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学习的活力在于生活”。为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从而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的将农村生产生活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活学活用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物课堂教学,绝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写,学生埋头听、记,而应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这种高级思维活动的交流,没有一个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的情感,就不会有默契的配合。课堂教学生活化,可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
  【关键词】教学思想 能力培养 趣味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74-02
  创造性联系生活,让生物课回归生活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就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生命在于课堂,学习的活力在于生活”。为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体验,利用生物学科自身的魅力,创造生活化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联系环境,走入生活,创造课堂。农村教学资源有限,很多抽象的概念不能形象直观的展现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这个时候,教师恰到好处的将农村生产生活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活学活用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精心设计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经验导入新课,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教师提问:校园绿化新栽的香樟树为什么要去除一些枝叶?在学习“叶片的结构”时,教师提问:叶片的正面颜色为什么总比背面颜色深?秋天地面上的落叶,是正面朝上的多还是背面朝上的多?类似种种以学生耳闻目睹的生产生活现象作为设疑提问的素材融入课堂,不仅使学生感到新课的学习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倍感亲切,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新课导入顺理成章。
  营造生活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课堂教学,绝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写,学生埋头听、记,而应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这种高级思维活动的交流,没有一个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的情感,就不会有默契的配合。课堂教学生活化,可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更加关注已有的生活经验”,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事例,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比如在讲到环境保护时,以先展示了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等社会问题 ,然后介绍我国科学家已找到一种解决方法,用一吨泔水油可提炼出一吨的生物柴油,且每吨成本在1500到2300元,远低丁常规柴油。届时,我们就能够用上这种污染少、性能好、据称“能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生物柴油。在“细胞”教学环节时,由于“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等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先列举大量生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出门从电视上了解天气预报,“电视”是“天气信息”的载体,坐公交车看站牌上的交通路线,“站牌”就是“交通信息”的载体,看书读报,“书本、报纸”就是文字、图片信息的载体。这样就容易理解遗传信息也要通过载体表达。再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克隆羊多莉”入手,让学生用自制道具“A羊的卵细胞”、“B羊的乳腺细胞”解析多莉的身世,通过生动表演,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这些源自生活的例子,都能紧牵着学生的“鼻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学生的深思,可收到极佳的效果。
  让生物知识走向生活实践。教师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会生物知识的价值。现实生产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及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生物的目的在于用生物和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用学到的生物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等等。但学生很少用生物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判断、选择和策划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当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在课堂内外走进生活,让他们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科原本和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而,生物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让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使其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一代。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一些心理上的障碍,人际关系中的不平衡,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不良因素,影响我们新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拓展训练是近些年来新型的一个体育训练综合项目,是基于心理训练的一种体育体验形式,将其引入学生的学业中,对培养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实践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 中学生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68-02   "双师型"教师是伴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诞生的一个称谓。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提高,"双师型"教师也应运而生。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
【摘要】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教学就应是开放式的,物理学有充足的课程资源,学校物理课程教育虽然先后已列经八次改革,但是现行中学物理教育依然问题和矛盾突出,理念陈旧,过程参与度低,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化,所以教师应彻底理解课程改革的方向精髓。  【关键词】学习 创新 矛盾 参与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7-01  改变学生
【摘要】本文指在探讨舞蹈教学情感的人才培养对于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实践性、技能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对于幼师舞蹈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情感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75-02  幼师舞蹈教学和其它各种教学一样,其教学
【摘要】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是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解决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与模式问题,职业教育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学习知识道路中一个新的起点,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对中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既因为陌生而紧张恐惧,又因为新鲜而充满好奇与期待,尤其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骤变而急剧发展的阶段,所以班主任在主观上重视、在客观上改善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这一工作做好了,以后的教育便少、快、好、省,否则,可能就会出现多、慢、劣、费的艰难窘迫局面。  【关键
【摘要】随着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丰富,课堂做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其作用及价值日益突出。事实上,在生物教学开展过程中,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衡量课堂价值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知道这些对我们实现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有着重要意义。而想要弄清这些,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及涉及元素,体系化归纳,系统化总结。本文拟从生物课堂教学的目标出发,结合“好”课堂的各项具体表现,从而归纳出“好”生物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