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794年日本仙台藩的一支运粮船队遭遇海难,漂流到安南境内。他们历经艰辛,辗转澳门、广东、江西,最后于浙江乍浦港返程回到日本。而1796年从潮州出港的陈世德船队漂流至日本
【机 构】
: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7—18世纪日本知识人社会的成长”(19FSSB021),苏州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资助“16—19世纪东亚经世学研究”(3320126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94年日本仙台藩的一支运粮船队遭遇海难,漂流到安南境内。他们历经艰辛,辗转澳门、广东、江西,最后于浙江乍浦港返程回到日本。而1796年从潮州出港的陈世德船队漂流至日本东北地方的仙台藩境内。仙台藩将他们送至长崎港归国,并将归国的日本漂流民接回家乡。大阪的民间知识人山片蟠桃在《梦之代》一书中留下了有关这两个漂流事件的完整记录,从而有助于丰富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认识。中日两队漂流船员横跨东亚海域南北两端的行程,为了解十八世纪末安南、澳门、广州、乍浦、长崎等地的社会状态提供了共时性窗口。相较而言,清政府展现出较高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在隐性文化和显性产品之间搭建桥梁,是文章的研究重点。文章总结两者的共性,通过以有形的形式表达无形的概念,延续、拓宽文化的生命轨迹。
针对超材料模式转换研究较为匮乏的问题,采用多间隙超材料结构,对中心间隙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在水平极化入射的情况下,水平连接会产生一种新的电感电容(LC)谐振,从
在美术构图中,艺术家的注意力似乎停留在眼睛可以看到的最佳位置,而这个最佳位置往往是人们看到物体的最正中位置。这样的思维一直被运用在不同的美术构图中。一些学生从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