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常见考点例析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shi9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是中考的必考题型,考查范围非常广,涵盖初中六册书中所有的课内文言文,考查内容既注重知识积累,又注重能力迁移。不过只要在答题时能启动知识储备,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问题,掌握解题规律,正确解答绝非难事。
  这类考题常见的考点有如下四种。
  一 辨析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一样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存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各地的中考题大多以一词多义形式呈现,并注重迁移。
  辨析文言实词题的应对方法有:
  1.重视积累。要积累并熟练掌握课内文言文中特殊的实词的意义,尤其要重点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通假字如《〈论语〉十二章》中“不亦说乎”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古今异义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词类活用如《卖油翁》中“吾射不亦精乎”的“射”,是动词做名词,译为“射术”。一词多义如“加”,在《鱼我所欲也》的“万钟于我何加焉”中是“益处”的意思,在《愚公移山》的“而山不加增”中是“增加”的意思。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学过的课内文言文中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分别归纳出来,分类加以识记。
  2.巧妙组词。把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即在单音节词的前或后加词,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3.合理推测。联系具体语境的上下文,推测出实词的词性、释义。
  【真题举例】(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卷)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第13题)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策之不以其道
  B.全石以为底 一食或尽粟一石
  C.日光下澈 主人日再食
  D.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解析】此题以一词多义形式考查实词的意思。在掌握实词多种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A项,第一个“道”是“道路”,第二个“道”是“方法”;B项,第一个“石”是名词“石头”,第二个“石”是容量单位,读“dàn”;C项,第一个“日”是“阳光”,第二个“日”是 “每天”,做状语;D项,两个“源”都是 “源头”。因此,答案为D。
  二 辨析文言虚词
  常考的文言虚词有“而”“夫”“盖”“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于”“与”“则”“者”“之”这20个。
  对这20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重视积累,注重迁移。
  辨析文言虚词的主要方法有:
  1.分析语境。根据语境的整体意义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语法。分析句子成分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如:“之”在主谓之间,作用为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宾语和谓语之间,起提宾作用。
  3.分析位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真题举例】(2018年梧州卷)
  曹刿论战(《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1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以伤先帝之明
  B.再而衰,三而竭 广起,奪而杀尉
  C.公将鼓之 陈胜佐之
  D.公问其故 安陵君其许寡人
  【解析】A项,分析语法,第一个“以”在宾语和谓语之间充当介词,可译为“凭借”,第二个“以”在句首充当连词,与前面句子相联系,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致”;B项,根据语境推断,这两个“而”在句中都表示承接,可翻译为“就”;C项,分析语境,第一个“之”在句中是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在句中做宾语,是代词,译为“他”;D项,结合语法和位置进行分析,第一个“其”充当宾语,做代词,译为“他”,第二个“其”在主谓之间,做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故答案选B。
  三 文意理解
  课内文言文的文意理解考查角度较多,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人物刻画。抓住文中评论性或描写性语句(如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的变化、动作的指向、细节描写等,都跟人物的性格内涵有关),从中分析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2.关注写作特色。综合全文,抓住文章写作特点,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入手进行分析。   3.关注内容归纳。对文章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对文中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文章论点的依据等。
  4.关注炼字炼句。文中最精炼的动词或形容词最能传达作者的情感。在分析中,先要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接着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答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对重要句子,要了解其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
  5.关注中心概括。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在不同的文体中,看写了什么人物或什么事件、什么问题,通过分析某一事件或某一道理,概括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真题举例】(2018年重庆A卷)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11题)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對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中“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解析】此题中,A项考查写作手法,B项考查写作手法、人物情感,C项考查炼字,D项考查内容概括、主题思想。B项中“颓然”指醉醺醺的样子,并非精神不振的样子,并无“抑郁”“苦闷”之意,故答案选B。
  四 翻译重点句子
  重点句子翻译要关注关键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的语境义,以及特殊句式的用法和转换。应对方法如下:
  1.逐词落实。把句子的每一个词逐字落实,以直译为主,直译意译相结合。根据语境义,地名、人名、国别等固定词可保留,注重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再将句中的单音节词组成多音节词,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用法规律。
  2.增减成分。在文言句子中常会遇到特殊的结构成分,有些结构成分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如句首发语词、音节助词等,译时都可删去;有些句子缺少现代汉语的语法成分,如主语、承接语等,则可通过增加表述语,使译句成分更完整。
  3.调换顺序。文言文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都需要在翻译时调换语序。
  【真题举例】(2018年重庆A卷)
  醉翁亭记(原文略)
  (第10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此题第(1)句的重点词有“芳”“发”“佳”“秀” “繁”“阴”等,“芳”指“花”,“发”译为“开放”,“佳”译为“好的”,“秀”译为“茂盛”,“繁”译为“浓密”,“阴”译为“绿荫”,逐词翻译就是“野花开放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茂盛浓密的绿荫”,还要增添一些成分句子才能通顺,所以,该句应意译为“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密的绿荫”。第(2)句的重点词是三个“乐”字,第一个“乐”译为“乐趣”,第二个“乐”是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快乐”,第三个“乐”译为“快乐”,因此该句可译为“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其他文献
我们研制了用于薄膜工艺的宽束离子源.该源能提供20~3000cV,束流强度最大达100mA 的宽离子束,可根据不同工艺要求,产生均匀束、会聚束及球状发散束等不同束形,并按不同的引出
过去林业工作者对于树木生长时间及生长空间,只做一些安排工作,順应他们“长期生长”及“需要一定的营养面积”的特性。这一点面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情势,有必要重新评
Print(打印)a mobile phone at home. Download(下載)a film in just one second. Control your house from your hand. The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technologies(科技)that we may see this year.Let’s take a look at a
期刊
4,8,8-三甲基-7,8,9,10-四氢苯并[h]色烯-2-酮(4)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发生7-位选择性溴代及重排反应,生成7-溴-4,8,8-三甲基-7,8,9,10-四氢苯并[h]色烯-2-酮(9)和4,7,8-三甲基
福建安溪官桥人民公社林场,1959年7月3日在露天苗床上,试验油茶短穗扦插育苗,至今年春天检查,成活率达98%,苗高15—20厘米,茎粗9.3厘米,侧根发达,达到出圃定植的规 Fujian
俞康泰教授生平俞康泰,男,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县,1964年6月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硅酸盐专业;1985年~1987年在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任
提出一种能精确考虑固体结合能的通用状态方程,并且在高压和膨胀区域都具有正确的行为,不会出现物理上不正确的振荡现象.将新方程与文献中的典型方程应用于15种碱金属卤化物
本文讨论了HgCdTe晶体缺陷的两种快速X射线形貌检测方法:使用X射线像眼的反射形貌法和反射Laue形貌法。在Laue形貌相机上用X射线像眼,经数分钟的曝光时间可拍摄分辨率约50μm
5月28日10时,在悠扬的乐曲中,杭州异联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涛从第十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手中接过“中国十大领军企业家”证书。这是王洪涛于2010年在人民大会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是指在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级中ⅢA和ⅢB期病变及Ⅳ期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部位转移的病变。包括:肿瘤大小超过5 cm伴有皮肤或胸壁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