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潜艇兵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里……这句歌词来自《潜艇兵之歌》,它唱出了潜艇兵的作战状态——神龙见首不见尾,也唱出了潜艇兵的生活状态——三天两头玩失踪。他们是隐形的守护者,在深深的海洋里,守护着祖国的和平。

中国潜艇兵


  1954年6月19日,海軍潜艇独立大队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支潜艇部队。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我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建立。虽然他们常年“猫”在海里,却常被拿来和飞行员作对比,因为两个职业同样危险,选拔条件同样严格。

三道关


  想要成为合格的潜艇兵,必须过三道关。第一关是文化关。潜艇上是有严格分工的,比如鱼水雷、舵信、雷达、声呐、轮机等,各部门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第二关是心理关。潜艇兵随艇下潜,每天不见天日,待在空间狭小、空气污浊的舱内,潜艇一旦失事,就是九死一生。想长期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中生活,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氧过敏测验


  进入潜艇部队的第三关,是氧过敏测验。对 ,你没有看错,人在高压下有可能会对高浓度氧气过敏!潜艇在水下遇险,艇员需要戴氧气面罩,如果这个时候对氧气过敏,就会危及生命。做氧过敏测验时,需要进入高压氧舱,舱内会被加压到相当于水面下十几米处的压力,受测学员在舱内戴上氧气罩保持静止,没出现过敏反应,才能成为潜艇兵。

两大技能


  在潜艇上,艇员们除了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会两项保命的通用技能,那就是舰艇损害管制和水下脱险。

舰艇损害管制


  舰艇损害管制,简称损管。潜艇舱壁受损后,高压水柱会从破裂处喷射而出,艇员需要快速利用堵漏器材、排水器材、消防器材等,对破裂处进行堵漏。损管做不好,有可能导致潜艇沉没。

水下脱险


  当潜艇在水下遇到重大险情,不得不弃艇逃生,可以通过鱼雷管脱险、闸套脱险和快漂脱险三种方式。其中前两种都要穿戴呼吸装具,分别通过鱼雷管和救生闸套脱离失事潜艇,这两种传统方法出水时间长,风险较大,所以各国都在研究一种新方法——快漂脱险。

快漂脱险


  快漂脱险的学名是“不减压快速上浮脱险技术”。通过鱼雷管和救生闸套脱险时,上浮过程中都需要分段减压,以防止压力迅速下降导致减压病,上浮速度相应较慢。进行快漂脱险时,艇员穿戴橡胶尼龙布制成的浮力衣,进入加压的调压筒内,调压筒打开后,人就会在高压的推动下迅速上浮,上浮速度可达8~10米/秒,在身体受损前,艇员已经到达水面获救。
其他文献
步兵班前進
期刊
蛇島狙击(上)
期刊
我国的先进武器,数不胜数。辽宁舰、  歼-20、99式坦克……提起这些,就连军迷  “新人”都能如数家珍。但每当军迷“大佬”  提起“沈飞”“成飞”“大船”之类的名词  时,我们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吗?知道的别骄  傲,不知道的别心急。让我们翻开大国军工荣  耀录,去看看那些国产超级武器从哪儿来。  “大船”与航母  我国的两艘航母都从“大船”下水  上面这句话,大家都看懂了吗?其实,里面  提到的
期刊
鏖戰赤壁(上)
期刊
阶梯逆转  当3人再次回到大厅时,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剩下的学员检查了大厅的各个角落,没有发现任何出口。现在,除非破解无尽阶梯的秘密,否则就要被困死在这里。  “让我好好想想!”丁满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楼梯口:左边一团漆黑,通向下层,右边一片光明,通向上层。上楼需要从右边的台阶上楼,而这条路会越走越暗,直到重回原点。不对,既然在这段楼梯上,上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先从左边下楼呢?对了!
期刊
仰望蓝天,空军的各色机型掠过天际,群  机飞舞。在这些军用飞机中,总会混杂着类似歼  击机、强击机、截击机这些家伙,让人既觉得熟  悉,又有点说不清楚。这群“击机”们究竟是什么  来路,咱们这次就一口气将它们的底细摸个清楚。  时代弃儿截击机  截击机是一种专门用来在  己方领空拦截敌方轰炸机、侦  察机或巡航导弹的军用飞机,  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  用途单一,而且航程短、机动  性差、近
期刊
夏日的维多利亚港海风习习,辽宁舰雄姿勃发。在交通艇的带领下,我们离她近了,更近了。眼前的辽宁舰越来越大,我们仿佛来到了巨人的脚下。从踏上舷梯的那一刻起,我就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直到走上飞行甲板,心中的震撼被无限放大,宽阔的甲板在海天之间延展,一架架歼-15分列两旁,一位位海军官兵昂首挺立,威武、壮观、气势磅礴!  “祖国万岁!”很多人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高声欢呼。  ——丁满  登上辽宁舰  20
期刊
2009年,一名英军狙击手使用L115A3狙击步枪,在2475米之外击中一名敌兵。当时,子弹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倍声速,能在如此之远的距离命中目标,成功的概率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因此,这个纪录被称作不可复制的传奇。  然而,在2017年6月20日,传奇居然被超越了,一名加拿大狙击手在实战中打出了3540米的成绩,刷新了人类最远狙杀纪录!  神奇的大狙  传奇的缔造者正是TAC-50狙击步枪,这次发威,
期刊
小鬼進军直播间
期刊
鋼铁洪流之现役“陆战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