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且除外其他肝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NAFLD在发达国家较普遍.近年我国NAFLD发病率明显上升[1].NAFLD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S)症状并存.临床上根据NAFLD的可能致病机制可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病患,其中包括饮食控制、维持理想体质量、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及降血脂药.但截至目前对于NAFLD本身的治疗尚未有一个为临床医师所公认的治疗标准.本研究对目前NAFLD主要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行总结,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NAFLD的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不宁腿综合征(RLS)对老年男性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对照研究,将确诊RLS的114例老年男性根据RLS严重程度评分分为重度、中度及轻度组,选取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相匹配的65例非RLS男性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反映睡眠和情绪状况的一些指标,并研究RLS严重度与这些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重度RLS组与对照组比较,PSQI、睡眠潜伏期、一夜睡眠时间、
目的 评估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 RBT)后行即刻膀胱灌吡柔比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即刻膀胱灌注组(A组,n =57)和常规膀胱灌注组(B组,n=45),A组于术后6h内应用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两组术后1周均行吡柔比星常规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A组复发8例(14.03%),复发时间平均为术后15
目的 探讨围术期附加ECF化疗方案能否可改善可切除胃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随机分配患者接受围术期化疗和手术或单纯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化疗+手术组与单纯手术组相似(48/225例对50/228例),化疗+手术组切除的肿瘤显著小于单纯手术组.总体死亡病例化疗组+手术组为144例,单纯手术组168例.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化疗+手术组总体生存率较高(死亡危险比为0.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患儿抵抗力低下,病程较成人长,约1~2周,部分患儿肺部病灶面积大,疗程相对延长.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
期刊
目的 探讨上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3例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胃瘫发病多在术后3~9d,所有患者行非手术治疗2~8周均治愈出院.结论 各种上腹部手术均可能发生胃瘫,经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均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目的 探讨Smo及Gl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和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及Gli1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o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38)、28.6%(10/35)和69.1% (47/68
目的 探讨脊椎手术时联合应用硝酸甘油降压和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脊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70例.甲组未用硝酸甘油降压和AHH,乙组单用硝酸甘油降压,丙组联合硝酸甘油降压和AHH,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乙组和丙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小于甲组(P<0.05),同期对照丙组心率调节更好(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
目的 探讨苦豆子油搽剂治疗股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股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外用苦豆子油搽剂,早晚1次涂于患处;对照组患者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早晚1次涂于患外,两组均治疗4周后停药,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有效率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苦豆子油搽剂治疗股癣疗效好,安全性高,值
目的 总结奥施康定经直肠给药在治疗重度癌痛中的应用.方法 将88例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经直肠给予奥施康定,对照组口服给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奥施康定经直肠给药方法简单,吸收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经临床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9例保留子宫,3例切除子宫.结论 剖宫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能够降低切除子宫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