衣开衫、裤子、皮鞋(Celine)对页:黄色外套(Loewe)水晶头饰(Susan Fang)水晶项链(Susan Fang)  未来的生活也许并不比以往的生活更真切实在,他们随时可以华服加身,远离荒诞世界,跟随他们一同前往一处名为CAMUS的据点,
期刊
HousseMono沙发是Paola Navone为Baxter而设计的,Alabastro花瓶收购自马拉喀什的古董商。客厅,冷调蓝色墙面构成了宁静的背景,Girgenti 沙发由Antonino Sciortino 为Baxter设计,靠垫面料出自Lindell&Co,天然形态的木质咖啡桌来自埃塞俄比亚。工作室门口的客厅区域,Paola Navone为Baxter设计的Housse Mono沙发
期刊
THE OWNER  Nicolas Schuybroek出生于1981年,一直渴望在30岁左右建立自己公司的他,于2011年在布鲁塞尔如愿以偿。他的设计风格简约,注重材料和物体的本质,致力于创造物化的建筑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入口处,座椅由Axel Einar Hjorth设计,而吊灯则出自Peter Zumthor之手,室内室外,明暗交错。餐厅区域集合了多个古着单品,Pierre Chapo的餐
期刊
11月19日晚,英国顶奢睡床品牌Vispring在上海宝格丽酒店,闪耀开启Vispring Club惊喜之夜活动。金秋送爽,灯火阑珊,愈发辉映出Vispring Club的魅力光芒。当晚,Vispring的两大明星产品:Diamond Majesty及与 Missoni联名合作款睡床,也在酒店内优雅登场,与到场嘉宾“亲密接触”。本次活动旨在让更多贵宾了解Vispring的极致魅力。来自世界各地的行
期刊
1.深邃的藍色带着一种安静雅致的古典气质,却又有着激发荷尔蒙的力量。从Arc One画廊购入的数码针孔打印作品《Portrait Landscape》(2013年,Anne Scott Wilson创作),被放置在主客厅的壁炉上方,与Patricia Urquiola设计的两把“Redondo”双人沙发(Moroso出品)和蓝色基座的“Bell”茶几(Anibou出品)搭配,整体提升了金色和蓝色的
期刊
“星耀樟宜”坐落于新加坡樟宜机场第一航站楼前方,也是机场的核心位置,由1、2、3号候机楼均可通过连廊或小火车抵达这里。是一座聚集航空设施、购物休闲、住宿餐饮、游乐项目、景观花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于2019年4月投入使用,它增强了新加坡作为理想过境点与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吸引更多外国旅客前来探访,同时为本地居民提供一个顶尖的休闲娱乐场所。建筑由加拿大籍以色列裔设计师Moshe Safdie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