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文化”引领铁路高职内涵发展的探索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特色,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应凸显职业教育的行业特色。铁路高职是培养铁路行业接班人的摇篮,是造就我国铁路大军的高级训练场,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着力打造铁路的行业特色,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色校园文化”建设为例,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总结了该校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并对“铁色校园文化”提出进一步的设想,希望通过“行文化”促进铁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铁路高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铁路 行业文化 融合 高职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特殊产物,在培养学生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因而备受关注与重视。校园文化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上,拥有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三种方式。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而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带有强烈的行业色彩,凸显职业教育的定向特点,融入相应行业必备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等内容。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70多年铁路行业办学历史的省属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1955年更名为南京铁路运输学校,隶属铁道部。2002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由铁道部划转江苏省地方管理。历经70多年风雨,该校始终坚守奉献铁路、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孕育了丰厚的铁路特色校园文化。进入新时期,学院更加重视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和大学精神塑造,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努力将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無缝衔接,注重“理论”和“技能”双提升的同时,倡导铁色文化育人,形成了铁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铁色校园文化”,为人才从学生到企业人身份转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打通了人才出口通道。
  一、“铁色校园文化”的理念
  高职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自身探索、外部影响和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东西,凝聚在办学理念、制度、行为、校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中,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铁路高职只有扬铁路特色,提炼符合铁路价值和行业特点的文化内容,更好地履行为铁路服务、为轨道交通服务的职能,才能伴铁路而兴,永葆办学活力和竞争力。
  “铁色校园文化”是铁路高职的大学校园文化和铁路行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产物。在融合时,大学精神与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最基本的,以此基础上,引入铁路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可见,“铁色校园文化”离不开校企的深度合作,离不开“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教育与企业产出、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等方面都应深度的对接融合,将铁路元素、企业文化甚至员工素质培养都提前引进校园,让融合文化下的学生真正实现提前接触企业,感受行业文化熏陶和影响,按照职业岗位的标准磨练自己;让铁路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定向培养所需人才,全面了解人才综合素质,实现两类文化的水乳交融和顺理成章。铁色的行业文化必须与大学精神和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让“铁色校园文化”生根发芽,走出务实之路。
  二、“铁色校园文化”的形成路径
  “铁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脱离铁路行业的特色文化,更不能远离所服务企业或区域的文化背景,只有做到有机融合、互为一体才能使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其本身的教育宗旨相一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铁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有机整合了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和火车头精神,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
  1.精神文化凸显铁色校园文化的核心。具有铁路办学特色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漫长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凝练出个性鲜明的铁路文化精神,办学理念上主张“以人为本,崇尚实践与创新,与中国铁路同行”,充分利用大学生处于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的关键时期,在新生一入校就把为铁路服务的理念灌输其中,事实证明,寓文化教育于办学理念中是根本上保障培养高质量铁路人才的重要举措。此外,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形成具有浓厚铁路元素的校徽与校歌,凝练成符合铁路价值文化的“求真励行”的校训。结合铁路工作岗位要求与高职教育的特点,形成了“团结、守纪、求实、创新”的8字校风。70多年的风雨历程,学院始终紧密结合铁路行业发展,在一代又一代南铁人不断丰富和提炼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自身特性和时代特征的学院精神——“团结、奉献、拼搏、争先”和“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火车头精神,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自强不息、顾全大局、敢于奉献”,这些充分体现铁路特色文化的无形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南铁人并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2.行为文化诠释铁色校园文化的精髓。行为文化细微而广泛,往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示范效应。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各种教学项目和团学活动为载体,在制度建设、管理服务、校企合作中将具体化的南铁精神和特色文化落实其中,形成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2.1在制度文化中融入铁路精神文化。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史校训等精神文化是学校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全体师生拥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重要源泉,更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实行铁路行业文化的全面渗透,让学生的行为规范更符合铁路系统的要求,能在进入岗位后快速适应工作需要。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和养成教育,将“艰苦奋斗和纪律严明”的思想融入学生日常,白天按时出早操、内务整理、队列上课,夜晚准时晚自习,按时就寝,严禁夜不归宿;课堂点名,严格请销假,实行操行、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努力培养学生严谨、自律、协作的职业素养。学院还要求学生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作为课外选修学分的凭证,每学期的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必须满足既定要求,服从学院安排的顶岗实习任务和春运、暑运等跑车任务,通过这些平台让大量的在校生能提前深入企业一线,深刻体会铁路服务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学院被誉为“华东地区铁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这与学院将铁路精神融入到制度管理中,充分发挥制度的内束力是分不开的。   2.2利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铁色行为文化。学院立足轨道交通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共建共管优质教学资源。与上海铁路局、西安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南京地铁等进行多层次、立体式深度合作。
  一是建立“教学做”理实一体化平台,让专业教学更“专”。作为特色鲜明的轨道类高职,在专业教学中更要融入铁路的“行”文化,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宿感。学院重点建设了集仿真车站、模拟线路、仿真铁路调度中心、真实控制设备相结合的“高铁实训中心”,集成CTC、CRH380A驾驶台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满足运行指挥、信号设备维护与模拟驾驶等岗位综合实训需要。专业实训课程都模拟铁路行文化的要求,师生穿工作服,实训课教师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严格执行铁路工作要求,按照铁路工种和工作过程授课。此外,学院还不断根据行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在“订单式”培养中针对企业对应岗位的需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开展定向定点教授,在“现代学徒制”中让企业直接参与专业教学任务,以“传带”的教授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体验工作岗位角色与要求。
  二是搭建平台革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发展空间更“广”。学院始终站在“知行合一”的视角,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空间。学院积极与国有铁路、地方铁路、轨道交通等其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协议,实行“2+1”的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大三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中,对学生加强路情、局情、站情、段情等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重点开展实习生的安全观念、时间观念、服务观念、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的教育,让学生逐步体会到铁路人身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还积极与长期良好合作的企业建立深层次的相互信任、互为依托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双方合作新领域,如与上海铁路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进校企文化合作,联合成立国内首家铁路文化研究中心,将铁路文化精神更根植于校园文化的血脉中。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与企业的交流机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目的,应让学生在正式就业前尽更多与企业对话交流,提升他们职业行为文化。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通过校企联谊、实习实训、志愿顶岗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行为更符合企业员工的岗位要求并内化为一种行业自觉。各系、部频繁组织学生深入铁路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尽快认知铁路行业特征;长期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南京站“158”旅客服务和南京地铁公司“人文地铁”服务等活动,支持企业树立文化服务品牌,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高尚品格;以春运和暑运为契机,组织学生到火车站充当志愿者或是到铁路生产一线顶岗实习,切身体验铁路人身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3充分发挥团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作用。学院“以生为本”,紧密围绕铁路后备力量的成长成才需要,大力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符合铁路价值文化的特色校园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塑造富有时代气息、富含铁色文化内涵、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铁色新青年”。
  一是广泛开展铁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专门开展铁路知识教育,参观江苏铁路教育馆、校史馆了解铁路历史和我校历史,传承铁路精神;定期聘请铁路行业的专家、教授和学者讲解国内外铁路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和我国铁路行业发展的前景;举行“优秀校友大讲堂”、“我的青春报告会”等典型事迹活动来引导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吃苦奉献、爱岗敬业是事业成就的重要法宝;坚持开展“我身边的青春榜样”评选活动引导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学习、勇于奉献;围绕“弘扬铁路精神、学习铁路文化”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铁路文明传承活动;开展“学铁路历史,争做优秀铁路人”的主题征文引领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二是积极举办各种铁路专业技能竞赛。各系、部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铁路行业的技能大赛。如教育部的铁路行业“康尼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赛、铁道行指委的“接发列车”等比赛,让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学院团委连续开展了15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其中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文化比赛是最核心的模块,这些活动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铁色校园文化为导向,以科技技能提升為抓手,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科技意识。
  三是培育铁色社团强化行业文化熏陶。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活动丰富、教育效果好的“铁色社团”。组建国旗护卫队、护校队,除了日常基本操练外,还在学院重大活动中负责执勤护卫任务,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学院倡导的铁道兵精神真谛,同时国旗护卫队、护校队的一举一动又向全校师生诠释了担当精神、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团委领导下的铁色社团,如“动车时光”艺术团、铁道俱乐部、铁色朝阳、铁小微编创社等为学生成长打造了宽广的平台,“动车时光”艺术团经常深入铁路企业表演《动车姑娘》、《重载小伙》、《爱心158》等铁路特色鲜明的曲目;铁道俱乐部通过举办“铁路知识分享会”、“铁路科技作品展示”等活动交流铁路前言新动态;铁道朝阳开展青春故事分享成长经历,开展寻访新时期铁路精神实践活动;铁小微编创社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铁路文化知识,展现铁路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此外,学院利用社团组织学生参加服务社会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怕脏和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志品质,如亚青会、青奥会期间承担地铁安检工作、骨干团校组织的地铁服务任务,地铁文明使者协会坚持每个双休日组织会员前往南京地铁开展志愿者服务,被授予南京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集体。
  3.物质文化奠定铁色校园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无声而有形的展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学设施等方面开展了有力的物质文化建设。
  一是依靠地理位置传承中国铁路的厚重历史。学院新校区位于具有百年历史的浦口火车站旁,浦口火车站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学院借用津浦铁路正线的优势,把铁路正线引入了校园,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把火车开进校园的高校。校内建设了全国唯一的“高铁教学站场”——国家高铁实训中心,里面设有高仿真的京沪高铁,集仿真车站、模拟线路、真实控制设备、最先进驾驶台为一体的技术装备。学院东北位置的铁轨上停卧着一辆完整的地铁列车和一列车头、软席、餐车俱全的4车厢火车。轨道旁有一个小型的火车站——“浦口新站”,站前广场、候车室、贵宾室,还有售票处、问讯处、客运值班室等一应俱全,候车大厅里设有两台高铁自动售票机,检票口设有自动检票机。每次火车鸣笛声和开动时与铁轨碰撞的“咔嚓”声,都会让南铁学子不自觉涌上一种自豪感。   二是人文景观建设中有意识融入铁路主题元素。学院中轴线上的“浦口记忆”浓缩着中国铁路以及老浦口火车站的深厚底蕴,由铁轨构成的大型装置雕塑“驿之林”寓意奔赴铁路行业建功立业的人生驿站,主教学楼命名为“天佑楼”,楼旁树立着詹天佑先生的半身铜像,校门口设立具有蒸汽机车、守车和手扳道岔等浓厚铁路色彩的铁路主题园。学院还建设了体现铁路百年发展的江苏铁路教育馆以及校史馆,充分体现学院发展与中国铁路发展同行的历史。学院整体VI形象设计体系,从LOGO设计到整体的企业形象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院的铁路特色的人文精神。
  三是校园软环境布置中体现铁路企业文化创意。除了摆放校训石,悬挂校风语录外,学院非常注重铁色楼道文化的开发,教学楼里设计反映国家铁路建设与发展的照片长廊;布置反映线路、桥梁、隧道的专业知识长廊;建设校友风采长廊展示历届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等楼梯悬挂体现优质铁路人才教育的楼梯文化;在宣传橱窗中张贴体现铁路文化生活的展板;开展食堂铁路文化建设,展现“铁的纪律、安全正点、优质服务”的特点,就连路障球上都绘画上了铁路主题图;不仅如此,学校还将铁路制服作为校服,在日常上课和举行运动会、庆祝会等大型活动中都要求学生着统一的铁路制服。通过精心布置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铁路文化的熏陶,感知铁路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学生对铁路文化的认同感和对铁路行业的归属感,激发出奉献铁路事业的职业精神。
  四是利用新媒体工具拓展铁色校园的“微氛围”。学院利用办公楼、教学楼甚至学生宿舍的电子显示屏等平面媒体对办学宗旨、发展思路、校训校风以及国内外时政消息进行及时全面地展示、播报;学院还大胆尝试利用“云”技术与“微”平台延伸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在校园网开辟铁色校园文化专栏,建立云盘工具,在校园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铁路企业文化和铁道兵精神宣传内容,并通过互动交流活动,分析学生们的留言及评论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效反馈铁色校园文化育人的效果。
  三、提升“铁色校园文化”的进一步设想
  首先,要以国际化发展战略引领铁色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目标是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轨道高职名校,因此,在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上要进一步提高認识,以学院国际化发展视角来规划铁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围和传播载体,将国外先进的铁路思想与文化精神吸纳进来,学习科学有效的铁色文化育人的方法,真正打造出铁色文化的国际级品牌。
  其次,要将铁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任何教学活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要想进一步推动铁色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克服把校园文化活动认为是消遣娱乐的心理,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教科研同等的高度,有效贯穿入专业建设和实践育人中,并运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教学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强调文化建设要与教学研相协调,才能真正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学院发展的文化底蕴。
  第三,要充分发挥精品校园网络在铁色文化育人中的力量。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铁色校园文化并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就必须高度重视校园精品网络文化的建设,发挥出网络等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阵地作用。一方面要不断整合有效的网络资源、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更要突出铁色教育的主流网站,加强铁路文化的网络宣传,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铁色文化宣传站,让广大师生能在精品网络中感受到多样化的铁路价值文化。
  最后,要立足人才培养的实际建立铁色校园文化的反馈机制。建立铁色校园文化的根本落脚点是培养满足铁路企业实际需求的优质人才,这就要求建立科学客观的反馈机制以检验育人的效果,并及时修正铁色校园文化,使校企文化更合理对接、无缝融合。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素质要求会有偏差,即使同一企业的相同岗位随着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对人才素质要求也略有变动,因此,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必须是合理动态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目前的铁色文化建设中更多的只是重视校园文化和铁路行业的对接与融合,未来发展中将更多以特定的专业群为对象针对性地进行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国新,王春喜.论高校文化的特点与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2011.1:69.
  [2]白敬科.论铁路行业文化与铁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对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33-34.
  作者简介:朱春花(1983—)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任晓龙(1977—)男。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铁色文化在铁路高职文化育人中的研究与实践”(编号:Y160011)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理论教育,从而脱离了实践。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则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可以认为,在民办高校中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意义重大。本文将对这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实施该机制的路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顾名思义,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与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通过资助工作形式的改变、对学生采取发展性资助理念,才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展,使受助者的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资助工作 贫困生 高校  贫困生工作两大难:一是对学生家庭是否贫困做出精准认定;二是对贫困生的资助是否合理、高效,是否能使其全面发展作出正确评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可通过家庭经济收入定量审核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工会是教职工自愿参与的群众性组织,肩负着凝聚高职教育向心力,增进教职工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重要职责。随着高职院校教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工会内部组织形式在维护教职工利益,构建幸福校园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从长远发展视角来深化高职工会管理,立足工会实际,健全工会组织体系,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形式,来发挥工会的宣传阵地作用,将教职工团结起来,共同做好各项工作,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
期刊
摘 要: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提供一个新型的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为高校团日活动的开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好媒体环境将团日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要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团日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原因,并给予较为合理的建议,寻找新的创新途径,促进高校团日活动的开展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期刊
摘 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格局,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制定财务计划、实行全面财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优化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资金使用效益 问题 策略  一、引言  优化内控建设,强化财务管理,是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
期刊
摘 要:高校管理中,组织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已是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大趋势,据以往经验,通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触发其参与技能的提升、道德素质修养的建设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本文探讨的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可行性及特性,相关问题及对策。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需对高校管理中大学生的参与机制进行研究,结合大学生的特性及实际,更
期刊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转型形式下的免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管理方法与政策应区别于普通型本科院校和非免费师范生。本文分析了当今政策背景及应用型本科免费师范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 转型 免费师范生 管理与政策  一、政策背景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是高校理论教学课程的拓展、深化和运用,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初步认知社会。本文在调查分析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转变教学理念、創新教学内容和形式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措施,希望能够以此促进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蓬勃发展。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在大学校园中对于网络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然而充斥到网络的不良信息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学习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高校的网络环境急需净化,网络环境需要改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本文剖析了网络环境的含义,针对目前的网络环境现状探讨改善网络环境
期刊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思想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命运,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最典型的就是校园偷窃问题,因而,对其加强诚信教育意义深远。本文通过一起新生偷窃事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深入思考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校园偷窃 心理问题  一、案例描述  朱某,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