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对乳腺肿瘤术后患者采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05±0.74)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58±0.43)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pain nursing, and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5 + 0.7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58 0.43),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 < 0.05).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can relieve patients' pain,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have the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effect
对于女性而言乳腺肿瘤属于常见疾病,且良性比较常见,临床主要疗法为手术。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疼痛为术后最常见问题,由于手术会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患者不仅出现生理上的疼痛,且心理也会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加重生理紊乱,对切口愈合产生影响,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对于乳腺肿瘤患者一定要对术后疼痛行有效控制,以加快康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本文为探讨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疼痛护理。对照组年龄为35至57岁,平均(46.2±7.3)岁;19例为乳腺增生结节,11例为乳腺纤维瘤。观察组年龄为36至58岁,平均(46.9±7.8)岁;18例为乳腺增生结节,12例为乳腺纤维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行疼痛护理,具体如下:
1.2.1 体位护理 术后低枕平卧,即将薄枕垫于颈部,患者平卧时枕高应为5cm左右,而后间隔2h叮嘱患者左右交替侧位,如此可提升患者舒适感,避免头颈部处于悬空状态,亦可避免压疮现象,将头往一侧偏可避免气管吸入呕吐物。对患者生命体征行密切观察,若处于平稳状态可半卧。将软枕垫于患侧上肢下,于功能位置固定手部,肘部需低于手部,可对肿胀予以缓解,加快淋巴回流速度。按摩受压位置与腰部,可提升舒适感,缓解疼痛。
1.2.2 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理应与病房护士对患者行认真交接,并对患者肩部行有意识的轻拍,告知患者手术已经结束,且十分顺利,现将其送回病房,叮嘱安静休息的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责任护士会于24h内对患者病情行密切监测,若出现不适感需及时向护士报告。护士开展各项操作时应耐心解释,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将其心理障碍消除,获取信任后增强配合度。鼓励亲朋好友适当探视,将其孤独感消除,进而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缓解疼痛。
1.2.3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强烈导致患者痛苦强烈,且会对其早期活动产生影响,甚至诱发静脉血栓或者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还会对其精神与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加重,阻碍术后机体康复。术后可对镇痛泵予以使用,缓解其疼痛感,亦可指导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即带上耳机,聆听舒缓性音乐,50dB左右即可。而后在音乐背景下护士指导患者将眼睛闭上并深呼吸,握拳后放松,而后将颈背部、前臂、胸肩背、臀部以及大小腿等依次放松,再深呼吸,2次/d。由此可对其术后疼痛行明显缓解,加快康复速度。此外,患者在咳嗽时可叮嘱其将切口两侧按压住,避免出现牵拉感。亦可行理疗,使得伤口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促使周边神经肌肉兴奋性提升,对疼痛予以明显缓解。
1.3 疼痛判定标准[1]
应用Prince-Herry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为0至4分:患者静息疼痛剧烈且无法忍受为4分;静息时存在疼痛但是较为轻微,处于耐受范围则为3分;安静时不存在疼痛现象,深呼吸时出现疼痛为2分;咳嗽时才会出现疼痛为1分;咳嗽时不存在疼痛现象为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标准差(x+s)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乳腺肿瘤,需切除胸肌筋膜、乳房以及清扫腋窝淋巴结等,故而术后疼痛强烈。疼痛主要诱因为外界创伤性刺激后产生神经反射,其不仅可当作外界伤害预警,亦可作为自身防御性反应[2]。由于乳腺肿瘤患者自身不良情绪较重,术后疼痛会导致这种不良情绪更加严重,进而产生无助感,不利于手术效果。再加之女性多敏感而细腻,术后十分敏感于创伤疼痛,会降低治疗依从性。因此乳腺肿瘤术后开展疼痛护理十分必要。需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同时疏导不良情绪,可应用镇痛泵,播放舒缓音乐以及开展全身放松训练,由此缓解其疼痛感。本组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疼痛护理,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05±0.74)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58±0.4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林雪娟研究结果相近[3]。综上所述,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明显,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娟.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41-342
[2]黄兰,宋丽萍,王万霞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58-1259
[3]林雪娟.2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2):93-93
关键词: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pain nursing, and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5 + 0.7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58 0.43),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 < 0.05).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can relieve patients' pain,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have the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effect
对于女性而言乳腺肿瘤属于常见疾病,且良性比较常见,临床主要疗法为手术。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疼痛为术后最常见问题,由于手术会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患者不仅出现生理上的疼痛,且心理也会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加重生理紊乱,对切口愈合产生影响,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对于乳腺肿瘤患者一定要对术后疼痛行有效控制,以加快康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本文为探讨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疼痛护理。对照组年龄为35至57岁,平均(46.2±7.3)岁;19例为乳腺增生结节,11例为乳腺纤维瘤。观察组年龄为36至58岁,平均(46.9±7.8)岁;18例为乳腺增生结节,12例为乳腺纤维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行疼痛护理,具体如下:
1.2.1 体位护理 术后低枕平卧,即将薄枕垫于颈部,患者平卧时枕高应为5cm左右,而后间隔2h叮嘱患者左右交替侧位,如此可提升患者舒适感,避免头颈部处于悬空状态,亦可避免压疮现象,将头往一侧偏可避免气管吸入呕吐物。对患者生命体征行密切观察,若处于平稳状态可半卧。将软枕垫于患侧上肢下,于功能位置固定手部,肘部需低于手部,可对肿胀予以缓解,加快淋巴回流速度。按摩受压位置与腰部,可提升舒适感,缓解疼痛。
1.2.2 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理应与病房护士对患者行认真交接,并对患者肩部行有意识的轻拍,告知患者手术已经结束,且十分顺利,现将其送回病房,叮嘱安静休息的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责任护士会于24h内对患者病情行密切监测,若出现不适感需及时向护士报告。护士开展各项操作时应耐心解释,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将其心理障碍消除,获取信任后增强配合度。鼓励亲朋好友适当探视,将其孤独感消除,进而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缓解疼痛。
1.2.3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强烈导致患者痛苦强烈,且会对其早期活动产生影响,甚至诱发静脉血栓或者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还会对其精神与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加重,阻碍术后机体康复。术后可对镇痛泵予以使用,缓解其疼痛感,亦可指导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即带上耳机,聆听舒缓性音乐,50dB左右即可。而后在音乐背景下护士指导患者将眼睛闭上并深呼吸,握拳后放松,而后将颈背部、前臂、胸肩背、臀部以及大小腿等依次放松,再深呼吸,2次/d。由此可对其术后疼痛行明显缓解,加快康复速度。此外,患者在咳嗽时可叮嘱其将切口两侧按压住,避免出现牵拉感。亦可行理疗,使得伤口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促使周边神经肌肉兴奋性提升,对疼痛予以明显缓解。
1.3 疼痛判定标准[1]
应用Prince-Herry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为0至4分:患者静息疼痛剧烈且无法忍受为4分;静息时存在疼痛但是较为轻微,处于耐受范围则为3分;安静时不存在疼痛现象,深呼吸时出现疼痛为2分;咳嗽时才会出现疼痛为1分;咳嗽时不存在疼痛现象为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标准差(x+s)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乳腺肿瘤,需切除胸肌筋膜、乳房以及清扫腋窝淋巴结等,故而术后疼痛强烈。疼痛主要诱因为外界创伤性刺激后产生神经反射,其不仅可当作外界伤害预警,亦可作为自身防御性反应[2]。由于乳腺肿瘤患者自身不良情绪较重,术后疼痛会导致这种不良情绪更加严重,进而产生无助感,不利于手术效果。再加之女性多敏感而细腻,术后十分敏感于创伤疼痛,会降低治疗依从性。因此乳腺肿瘤术后开展疼痛护理十分必要。需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同时疏导不良情绪,可应用镇痛泵,播放舒缓音乐以及开展全身放松训练,由此缓解其疼痛感。本组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疼痛护理,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05±0.74)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58±0.4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林雪娟研究结果相近[3]。综上所述,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明显,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娟.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41-342
[2]黄兰,宋丽萍,王万霞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58-1259
[3]林雪娟.2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2):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