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足94例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sper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及甲钴胺联合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46例,总有效率52.2%;治疗组48例,总有效率83.3%。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疏血通;甲钴胺;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患。它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对94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我们选用疏血通注射液和甲钴胺联合治疗48例,并与对照组46例进行对照观察,探索治疗糖尿病足更有效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我院2005年6月~2009年5月共收治2型糖尿病足患者94例,其中女50例,男22例,年龄40~83岁,平均6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45~82岁,平均60岁。糖尿病病程6月~17年,平均9年,糖尿病足病程14~488天,平均258天。对照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40~83岁,平均62岁。糖尿病病程5月天~18年,平均9年,糖尿病足病程17~578天,平均247天。治疗前空腹血糖14.1~33.9mmol/L,平均22.8mmol/L。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糖尿病足级别、空腹血糖等方面差异均无显着性。
  1.2临床表现
  94例均有患侧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刺痛感,78例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88例患侧均形成不同程度的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诱因:足部外伤,烫伤,搔抓,自发性水疱破裂,冻伤,剪趾甲损伤,原因不明。
  1.3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新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1]。糖尿病足的诊断采用1995年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会议制订的糖尿病足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2]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感染病灶,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足坏疽;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坏疽。
  1.4治疗方法
  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胰岛素控制血糖,及时处理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足部溃疡给予清创,并用聚维酮碘软膏局部湿敷。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和甲钴胺1mg分别加入100~2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4周为1疗程。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加强患肢的运动以防肌肉的萎缩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1.5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足部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溃疡创面完全愈合,临床分级0级;好转:足部皮肤感觉部分恢复,足背动脉搏动较明显,溃疡创面缩小,分泌物减少,临床分级好转1个级别以上;无效:足部皮肤感觉无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溃疡创面无缩小,分泌物无减少,临床分级无好转或恶化。
  1.6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临床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3讨论
  
  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决定了糖尿足病变的严重程度[3]。糖尿病慢性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血小板粘附性及聚集性增强,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导致循环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别是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足主要发病基础。而周围神经病变是诱发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至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由微血管受损及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的神经组织缺氧,以及多元醇通路代谢活跃,组织氧化代谢增加致神经组织损害为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髓鞘节段性或弥漫性皱缩或脱髓鞘。有文献报道,足部溃疡中60%为神经性溃疡,20%为血管性溃疡,20%为混合性溃疡。典型的神经性溃疡一般见于较年轻的患者,血管性或混合性溃疡通常见于老年患者。糖尿病神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髓鞘节段性或弥散性皱缩或脱髓鞘。疏血通注射液是由中药水蛭和地龙制成的针剂,药理研究显示疏血通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扳聚集的作用。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4]现代医学证明丹参还能改善血小板功能,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纤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清除过多的自由基,从而保护线粒体,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改善组织供血供氧,促进组织细胞修复。疏血通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增加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甲钴铵是一种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含有一个活性甲基,它能促进核酸、蛋白质和卵磷脂合成,刺激雪旺氏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轴索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从而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5]。甲钴胺是蛋氨酸合成的辅酶,该酶对神经细胞内合成用于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至关重要。动物实验还证明,甲钴胺可刺激雪旺细胞卵磷脂合成,修复损伤的髓鞘,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因此,两药合用,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糖尿病足在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及局部换药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和甲钴胺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溃疡治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2] 李仕明.糖尿病足(肢端坏疽)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
  [3] MorellB.Thediabeticfoot[J].TherUmsch,1996,53(12):958.
  [4] 王丙龙.疏血通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2,8(1):44.
  [5] 张蜀平、陆菊明、潘长玉 等.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2):133.
其他文献
社区中,中老年慢性腰痛患病率较高。为了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制定相应对策,促进疾病的康复,2009年8月上旬,我们对上海市某社区3个居委作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病程达6个月以上的中老年慢性腰痛患者。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及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②反复发作,
期刊
气管插管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对于危重患者集中的ICU来说,气管插管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对于危重患者集中的ICU来说,娴熟的气管插管技术和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是至关重要。顺利的气管插管,为成功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争取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     1插管前的准备    1.1用物准备  喉镜(各型号)、气管套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5ml注射器数个、20ml注射器数
期刊
2009年5月至8月,我们对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便秘就诊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脾肾阳虚证”便秘的诊断标准,其中62例属脾肾阳虚型便秘。“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如下:腹大胀满,早轻暮重,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肿,食少便溏,或小便短少不利,舌质淡紫,脉沉弦无力。  针对脾肾阳虚型便秘病例,我们设置了专项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程、排便
期刊
由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作用快,高效,对人畜毒性低,无残留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目前常用的有:西维因、呋喃丹、速灭威、叶蟑散、巴沙、灭多威、万灵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近年增多,危害严重,现将我科2005至2008年收治的15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5例,女10例,年龄18~70岁,12例为口服中毒,3例为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入中毒。中毒至来我院就诊时间
期刊
关键词中医院;聘用护士;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聘用护士作为卫生领域的一个新兴群体逐渐壮大,成为许多医院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主要手段.随着聘用护士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人,聘用护士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何加强聘用护士的管理,提高聘用护士的整体素质成为我院管理工作的新课题,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1聘用护士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与运动;宣教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并发症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别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与运动的宣教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合理的调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热源营养在膳食中的比例,规律的合适运动,能使病人更好的控制血糖,再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则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
期刊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据最新报道: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但不少老年性疾病正在悄悄地吞噬老年人的健康,其中,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生命,而且对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对88例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妊娠物排出5天后B超检查宫腔内有无残留物,1月后复查B超是否正常。结果:完全流产占90.9%,不全流产占4.55%,未流产占4.55%。结论: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疗效好;减少或减轻了官腔手术,患者痛苦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两组病例均常规使用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毒毛旋花K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硫酸镁;心力衰竭;小儿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 (金双歧)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4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18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预防组在人院后即给予口服金双歧,用药时间2h以上;对照组入院后一直未用或住院72h以上因继发腹泻而给予口服金双歧。结果:观察组90例住院期间继发腹泻生率为12.25%,对照组90例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的发病率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