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蛋白40/43调节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与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连接蛋白40(Cx40)/43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探讨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关系。方法以传至3~5代培养的SD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及VSMC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程度缺氧对SMA和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用Cx40/43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阻断SMA、VEC和VSMC的Cx40/43表达,观察Cx40/43对缺氧SMA的收缩反应性和VSMC[Ca^2+]i的作用。结果缺氧后SMA和VSMC的收缩反应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过程;缺氧可以引起VSMC钙超载,[Ca^2+]i从常氧状态下的(82±4)%增至缺氧30min时的(115±8)%和缺氧2h的(133±13)%;Cx40 ASODN可以增加VSMC的[Ca^2+]i和SMA对杨梅黄酮的收缩反应性,Cx43 ASODN则引起相反效应。结论Cx40/43通过调节VSMC[Ca^2+]i,间接参与调节休克后SMA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颌颈部组织缺损和畸形的适宜修复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胸部多源血供皮瓣(含预扩张皮瓣)对18例严重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分别选取颈横动脉前皮支、胸廓内动脉肋间前穿支、胸外侧动脉作为皮瓣的血管蒂。结果除1例患者颈横动脉前皮支岛状皮瓣远端形成小范围表皮水疱,经短期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完全成活;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得到了较好的修复。随访6个月~2年,患者修
2009年,是《中华烧伤杂志》面世的第10个年头,也是中华烧伤医学的第2个50年开端。走过艰苦创业、不懈探索、收获喜悦、形成特色的漫长历程,目睹几代人黑发变白发的殚精竭虑,《中华烧伤杂志》不仅是中国烧伤医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更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期刊编辑,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担。
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可采取保守治疗或行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但这些方法尚存在一些弊端,如愈合时间较长、换药次数多、瘢痕增生明显等。2006年8月-2008年3月,我科运用改良皮锉磨痂,结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好。
肝损害是烧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小儿烧伤后中晚期严重肝损害较少见。笔者单位199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10例烧伤后中晚期严重肝损害的患儿,现将其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组稿会),定于2009年6月19-23日在西安市召开。该会是《中华烧伤杂志》组织优秀稿件、保持期刊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
患者女,43岁。含氯物质储料罐爆炸烧伤,4h后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丧失,右上下肢屈曲,肌张力高,巴宾斯基征(+),生命体征较平稳。诊断:烧伤总面积40%,其中Ⅱ度20%、Ⅲ度20%TBSA;爆冲伤;吸入性损伤。伤后7h CT检查显示,患者头部左侧颞部沟回变浅、脑水肿、头皮血肿(图1)。
期刊
1临床资料2005年9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严重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SMAS)患者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14~25岁。均为热力烧伤,总面积65%~90%,其中Ⅲ度50%~60%TBSA。3例患者伤前消瘦、体质差。
患者女,38岁。因二氧化碳中毒昏迷,头枕于火盆约10min致头部烧伤,面积约23cm×18cm,Ⅲ度。伤后在当地医院行焦痂切除颅骨钻孔术,术后15d钻孔处未见肉芽生长,确诊为颅骨全层烧伤(图1a),转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治疗。
患者男,32岁。全身多处火焰烧伤,3h后(2008年3月9日15时)收入我院。患者意识清楚,精神差,体温36.7℃,脉搏124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创面分布于头面、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