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山矿采空区三维建模技术及应用

来源 :采矿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民采开采的影响,大宝山矿露天采场下部存在大量采空区,其分布位置、体积、空间形态等不详,给露天采场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安全隐患。采用先进的(C-ALS)空区自动激光探测系统对大宝山矿露天采场下部的采空区进行精密探测,从而获得采空区点云数据,并使用Dimine软件对C-ALS扫描生成的点云数据建立采空区三维模型,进而获得采空区空间位置、体积、空间形态及空区域的实际边界信息等,为采空区的后续稳定性分析、治理及指导残矿回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大型露天矿往往跨越多个地层,水文地质情况各异,矿体赋存形态差异性很大,单一的采矿方法和边坡设计无法适应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分区,有针对性地进行边坡设计和参数优化。以乌山铜钼矿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建立完善的地质模型与地质填图,并在岩体质量精细评价的基础上对矿山边坡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其次分析边坡失稳原因,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最后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边坡治理方案。通过工程地质分区,详细评价勘察露天采场不同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为制定边坡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与
针对现有岩石力学研究模型大都未能考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不足,基于岩石破坏后仍能反映残余强度的损伤模型,采用对数正态分布统计方法,引入岩石损伤理论,在已有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岩石初始压密过程和残余强度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推导出数学表达式。在合理度量岩石微元强度的基础上,采用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将所建立模型与粉砂泥质岩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吻合良好。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岩石破坏全过程,尤其是残余强度特征,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为解决某老矿山空区安全隐患及尾矿库容不足的难题,结合工程设计实例,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提出全尾砂充填治理空区安全隐患的方案。该方案设计采用阶段充填法开采,不但治理了大型空区群的重大安全隐患,解决了矿山尾矿库容不足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回采率和开采效率,有效控制了地压,保障了开采安全。
煤矿常见5大灾害事故中,不论突发频率或造成的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都居5大灾害之首。因此在瓦斯灾害防治过程中,必须要求瓦斯管理防治工作做到有效、可靠和预见性。当前,国家和行业并没有统一和完善的规范章程来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加上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多且复杂,为提高预测工作的可操作性,以打磨冲煤矿为例,先对瓦斯参数进行分析修正,然后基于单项指标法对各可采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做出预测,运用Excel对瓦斯含量和埋深做线性回归分析,用以对煤层的瓦斯突出做区域预测,最后用surfer软件绘制煤层瓦斯等值线图。预测结
阳湾沟煤矿6203区6号煤层由于历史上开采不合理,上覆采空区可能存在积水隐患,造成后续开采困难。应用EH-4在地表进行采空区探测:3块采空区中6203房采采空区位置最低,与原6201、原6202采空区相互贯通,且与原6201采空区最近距离仅6 m,开采导致的贯通使采空区的积水会由原6201、原6202工作面采空区通过贯通处流向6203房采采空区内,导致采空区内积水。为了保证6203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有必要对房采采空区内的积水情况进行打钻探侧,结合地质资料推断并论证了采空区积水的属性特征,确定了井下采空区积
为明晰安全文化在煤矿企业职工中传播的影响因素,促进和优化安全文化在职工中传播,基于模因理论,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模因、个体因素2个层面提取出11个安全文化传播影响要素,结合模糊逻辑理论(Fuzzy)与结构解释模型(ISM)方法,构建了安全文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11个影响因素最终可划分为5个层级,其中,员工安全行为、员工安全素养、员工影响力、员工交互能力为直接因素;安全环境为间接因素;安全价值观、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安全承诺、安全投入、安全培训为根本因素。而安全价值观又是影响安全文化传
矿坑涌水量的大小不仅仅与区域含水岩层的赋水条件有关,更是取决于矿体围岩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某铁矿西矿区矿坑涌水量大,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类型。从2007年开始实施井下近矿体注浆帷幕工程,通过钻孔对矿体围岩岩溶导水裂隙进行注浆,人为地改造了矿体围岩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使其得到了显著改善,水文地质参数从而发生改变,其矿坑实际涌水量减小了80%以上。因此,需重新对矿坑涌水量进行计算预测,k值的计算和选取是一个难题,是k值矿坑涌水量计算的关键因素。
城门山铜矿为露天铜多金属矿,矿石品位变化区间大,配矿工作难度大。随着城门山铜矿智能化矿山建设一期项目的建设完成,三维激光扫描仪项目及迪迈排产平台项目在配矿工作中的落地应用,配矿工作逐步从传统的配矿模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流程化转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李楼铁矿大结构采场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回采爆破是采矿工艺的重要一环,当前中深孔一次爆破2~3排炮孔,矿块的生产能力不足.为提高矿块的生产能力,缩短回采时间,降低作业人
基于2.4GWI-FI技术的铲车自动计量系统,利用铲车车载无线发射器发射信号,经溜井无线接收器经过光纤传输至中控室服务器,达到实时显示的功能;而系统防作弊程序的设计给系统在工作中的运行带来很大的便利。现场溜井摄像头可抓拍,结合车载主机对每铲举斗和收斗重量的设置,通过每个溜井安装的RFID读卡器和铲车上安装RFID识别卡来识别铲车倒入溜井与否,通过服务器对大数据的处理,读取出的铲车倒入溜井的次数,达到防作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