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教师的心灵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肩负着使学生“成人”的历史使命。从“形而上”的角度,通过“认识你自己”“过一种不分离的教育生活”,寻求大格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重建教师的精神生活,促其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建立教育共同体,引领教师集体行走。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研;教师心灵;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4-0032-06
  【作者简介】梁莉,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江苏苏州,215104)教科员,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的基本策略研究”是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向立德树人的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的一项子课题,旨在落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任务。对于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科研改革如何把握正确方向?如何创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方式?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立德树人”从内涵上理解,所谓“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所谓“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由此可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肩负着使学生“成人”的历史使命。教育的这种使命,召唤着教师适应新的时代需求,重建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时刻提醒教师,作为改变“他人现实”的人,首先需要改变“自我的现实”。重建教师的心灵世界,需要我们回归教师成长的常识性、本源性问题,去看待今天的教师发展。
  一、寻求大格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
  谈及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往往更多地从“形而下”的角度加以重视,而忽略从“形而上”的角度加以引领;我们似乎更关注“术”之器,而忽略“道”之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一个知识能力完备,却信仰缺失、心灵枯竭的人,是不能称为完整的人的。如果我们能从“形而上”的角度再加审视,就可以将教师发展放到更大格局上加以观照;将“形而上”和“形而下”结合起来,教师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更高境界。正如著名教育学者成尚荣所说的:好教师必定是“大教师”。
  1.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我”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发展的本源性问题,也是“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作为改变学生心灵世界的人,教师如何为人,学生就如何成人。因为,教师所获得的任何自我认识,都有助于教好学生。教师若认不清自己,过着缺少自省的生活,那么其眼中的学生也无异于“雾中花”。教师若不能心明眼亮地教书育人,学生如何心明眼亮地为人做事?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所强调的:就优秀教学来说,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认识学科同等重要。那么,教师如何认识自我?
  一个人内心之所以强大,在于他时刻“犹在镜中”,过着自我省察的生活。他构筑内心的方式,不是单线推进,而是复式架构,通过理智的、情感的、精神的三重路径,清晰地架构出自我的内心景观。三者缺一,都不足以构成那个“丰富的自我”,因为单纯的理智会让教育变成冷冰冰的说教,单纯的情感会让教育滑向黏滞的煽情与无原则的包容,单纯的精神会让教育成为无法抵达现实的不系之舟。那么,“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富有理智的人。理智基于对规律和原理的认知,体现教师对教与学有条不紊的思考。“我”能够从概念上把握学生求知和学习的机制,探究学生与学科的本质特征。
  “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情感是流动在课堂里的喜怒哀乐,是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电荷”,碰撞后火花四射;即使沉默,师生也会感到思维涌动下的“暗物质”在隐隐放射。这种或强或弱的情感场,无疑是课堂里流淌的“奶和蜜”。
  “我”是一个精神明亮的人。精神明亮是教师发自内心的渴求,是对理想信仰的渴望,是对与他人、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渴望,是对进入不同领域自由驰骋的渴望。人一旦有了这些渴望,就会产生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动能,让“思想的轮子”转动起来。
  就像帕克·帕尔默所描述的,认识自我后,人的内心才可以與他人、与外部世界天衣无缝地交汇融通,像麦比乌斯圈的环面那样不留痕迹地表里合一,从而永无止境地共同塑造我们本身和我们安身立命的世界。
  2.过一种不分离的教育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是不分离的生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说:“与一个真命题相反的是一个假命题,而与一个深刻的真理相反的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在一定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地隔离世界,而是靠拥抱世界。”优秀教师会这样对待生活:他们不是分离地看世界,不是遥远地看世界,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非黑即白;他们最大限度地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将身边的人、事、物有机地统一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乐而不倦地沉浸其中。
  过不分离的教育生活,方法路径很多,对于专门从事教育科研的人来说,需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打通教研与科研之间的路径,引领教师过一种教研与科研不分离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山涧的淙淙溪水,也流向“我们的学科”,也取径种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也耙梳某些“教育规律与法则”,但更关注人的心灵,关注对自我的认同与完善——我是谁?谁是那个教学中的自我?我如何与学生、学科、同事乃至世界建立相互联系?这样的生活,是把教学与研究合而为一,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与研双向滋养,共同指向优质教学和人的培养。如李政涛在《教育与永恒》中说的:这样的生活,是在成师的过程中成生,在成事的过程中成人,最终走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重建教师的精神生活
  过一种不分离的教育生活,首先要教师自己过。只有教师过上了不分离的生活,他的学生才能过上不分离的生活。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你想给他们什么样的人生,就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另一面是,你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就会让他们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李政涛在《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一书中说道:“所谓教师的‘教学勇气’,首先是反思和重建自我宇宙的勇气,是在不断拓展自身宇宙的边界中存在的勇气和自信。”重建教师的精神生活,其基本方式仍然要回归精神本身,用精神的方式滋养精神。   1.过一种阅读者的生活。
  我们不能想象,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教师,离开阅读,他的精神还能自由。我们同样无法想象,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没有其他人的精神吸引。如果一个人从未经历被另一个灵魂所激励、所唤醒、所重塑的时刻,那么他的灵魂很可能是孤苦无助的,他也不可能有丰盈而强大的精神世界。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灵魂相伴,就是实现精神能量的自我转化,把他人的光明变成自我的光明,把他人的俊伟变成自我的俊伟。等我们再去审视世界、观照自我,所获得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完全不同。
  领悟了阅读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当我们内心安宁,一卷在手,除了需要读学科专业方面的书籍,还需要读人文方面的经典名著。如果说学科专业是吃饭看家的本领,人文素养则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安顿。作为二战和纳粹大屠杀的经历者,德国语言学家斯坦纳在《语言与沉默》中说:人文素养是挽救一切的关键。就像二战中伦敦被德军轰炸时英国人在防空洞里读书,阅读人文经典会使教师“狭窄的胸腔”变成一个强大的“精神宇宙”,一个可以抵御一切困境的“防空洞”。
  2.过一种写作者的生活。
  写作,原本就是一场修行。葡萄牙诗人佩索阿在《惶然录》中说:“写下就是永恒。”教育是一种永恒,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写作也是一种永恒。
  写作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探索自己和学生生活的内心景观。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越熟悉,教师的教学乃至生活就会越踏实;内心越踏实,教师对事对人的认识就会越发深刻;认识越是深刻,教师的“雷达”就越能探测到学生内心的“回波”。
  写作是个慢活,需要耐心。写作的秘密不在于灵感,而在于固执和耐心。海明威说:“只有离开巴黎,我才能写巴黎。”能够被记住的,总是记忆中最别致的片断,而这一切都有待于一个写作者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打捞。帕克·帕尔默用整整十年来写《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部分原因是他写得非常慢。当人们问他靠什么谋生时,他告诉人们:“我是一个重写者。”他写的每一页都是反复修改之后才发表的。同许多作者一样,他的写作并非始于一个清晰的观点,是写作帮助他发现对某事的所感和所知,而后续的每次修改都能推动他进入更深层的发现。
  写作是孤独人的事业,需要静下心来。学会独处,学会与自己对话,才能学会与学生对话。好教师,既能自言自语,也能与学生千言万语。在他的内心深处,用言语建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对于教师的写作来说,书写自己的故事,是让教师最有话可说、想说、能说的“贴近心室”的写作方式。无论是教育叙事,还是教育反思、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只要你在书桌旁坐下,敲下第一个字,写作就开始了。有时候,行动会让一切变得简单。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写作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思维变得清晰通透,变得富有逻辑,变得敏锐迅速;写作是人的认识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过程,是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过程。任何未经写作训练的阅读,都只是见人不见己,动眼不动心;而任何没有丰厚阅读积累作基础的写作,都如同盲人摸象、坐井观天。只有经过读与写的双向驱动、双向转化,教师的观念才能真正转变,认识才能获得升华。
  3.过一种研究者的生活。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早已轻车熟路地掌握了教学这门玄妙的技艺,哪知教学比‘茶渣占卜’还要神秘莫测。”教师传授的学科像生命现象一样广泛而复杂,而其教导的学生或许比生命现象更广泛更复杂,教师对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极易产生疲倦……摆脱教学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研究可以使教师突破用经验的方式表达经验的局限,学会用理性的方式表达经验。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伊萨卡岛》中写道:“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当教师踏上研究之旅,无疑是找到了一条充满奇迹和发现的通往“伊萨卡”的路。
  过一种研究者的生活,教师需要“研究勇气”。要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敷衍问题。面对研究,我们之所以会心生恐惧,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还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舒适圈”对我们的吸引大于即将到来的挑战。心生恐惧使很多教师远离学生、远离学科、远离同事,过着一种与周围世界分离的生活。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致一位年轻诗人的信》里写道:“要容忍心中一切尚未解开疑团的问题,还要设法去喜爱问题本身。现在不要急于谋求你不可能得到的现成答案,因为你涉世未深还没有相关的亲身体验。——关键是要体验生活中的一切,现在就去体验你提出的问题。此后,假以时日,你渐渐地若有所悟,说不定有朝一日,不知不觉地找到了答案。”这段话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追问结果,而是体验过程,很多时候答案就在去的路上。
  过一种研究者的生活,教师需要“研究测量”。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研究如同用眼睛观察世界,不同的眼睛代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最基本的三种视角是“飞鸟之眼”“蜻蜓之眼”“蚂蚁之眼”:“飞鸟之眼”高瞻远瞩,向下俯瞰;“蜻蜓之眼”视角下移,环顾四周;“蚂蚁之眼”精确细致,贴近地面。研究视角的选择就需要“研究测量”,教师要测量真实教育情境中值得测量的东西,体现问题的价值性;要懂得怎样测量我们准备测量的东西,体现研究的方法性;要重视那些可测量的东西,更要重视那些量化工具测量不到但同样重要或者更重要的东西,体现研究的人本性。当我们学会切换视角、瞄准对象,研究就不会偏离目标,而是一直对准靶心。
  過一种研究者的生活,教师需要“研究现场”。研究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是“卷入”教学现场的,而现场是动态性的,研究的意义恰恰在于捕捉现场中稍纵即逝的亮点与问题、偶然与意外,加以编织、重组和改造。这是一个“收上来”再“回过去”的过程,从教学到研究,从具体实践到抽象理论,从特殊现象到一般规律。从教学现场出发的研究,训练了教师的学习力和转化力,促进了教师的真实成长。
  过一种研究者的生活,教师需要“研究路径”。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把自己的研究路径概括为“在这里—到那里—回到这里”:“在这里”主要是指在大学里系统地学习基本理论并进行专业训练;“到那里”主要是指到研究现象呈现的场域中去,运用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做研究;“回到这里”是指回到自己的研究机构里来,提出新的原理、新的观点。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一研究路径,同样可以作为教师的基本研究路径。“从这里”“到那里”最后再“回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然不是“同一条河流”,从新的河岸再启航,不断地划向更远的彼岸,教师的成长也就悄然发生了。   当教师历经了阅读积累、写作积累、研究积累这“三重生活”,精神宇宙得到了重建,就再也不会非此即彼、二元对立地割裂教研与科研,而是不自觉地将它们既彼又此地相互交融,从而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走向同舟共济的教育共同体
  歌德曾言:“只要人在追求,迷茫便是免不了的。”走出迷茫的动力,不仅来自个人,也可以来自一个同舟共济的共同体。同样,认同感也只有在与他人产生联系时才能体现出来。建立在内在心灵共鸣之上的教育共同体,可以将教师引向更为融合更为广阔的世界,使教师从单打独斗转向群体合作。过教研与科研不分离的生活,从现在就开始。
  1.价值追求。
  教育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凝聚人心,就在于处在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时刻有种“一粒沙呻吟,十万粒围着诵经”(《敦煌幻境》)的“精神颤抖”。这是共同信仰的力量,是“教育仁心”的力量,将所有人引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既是一种共同愿景,又是一种现实目标。
  教育共同体之所以魅力无穷,在于教师是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凝聚,而不只是凭借个人魅力而聚合。这里的“伟大事物”不是学科,不是教材,也不是教育主体,而是师生共同渴望了解的现实以及渴望探求的真理。一切因了“伟大事物”的存在,共同体的成员“端坐圆心洞若观火”(帕克·帕尔默),发表多样性的观点,认可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展开有创见的争论,怀有内心的谦卑。
  2.共同形态。
  (1)求真共同体。求真是哲学的本质,同样可以作为共同体追求教育本质的一种方式——建立求真共同体,以教学与研究为主题展开探索。以求真共同体为依托构建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某个“伟大事物”的课堂,是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即对现实的了解以及对真理的渴求;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僵硬停滞的知识,“伟大事物”流动不息,教师可以当学生,学生可以当教师,师生身份的转换全看对“伟大事物”的认识水平;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获得了一种克服自身局限的力量——“伟大事物”给予的力量,使师生超越自我专注的状态,对事物的认识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敞开心扉,积极表达自我。
  (2)学习共同体。如果说变革是教育的常态,那么学习则是适应变革的不二法门。教师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同事间的切磋与琢磨为主要形式展开学习。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就是影响,教育学就是对影响施加影响。”无疑,学习共同体就是建立在同事间的一种“对影响施加的影响”。学习共同體的形式可以是打破教学的私密化、实行开门教学,成员实地考察彼此的教学,交流彼此的思想,分享彼此的经验;可以是成员一起寻找共同研究的问题,科学而严谨地对待问题,相互信任地解决难题;可以是将“读、教、研、写”结合起来,创建不同的“学习场域”,教师们坐在一起,相互激荡,相互砥砺。当教师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精神追求了,就不会再有“本领恐慌”,成长就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当然,教育共同体还可以从教师主体、学科领域、学习方式等不同维度来建立,如名师共同体、学科共同体、研究共同体、读书共同体、写作共同体、美学共同体,等等。形式为内容服务,共同体的初心始终指向人的成长。
  3.不同方式。
  (1)“教师工作坊”。可以实施“教师工作坊”制度,定期开展“读—教—研—写”循环式主题对话。明确对话的领导者,召唤对话主体“端坐圆心”;设立对话主题,引导对话主体聚焦问题;设定对话原则,倾听对话主体心灵诉求。
  (2)“大鱼带小鱼”。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教育共同体,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积蓄了可以向外辐射的能量。可以以“大鱼带小鱼”的方式,将成员的成熟经验辐射开,拓展出新的共同体,从而一波又一波,一浪又一浪,“卷入”更多的教师,缔造更多的成长团队。
  (3)“打破圈子”。教师要打破“认知圈”,不仅要精通教育的知识,还要逐一推开通向哲学、美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殿堂的大门。教师要打破“学科圈”,与不同类型教育的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在教育之内寻找“异质感”。教师还要打破“社交圈”,与不同职业领域的人、事、物接触,在教育之外寻找“新鲜感”。
  如果说“教师工作坊”是教育共同体的一种“对话方式”,那么“大鱼带小鱼”就是一种“繁殖方式”,“打破圈子”则是一种“扩张方式”。不同的方式让教师的共同行走变得更快,却不觉疲倦,乐在其中。
  现在再回到“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这个主题时,或许我们就可以看清,从“认识你自己”到“重建教师的精神生活”,再到“走向同舟共济的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人从心灵世界走向外部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一群人”的过程。一切行动的背后,看不见的推手是思维方式。当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心灵世界得到重建,就拥有了重新看世界的眼光,就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荣耀与使命。当我们的内心走过千山万水,我们的学生也正在经历千山万水。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名师基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方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李政涛.教育与永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李政涛.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团队简介·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坐落于“苏州硅谷”——苏州科技城,创办于2011年。办学10年,该校从“借校办学”到形成集团化办学格局,成为区域的“窗口学校”、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10年也是该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目前共有教师161人,其中骨干教师44人,包括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3人。学校教师团队年轻富有朝
期刊
回顾历史,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变革。同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诸方面均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还会逐渐改变人的思维。笔者认为,立足当下,研究学科的未来,是学者型知识分子敏锐洞察力的有力表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金涛研究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研究”具有前瞻性,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结出了硕果——专著《未来阅读》,已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体验教学源于教师对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刻认识和对语文课程的深度解读,是教师基于国家课程高品质实施进行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體验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构和生成,体现了个人课程的基本特性,展现了个人课程的实践路径,实现了个人课程的建设意蕴。这对一线教师实践将“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化、由“个人教学”向“个人课程”转变或有抛砖引玉之意义。  【关键词】个人课程;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现实课程
期刊
从教30余年的我,回望自己的教育之路,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想起时心中就会涌起暖意。从教40年,退休22年,83岁高龄的“老校长”陈秉章先生就是其中重要的那一个。  “来,我们一起聊聊”  初入教师队伍的我被分配到乡村学校教书。那几年,我只知埋头教书,尽心尽力完成任务,对于教学研究关注甚少。1997年,我考进城区学校,才感受到我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不久,我被学校安排执教公开课。我带着忐忑的心情,顶着压
期刊
心理学研究证实,个体的自我概念对其行为及结果期待具有引導作用。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积极行为、积极期待,消极的自我概念引导消极行为、消极期待,并对身心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儿童在行动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后就开始积极探索周遭世界,并在2岁左右出现自我概念,逐渐有了关于身体、习惯、态度、情感、能力等的自我认识。这时,环境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容易理解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有助于儿童发展出积极的自我概念,但
期刊
【摘 要】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乡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育站在教师环境创设专项能力提升实践中,从教师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对“成人”“成事”视角下推动教师全面发展的短期研训举措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梳理了推动教师短期研训效能提升的方法,实现了乡村骨干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教师研训;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
期刊
·人物档案·   姜明红,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常州市龙城十佳教师、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聘为兼职研究员,并被授予“教学领域突出贡献奖”。多次获省、市优质
期刊
【摘 要】江苏省职业教育程林名师工作室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就工作室平台下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大力探索与积极实践。工作室发现中职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普遍存在的动力不足、职业倦怠等现状,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优势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搭建教师专业成长最佳平台、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在需要、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多元培养的有效做法,打造了一支在全省职教领域中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团队。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
期刊
【摘 要】个人课程群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师围绕着“慧学慧玩慧生活”的育人目标,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中形成自己的课程理解,主动地规划、设计、构建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整体、联动的课程群落。它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价值性,生成嵌套式个人课程群、并列式个人课程群、阶梯式个人课程群等三种类型,在教学现场的持续探索中形成了明晰的育人实践逻辑。  【关键词】个人课程群;文化自觉;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主持人语·   近年來,校园欺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目睹校园冲突事件的当事人会出现两条情感路径:一条是“冷漠—不屑—鄙视—厌恶”,从而采取视而不见或火上浇油的方式激化矛盾,诱发欺凌事件;另一条是“尴尬—悲哀—同情”,会选择挺身而出或坚定支持的方式缓和人际冲突,避免将矛盾升级为欺凌。因此,可以将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作为预防校园欺凌的抓手。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