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从心灵开始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dq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好友曾寄来邮件向我推荐蔡康永的《LA流浪记》,出自回忆的故事精彩得近乎奇诡,让我不得不直面一事实:原来自己的生命尚属苍白。在书的自序里,蔡康永問了一连串关于流浪的問题,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你不想流浪吗?”
  “你不想从现在的生活逃离吗?哪怕是一下下也好?”
  “如果这样的机会来了,你会不会真的去流浪?”
  “去哪里?换个什么样的身份?”
  “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要变得比较狡猾吗?还是比较天真?”
  “流浪完了要回来吗?还是……直接转到下一个阶段的流浪去?”
  不曾想,一年之后的我真的通过学院的交换计划来到蔡康永笔下的LA,美国加州洛杉矶,无休止的明媚目光下,“流浪”这个充满诱惑的字眼开始闪闪发亮,又如眼前低矮的湛蓝天空一般前所未有地触手可及。也许我并未完全做好准备,但开放并忐忑着的心的的确确已经离开了因熟悉而带来安全感的舒适区间,降落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
  刚搬进住处不久,便见到了随机分派的室友玛丽亚,棕色皮肤,身段高挑结实,轮廓鲜明,给人以强而有力的感觉。她的热情友善又是如此不加掩饰,迅速地与我攀谈。即便这生涩突然的语言环境转换令我多少有些词不达意的痛苦,我们还是很快熟络了起来。
  对于布置房间一事我向来怠情。又因只暂居半年而更抱着潦草了事的念头,但玛丽亚自己开车买来大堆生活及装饰用品,显然有着大干一场的决心,受到这热爱生活态度的感染,我当然无法安坐着袖手旁观,帮她一起辛勤整理,竟有了胼手胝足建造家园般的感觉。
  玛丽亚与我同是传播学院的大三学生,组装起鞋架来却好似工程系学生一般利索。我啧啧称奇,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感到惭愧。等到問起年纪,她甚至比我还稍小一些,又让我意识到父母为孩子代劳包办一切的中国式教育实在是不利于发挥人类潜能。
  “你才二十岁。就会做这么多事情了,真是能干啊。”我羡慕地说。
  “二十岁正是可以做一切事情的年纪嘛。”她轻描淡写,往拼装完毕的鞋架上放进数双高跟鞋。
  我沉默,心知她是对的,同时沉重地感知到自身的诸多限制和束缚。在最好的年纪里,我还没学会开车,不去参加真正的大型派对,从未试过喝醉,总觉得二十岁太年轻,有很多事情还做不到,未来还长步履可缓……可是,未来究竟有何保证?万一流浪只能仅此一次,心还学不会逃离,要如何说服自己用虚无的淡定去消解一切意义?
  这晚,我躺在床上想,真正的流浪是对心灵自由的拷問,是时候破茧而出去投入这己然展开的流浪——在铺满光线又撒上浓荫的街道上去行走,去迷路,去认识与我不同的人,看不一样的风景。我已经长大,可以做任何事情,未来崭新得像是没有昨天,这次我是说真的,一定是。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新生入学的时候,在路上听到一对父女的争吵。女生高高地鼓起腮帮子,满脸失望地数落她父亲不该让她填报这所学校。父亲则垂头丧气的,看起来比女儿还失望。  我记得我大一来的时候也和他们一样失望,乍一看上去,学校确实很小,比传说中骑车从前门到后门需要很长时间的大学相比,实在差之千里。就像有人抱怨的,绕这所学校走一圈连五分钟都用不了。硬件设施就不言而喻了,即使是最贵的寝室,也没有浴室和太阳能。更加糟糕的是,寝
期刊
种种因素所给予高三学生的关注,与他们所负担的压力是成正比的。当脑力与体力濒临殆尽之时,意志力和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同学之间可能都有自己的小心眼、小心机。甚至打起心理战。作为过来人,我们也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避免一部分傻乎乎的同学被蒙在鼓里,甚至被“击倒”。当然,以下言论绝无抨击友情之嫌,请勿对号入座。  有人在说高三的“坏话” 龚知栋  我现在带着一个高三应届班,每天看着学生们忙忙
期刊
单调性作为函数的基本性质,历来是考试的考查重点,但单调性考查一直并不“单调”,内容上常常与导数结合,并且题型也是常考常新,下面举例说明。
期刊
我们这代人,就是80后、90后,几乎都是伴着日本动漫长大的。毫不夸张地说,在动漫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灌篮高手》教会我们一个真正渴望成功的团队是如何建成的:月野兔鼓励我们即使自身条件再有限,只要努力也能演绎出精彩人生;《火影忍者》让我们懂得,为了真正的伙伴、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应该拼尽自己所有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长大了,报考大学的时候,发现大学里竟然有动画专业,这难道不是专
期刊
Dtrections:For each blank
期刊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要知道其他人的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了,只需把微博打开,你所关注的那些人便~个个在你面前晒出或真实或矫情的自我,大到人生梦想细到一日三餐,真正是一网打尽。  时间常常就这样流过去,我们在电脑屏幕前慢慢变老,却鲜有人挣脱得了。如果不反观自身的生命状态,那么在网上闲逛便成了一种慢性毒药,让人越来越依赖也越来越迷茫。 有没有想过,每个人每件事其实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不应只流
期刊
考题  英籍生物学家Green夫妇受聘在省农科所工作。
期刊
微博:http://weibo.com/Iyce  @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可以掌握心情;我不能改变容貌,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别人,但我可以主管自己;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样样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尽力。每天默读,并全力实践,人生一定改变!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每天都要培养、训练和发现自己“爱”的能力,永远找自己的问题,永远用爱来解决一切冲突和
期刊
虽然离开“高考战场”已经很多年了,但还是经常有学弟学妹来向我取经,前段时間,在跟一个正上高三的妹妹聊天时。她就问:“姐姐,你高三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给我说几个吧,我现在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其实,我真的很想给像她一样的弟弟妹妹们一些建议。哪怕只有微薄的帮助也是好的,只是我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不是有发言权。  我高考不是状元,也没有进清华北大,高考中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语文作文拿了满分。当然
期刊
在湖南商学院,我“投靠”的第一个社团是文学社。  整个1980年代,文学社(包括一些诗社)是所有大学校园里最火的团体,洋溢着青春和梦想的味道,云集了众多的文学粉丝和受粉丝膜拜的大小文学偶像,其中许多人也真的成为了当代文坛和诗坛的中坚力量。如果有空,可以去网上搜搜高晓松的《白衣飘飘的年代》,这首朦胧诗般的歌曲描绘的就是那个时代。  这股文学热甚至波及中学校园。初中时差点一起被班主任“奉劝留级”的难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