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b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是解决线上教学“自我管理难,开展互动难,作业批改难,辅导学生难”等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为例,论述“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测三学;线上教学;三角形;内角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23-02
  一、“两测三学”的提出理念
  1.提出背景
  自线上教学启动以来,一些教师抱怨“不适应”,说“线上教学太难了”:自我管理难,开展互动难,作业批改难,辅导学生难……一些教师不满意线上的教学生态,忧虑线上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线上教学的现状,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呢?我校数学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分享线上教学经验,交流线上教学问题,研讨线上教学对策,力图通过建构线上教学模式来改变当前线上教学的状态,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
  2.提出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线上教学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对学生进行导学和助学。
  信息加工理论指出,学习实质上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要进行甄别与筛选,必要时要自主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套可深度学习的资源。
  龙泉驿区在开展“三性教育”课堂改革中,在研究了国内外课堂教学的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各级各类关于学习理论和学习过程的研究,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解决知识形成过程的“四学”活动,即首学、互学、群学与共学。首学是个体独立先学,互学是组内互助分享,群学是组间交流质疑,共学是师生共享学习成果,以此实现认识性问题和操作性问题的全面解决。
  二、“两测三学”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的实际问题,依据“三性教育”的“四学”教学模式,我校建构了“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如下图),其中“两测”是指课前测评(前测)和课后测评(后测),“三学”是指首学、互学和共学。
  (1)前测。教师在“小勾学习圈”选择10~15道口算题作为作业,然后将作业通知转发在班级群;学生看到任务及时上线,完成作业并提交,一般1~2分钟即可完成。教师借助智能平台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能掌握学生是否在线学习,以便及时与没有上线的学生的家长联系,提醒他们快速进入学习。
  (2)首学。教师设计以探究活动为主的首学单,并提供学习资源(电子教材和微课);学生根据首学单自主探究,遇到问题时阅读电子教材或观看微课,完成首学。
  (3)互学。学生将首学成果在小组群、班级群里通过语音进行交流;教师深入组群或班群,收集案例,适时指导。
  (4)共学。师生进入腾讯会议直播,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提出疑惑,教师讲解重难点并答疑。
  (5)后测。教师精选练习,即时布置;学生答题后提交;平台智能批改并形成班级作业报告,教师将作业报告发到班级群,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情况。同时,教师根据作业报告准确把握线上教学效果,及时调整线上教学方案。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工智能平台运用于线上教学,投放到“前测”与“后测”,不仅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業的负担,使得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反馈,而且将前测后的数据分析结果直接运用于调控首学、互学、共学的任务和状态,将后测的数据分析结果用于评判学习成效,以调整下一阶段线上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精准化教学。
  三、“两测三学”的课堂实践
  线上教学的学习时空转向了自由时空,学生分散,时间难统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效果难以保证。采取“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些缺点,保证教学效果。下面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谈谈“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前测:智能测评,在线打卡
  教师在“小勾学习圈”平台上布置了10道口算题,学生快速完成。从数据(首次完成的平均分为95.39,平均用时2分26秒;改错后的平均分为100)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且全体学生都已上线,这让接下来的线上教学有了人员保障。
  2.首学:自主探究,对话资源
  线上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学习的关键环节是思维和体验过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首学单,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并提供深度学习的资源(电子教材和微课)。
  学生首先根据首学单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想一想、填一填、量一量、算一算、撕一撕、折一折等活动自主建构。当遇到困难时,阅读教师推送的电子教材或观看微课,根据教材或微课的指令进行思考、体验、反省、内化和外显,让线上学习真正发生。
  3.互学:群内交流,外化思维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互动,我们建立了“云班级”和“云小组”。学生完成首学任务后,将首学成果在“云小组”或“云班级”里通过语音或视频进行交流,借助语言将思维外化。以下是某个小组的“云分享”:
  生1: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分别量了首学单上的3个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把它们各自加起来,发现都是180°。由此我推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我也量了这3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但是加起来一个是180°,一个是179°,还有一个是181°呢?不都是180°呀!
  生3:我找了1个三角形,把3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4:我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折在一起,也成了一个平角,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共学:提出问题,直播讲解
  师生进入腾讯会议直播,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悟学习内容中的精神内涵,分享学习感受;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利用共享屏幕功能播放课件,讲解重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用量、算、撕、折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学习过程中,还遇到什么问题吗?
  生5:有些同学在量的过程中发现这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都是180°,这是为什么呢?
  生6:可能是因为量的时候在读每个角的度数时有误差,所以有点差别,但是它们的和都接近180°。因此,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课件再次感受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吧!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再现了学生的验证过程,并站在更高层面引导学生通过折直角三角形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再通过把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5.后测:效果检测,及时反馈
  接下来是学习效果检测。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检测题,及时提交并改错。学生完成情況如下:首次完成的正确率只有69.8%,改正后的正确率是96.7%,说明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太好。教师根据这个数据,对第二天的线上教学进行了调整,放慢教学节奏:首先对检测题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在线直播讲解,接着上了一节“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练习课,然后再次进行检测。本次检测结果为首次完成的正确率达到了80.5%,改错后正确率达到99.3%,说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了很多。可见,线上教学的后测是教师研判学生学习效果、制订强化和补救措施的重要依据。
  四、“两测三学”的实践反思
  实践证明,“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能提高线上教学实效,实现精准化教学,体现线上教学的本质,即导学、自学和助学。导学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需要教师依据学情整合资源,确定学习目标,并将资源转化为学习程序和学习内容,制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首学任务单。自学则是将首学任务单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它是线上教学的主要表现。因此,学生会利用首学任务单开展首学与互学,自主探究,遇到问题主动与课本对话、与资源对话、与同伴对话,经历感觉、思维、体验、感悟等。而助学则是在共学环节教师帮助学生疏解学习卡点、堵点,破解学习难点,强化学习重点,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和疑点。另外,还可以将人工智能平台用于“两测”,用可视化的数据让学生成为明白的学习者,让教师成为明白的施教者,让家长成为明白的支持者 。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大明.践行养育“核心素养”的三性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16(11).
  [2] 林小琴.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摘 要]“玩好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将经典益智游戏与数学相融合,让“冰冷”的数学变得像学生热爱的“游戏”一样好玩。发掘游戏中的数学元素,让学生在“玩”中感悟“游戏”背后的数学思想、文化背景与方法策略,玩好益智游戏,玩出数学味道,玩强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玩好数学;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12
[摘 要]教师要适当地对拓展性知识安排单独的课程,对原有知识进行适度延伸和开拓,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数学素养。对于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一般是采用“分类计数”和“转化计算”的方法来算的,基于此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铺黄豆实验,探究面积与黄豆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求估测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新方法。  [关键词]估测;不规则图形;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一个项目玩一节课”属于项目化学习策略。从“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入手,阐述“一个项目玩一节课”这一项目化学习新策略的实施路径,从教材解读、任务驱动、精选项目等三个方面具体介绍小学数学微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微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01-07  北京师范
机场旅客服务课程是机场运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前课程的教授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致该课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基础知识不熟练、对难点掌握不深入。由于课时量的限制,一些难点不能展开讲授,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学习需求;而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能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因此,笔者提出构建该课程“微信 微课”的教学模式,整个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其中的合作探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而通过巧设悬念、精设情境、实践活动、激励等方式都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合作探究;兴趣;引导;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1-0086-02  在全
[摘 要]数学课堂是动态的思维场,恰到好处的对话,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由“和与积的奇偶性”这一课的教学指出,课堂中的对话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我的发展。  [关键词]和与积的奇偶性;对话交流;思考力;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26-01  著名的教育家
当前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其中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也渐渐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小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小组合作训练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学生们之间的团结互助,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将围绕小组合作训练在初中体育课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作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实验教学与工程实际开发脱节,导致学生挂科率高居不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面对工程实际开发项目时束手无策。笔者从事单片机教学多年,了解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本文旨在分析利用传统实验箱进行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将单片机开发板和仿真软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传
凡是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对这份工作几乎是众口一词:忙、烦、累。班主任在校每天都要督促学生干值日、看自习、查纪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教师,谁都不希望在班级管理中处处与学生作对,我们也曾经是学生,能理解现在很多学生的叛逆行为。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引导他们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个性发展。  得人心者得天下  当教师接到一个新班级的时候,从理论上讲是一个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片断:  第一步:直观感知  师:小组合作,从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中选几个,摆3次,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指名一小组汇报,教师填写表格)  师:看看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步:尝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