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脑缺血神经干细胞迁移和细胞分裂、增殖的研究

来源 :解剖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永久性脑缺血神经干细胞(NSC)迁移是否伴随自身的分裂与增殖.方法以永久性脑缺血大鼠为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脑缺血1,3,7,14和28 d NSC迁移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室管膜下区(SEZ)NSC和PCNA+细胞在缺血后沿胼胝体腹侧向缺血区方向发生了时空一致性的迁移模式;缺血梗死灶周围均有较多巢蛋白和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永久性脑缺血后NSC可能通过自身分裂和增殖向外迁移,巢蛋白和PCNA在缺血区周围表达可作为NSC迁移和增殖的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湖南侗族青少年苯硫脲(PTC)的尝味能力.方法采用阈值法,以5号液为味盲界限.结果侗族青少年味盲率为5.18%,男女间无明显差异,但尝味者平均尝味阈值女性(9.32±1.5
调节胚胎干细胞(ES)细胞自我更新是一个复杂的分子信号系统,当这个信号系统处于总体平衡时,ES细胞的自我更新才能得以维持.只有明确了这些信号通路的功能才能实现对ES细胞的
α-MSH是从多种属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分离出来的13肽.它在动物体温调节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无论静脉注射还是脑室内给α-MSH均可使发热动物降温,但不参与正常的体温调节.本
AQP8是1997年以来被鉴定的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胰腺腺泡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唾液腺腺泡细胞、睾丸精子细胞、胎盘、支气管上皮细胞和支气
目的镜下观察单宁酸与金属盐溶液中Ca2+、Au+、Ag+、Pb2+、Cu2+、Al3+、U6+、K+联用显示大脑微血管的效果.方法用单宁酸媒染固定液灌流大鼠,取脑切片,入氯化钙、氯化金、硝酸
突触体素是一种突触前囊泡膜上的主要膜整合糖蛋白,作为一种神经终末的可靠标记物,为监测突触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对其分子特征、分布、功能及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
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需要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总结其阶段性成果?如何发现和矫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