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应体现鲜明的德育本位

来源 :华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依附在大学的特定载体,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异向功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开拓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既直接体现了高校的德育本位,也充分发挥了思想熏陶和德育渗透的特殊功效。
  [关键词]:校园文化 人文环境 德育渗透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强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集。是依附在大学这一特定载体上的社会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正向功能,它所包含的各种元素无时不刻地渗透着价值观念,导向和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活动中的独特作用,应当从办学理念入手,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努力建设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体现学校的德育本位。
  
  一、创新求真,体现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和基本准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德育建设的航向标;它是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产物,也是学校各种文化碰撞的结晶,并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自己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并被社会所认同,融入到大学精神之中。如: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以探求真理和学问作为大学的理想追求和核心价值。蔡元培先生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办学方针,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仍已成为北大发展的灵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日益凝炼成为清华的传统精神。塑造具有院校特色的办学方针,是指导大学生存、发展、壮大的精神理念。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的大学精神,是一个曲折,但又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首先,着眼历史,秉承自身的优良办学传统。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汇聚学校的文化传统,逐渐积淀出特色鲜明的校风、学风,逐步锤炼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学精神。其次,适应形势,建立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把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不断培育思想作风过硬、学识基础扎实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第三,面向未来,坚持把“创新、求真”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主旋律。把高校办学的个性和共性结合起来,努力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通过教育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
  
  二、以人为本,体现和谐的人文环境
  
  大学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发展,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大学“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无论“以人为本”,还是“育人为本”,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载体,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吸引人(学生)、留住人(教师)。营造和谐融洽的大学人文环境,当务之急的是把创造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一)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愉悦的工作、生活環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多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身临“家庭”的温暖;赋教师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鼓励其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其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尽履“主人”的职责。浓郁而温馨的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大学文化的主流。
  
  (二)拓展学生的人文空间。
  坚持“育人为本”,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重视提高文化的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重视激发和保护学生对创新和求变的渴望。所有制度和规则都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以束缚学生或惩罚学生为目的。同时,在学生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认真参与求进取;行为上自律,主动自我约束和反省;生活上自警,不断增强抵制力和免疫功能。
  
  三、形式多样,体现健康高雅的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蕴含了学校的灵魂,也凝聚着学校的形象,更承载了学校的历史。大学作为知识的文化园区,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的新基地,浓郁的文化氛围不言而喻。丰富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在规范师生的言行和激发师生的热情方面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除了全新的建筑、规划布局的景观之外,还要有昭示文化理念的人文景观、增强团队精神的文化活动和丰富校园生活的学生社团建设。
  
  (一)加大人文景观的建设力度。
  绿化优美的校园、设计风格各异的建筑物体、建造展示校史的陈列馆、布局别具一格的雕塑,不仅给人予美感,而且蕴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以一种渗透式的影响,提供教育信息,对学生产生暗示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并可形成一些行为导向和价值导向,制约人们的思想道德实践,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
  
  (二)丰富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校团委为组织主体,学生为主要参与团体,切合学校办学的理念,举办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自主创作、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文化鉴赏能力和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建设学生艺术团,在全校系范围选拔文艺骨干,建立一支稳定、活跃、高水平的舞蹈队、管乐队、合唱团、话剧团、礼仪队等文艺团队,做好动态管理。按计划保质量培养新人,保持队伍的稳定持续发展,定期交流演出,不断提升在校生的参与意识和综合素养。定期举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专题讲座、时事论坛等文化活动,寓教于乐。
  
  (三)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学生社团的产生发展,为形成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全面发展、重点建设、严格管理、加强指导”为工作原则,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鼓励和创造条件开展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使其成为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增强团体协作精神、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鼓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团的顾问和指导老师,为其提供必要的行政指导和业务指导,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四、因势利导,体现个性化与规范化相结合的特色
  
  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制度文化是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它的制定,应当符合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标,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精神,体现学校的品位、水平和价值。它的执行,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科学管理手段,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创新活力的制度体系,要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让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规范有要体现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使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
  
  (二)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全面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严谨治学,勇于创新,追求真理,不断增强学识,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和学识学风上做到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力。要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把思想导向与政策导向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措施引导和推进师德建设。
  
  (三)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
  在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加以落实,引导学生从文明习惯的点滴做起。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建设文明的校园育人环境。做好校园文明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加强规范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延保,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校园文化建设纲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蒂胸骨舌骨肌瓣转入声门旁联合杓状软骨内移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不适合行喉返神经探查修复术的单侧声带麻痹19例.在甲状软骨板正中旁开0.5 cm裂开甲状软骨板,在杓状软骨内收固定的同时将带双蒂的胸骨舌骨肌瓣转入患侧声门旁内.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嗓音听评委主观评估、声学参数客观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侧声带膜部及声带突部术后即刻均明显内移,声带体积增大,发声时增大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突发性聋在美国的年发病率大约是5/100000~20/100000;Teranishi等对日本近30年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发现突发性聋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1972年、1987年、1993年和2001年四次统计的年发病率分别是3.9/100000、14.2/100000、
为促进国内外鼻外科学与鼻过敏(变态)反应相关领域学术交流,由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办的2010北京国际鼻科学论坛(Rhinology2010,BeijingForum),将于2010年10月14—1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会议由韩德民教授和比利时ClausBachert教授共同主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许庚、董震、ClausBachert、MartinDesr
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将于2010年6月11—13日在广州市举办激光与微创治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的新进展学习班。此项目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0-07-01-075(国)],学习班将邀请多名国内著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手术演示、手术录像、专题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可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欢迎相关专业的专家和同道们踊跃参加。报到时间:
喉咽纤维血管性息肉(fibrovascular polyp)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喉咽良性肿瘤.现将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我科收治的4例喉咽纤维血管性息肉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将于2010年5月21—25日在上海举办鼻创伤和畸形的功能与形态重建继续教育学习班(编号:20100701040,30个学时,授予国家级I类学分10分),学习班将邀请多位具有丰富鼻面部外伤整形经验的专家教授参与,讲课内容涵盖国内外最新的鼻外伤和外伤后畸形的治疗,并有精彩的手术录像及翔实的讲解。
患者 女,57岁,主因头痛伴右侧耳鸣2年余于2010年1月31日入院。患者于2年余前开始出现右侧搏动性耳呜,耳鸣音与心脏搏动一致,伴有头痛、失眠,于前倾位时耳鸣加重,不伴有听力下降,压迫右侧颈部可缓解耳鸣症状。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举办的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误诊误治专题学术会议于2009年8月20—22日在北京铁道大厦隆重举行(图1)。这是本刊编委会第二次召开误诊误治专题会议,与1993年相比,学科发展大踏步前进,医疗体制改革正在起步,临床工作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亟待总结和提高。本次会议收到自由投稿与约稿148篇,其中大会发言和会议交流96篇,圆桌讨论中心发言25篇,专题讲座27篇。
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听力下降或完全丧失会对患者的语言交流、生理和心理等造成严重影响。提高或恢复耳聋患者的听力,一直是耳科医生努力的方向。近30年来,随着听力学、耳外科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以人工耳蜗为代表的多种植入式人工听觉装置已经应用在临床,满足不同耳聋患者的需要。
外耳、中耳的先天性畸形是指源于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发育受阻或发育异常导致的外耳、中耳发育不良或未发育,临床上多表现为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1].尽管外、中耳的先天性畸形的发病率不高,但其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如听力语言障碍、外貌的毁损、先天性胆脂瘤、心理障碍等却是极为严重的.由于外耳、中耳、内耳是独立发育的,因此一种畸形并非必然伴随另一种畸形,如最常见的外耳、中耳联合畸形,其内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