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1960—2020)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科肿瘤学是以药物治疗为特征的学科,不断研发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抗肿瘤新药是发展肿瘤内科治疗的前提。临床试验是新药从研发到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药物研发的成败。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开始于1960年,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激励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已经从仿制向原始创新转变。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国产抗肿瘤新药上市,造福了中国恶性肿瘤患者。文章回顾了1960—2020年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历程以及60年间取得的主要成果。深入了解历史将有助于我们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牢记使命、掌握方向,取得更大成果。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胎儿期中胚层肾瘤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对照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发现肾区肿块并经病理证实的4例中胚层肾瘤胎儿的超声图像、磁共振影像特征、病理组织学类型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例中胚层肾瘤超声特征:4例胎儿中胚层肾瘤均于晚孕期被检出,发现肿块时径线均较大(直径均>6 cm),均为单侧肾区单发肿块,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其中3例可于肿块一极见少许残肾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内部均可见较丰富的“树枝状”血流信号,均合并羊水
孕妇,27岁,孕2产1,3年前生育一健康男婴。此次孕期无特殊病史。孕12+1周超声检查示胎儿生长指标、颈项透明层厚度均正常,双肺及心脏位置正常。孕14周无创DNA检测正常。孕23周系统超声检查示胎儿生长发育正常,左、右肺大小分别为4.4 cm×2.5 cm、2.8 cm×2.1 cm;左肺增大,内部回声均匀,回声增强,左侧膈肌位置低于右侧膈肌,心脏向右侧胸腔推移。膈肌中部可见0.8 cm回声连续性中断,胃泡小,胃泡通过食管下段进入胸腔内(图1)。羊水最大深度8.0 cm,羊水指数23 cm。
患者女性,43岁,右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前两次化疗前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时均未见异常,21 d后,第3次化疗前行TTE检查发现:右心房侧壁可见等回声团块,表面不光滑,大小28 mm×17 mm,基底较宽,无明显活动度(图1)。右心房内可见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上腔及下腔静脉内未见异常。血生化检查提示血小板偏高(370×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心电图及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肝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外科手术依然是实现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而术后的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肝癌手术方式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外科手术操作中肝肿瘤受压后,可导致肿瘤细胞沿着破损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发生转移;全肝血流阻断中使用Pringle手法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降低肝脏的免疫防护功能,引起肿瘤复发;断肝过程中作为物理屏障的正常肝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破坏,会引起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模型自动测量婴儿髋关节发育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婴儿231例(共462张标准髋关节图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Deming回归对高年资医师与人工智能测量髋关节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使用ICC对高年资医师、低年资医师、人工智能测量数据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对高年资与低年资医师测量数据进行观察者内一致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原发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腹膜肿瘤切除+腹膜后脂肪清扫的4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多原发情况及预后。结果49例患者中,病理证实存在多个原发肿瘤(多发组)15例,非多个肿瘤(单发组)34例,多原发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发生率为30.6%(15/49)。高分化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
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是应对医疗突发事件、及时实施救治的必备药品。为了科学配备和管理抢救车药品,提高抢救效率,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主持下,召集医疗、药学、护理等专家,制定了《湖南省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配备与管理技术规范》,明确了配备清单和药品使用规范,指导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配备管理和合理使用。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省卫健委药政处和主管委领导高度重视,在较短时间推出《湖南省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配备与管理技术规范》第1版,希望各医疗机构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修改建议,以便及时更新和完善。
目的探究心脏黏液瘤(CM)多模态成像特点及其多模态诊断模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在阜外医院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初诊为CM的178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CM组和非CM组,根据超声心动图特点将CM组划分为典型CM组和非典型CM组。分析归纳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特点,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78例初诊为CM的患者中有160例
目的寻找准确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出与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S)相关的免疫相关基因,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高风险和低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的83例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外部验证。采用Cox回归分析综合评估预后风险评分与各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