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入领会习总书记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精神,作为一名高校从业者,深感“思政”工作,不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专属职责,而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教学体会,从党员培养方式的“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教学成绩评价方式由“单一化”测试向“多元化”测评转变以及改进体育俱乐部运行模式等方面,为发展、创新该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单轨制 多元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073-02
山西工商学院成立办学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学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诚信 奉献 拼搏 争先”的校训,更是凝练了“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拓荒牛、友善宽容敬业奉献的孺子牛、勤奋自信争先创新的领墒牛”的三牛精神,成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不断影响和激励着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高校从业者,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工商人”,深感“思政”工作绝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单独职责,而是牵扯到每一位工商人,需要人人参与,共同携手打造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体系,进而提升该校综合实力。在开展思政工作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摩拳擦掌”,人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和努力。本文从党员培养方式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式由“单一化”测试向“多元化”测评转变、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由“校内练习”向“校外交流”转变三方面内容展开阐述。
1 党员培养方式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
现高校党员管理的部门是开展高校校园思政工作的重要发起者和践行者,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作用。然而,现今党员培养——作为高校党员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轨制”培养方式是在“双轨制”发展基础上,近些年基本上是“双轨制”培养方式,演变而来,它是将有入党意向的所有高校内积极分子集中在一起,比如说里面可能有教师、学生等人员,便于大家相互了解、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高校“双轨制”党员培养方式如下。
“双轨制”党员培养方式是两种形式共存,相互独立各自发展。众所周知,高校党员发展对象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校学生党员发展,主要以二级学院、专业、年级为主要单位进行,统一在学校各级别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最后留在学校党总支管理部门。
一类是机构工作人员党员发展,主要对象是具有积极入党意向的教职工、部门机构部门管理人员等非学生性质高校服务人员,主要以教学部门、机构类别为基本单位进行,最后统辖在学校党总支管理部门。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定由“单一化”测试向“多元化”测评转变
大学体育教程是一门遵循人体发展规律,以身体的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方法为学习内容,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目前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组织目的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磨灭的作用,也是发展大学校园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应用平台。越来越重视学生体育课程建设,也将体育课程成绩与学生学分挂钩。进一步发展好体育课的建设,完善好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发挥体育课在丰富学校文化方面的应作用,进一步服务好该校教育工作。
体育课学习成绩“单一化”测试如下。
我们学校“单一化”的测试是平时课堂的表现 平时考勤 期末达标成绩,即是总成绩=平时课堂表现 考勤 期末达标成绩。它突出甄别与选拔功能,实行的是单一化的评定,对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比重过大评价标准过死,忽视了学生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有的项目对部分学生而言不用多大的努力付出就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然而有些学生很努力认真,练习很努力,成绩提高较大。但因为身体的差异,仍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标准对第一类学生而说,上课不怎么认真,放松了对上课课堂练习,增加了教学管理制度的难度;对第二类的学生而说,降低了他们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了对学习的反感。
3 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改革创新
在2014年5月16日举办的该校社团专场演出活动上,山西工商学院副院长、工会主席陈教兰同志就曾指出:希望社团联合会能举办更多的活动,给我校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以社团文化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可见学校领导对社团工作的重视和高度认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体育课程的吸引力,我们开设丰富多样的具有体育特色的社团俱乐部。我校仅北格校区,统计一下就开设了9个体育特色训练队,分别是:健美操、健身瑜伽、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跆拳道、武术等训练队,全部由体育教学部的教师担任主要训练工作。现在,俱乐部的发展模式主要按学生兴趣进行报名,然后由教师进行专门练习,提高相应项目学生的运动水平,最后进行达标评分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开展在俱乐部运行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运动体验水平,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扩大该校“区域影响力”。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之前的“校内练习”模式向“校外交流”的方式转变。
3.1 球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球类俱乐部主要有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就可以逐步走出校园,联谊相同性质的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省市高校,进行联谊交流赛。开阔高校学生视野,提升俱乐部技战术水平。
3.2 武术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武术类俱乐部主要有武术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建议通过校内表演,校际间交流,节假日联系公立机构去周边敬老院、幼儿园等场所义演等形式,提升俱乐部学生技术表现力,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3 形体表现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形体表现类主要有健身瑜伽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建议通过校内才艺汇演,校际间交流,节假日附属幼儿园、敬老院等场所义演,指导周边校区广场舞等渠道,检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俱乐部成员的练习积极性,承担高校俱乐部的社会义务,提升参与学生的社会担当。
3.4 竞赛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竞赛类俱乐部主要是田径俱乐部,建议通过以赛代测,通过混合赛、挑战赛等的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的运动参与度。
4 结语
《礼记·大學》中开篇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该校提出的“三牛精神”(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领墒牛精神)一定程度上是对所有工商人提出的道德目标。我们坚信:在此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浪潮下,全体工商人戮力同心,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够开创具有我“大工商”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好服务于学生发展,为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应用型高等学府”的发展目标增砖添瓦,贡献作为一名“工商人”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爱杰,李少丹.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15(4):4-6.
[2] 胡鑫,李春雷,李丹阳.功能性测试(FMS)及对短跑技术的理论应用研究[J].运动,2011(9):22-24.
[3] 孙莉莉.功能训练在帆板项目中的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 Boyle M.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s[M].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2003.
关键词:单轨制 多元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073-02
山西工商学院成立办学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学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诚信 奉献 拼搏 争先”的校训,更是凝练了“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拓荒牛、友善宽容敬业奉献的孺子牛、勤奋自信争先创新的领墒牛”的三牛精神,成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不断影响和激励着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高校从业者,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工商人”,深感“思政”工作绝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单独职责,而是牵扯到每一位工商人,需要人人参与,共同携手打造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体系,进而提升该校综合实力。在开展思政工作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摩拳擦掌”,人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和努力。本文从党员培养方式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式由“单一化”测试向“多元化”测评转变、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由“校内练习”向“校外交流”转变三方面内容展开阐述。
1 党员培养方式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
现高校党员管理的部门是开展高校校园思政工作的重要发起者和践行者,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作用。然而,现今党员培养——作为高校党员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轨制”培养方式是在“双轨制”发展基础上,近些年基本上是“双轨制”培养方式,演变而来,它是将有入党意向的所有高校内积极分子集中在一起,比如说里面可能有教师、学生等人员,便于大家相互了解、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高校“双轨制”党员培养方式如下。
“双轨制”党员培养方式是两种形式共存,相互独立各自发展。众所周知,高校党员发展对象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校学生党员发展,主要以二级学院、专业、年级为主要单位进行,统一在学校各级别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最后留在学校党总支管理部门。
一类是机构工作人员党员发展,主要对象是具有积极入党意向的教职工、部门机构部门管理人员等非学生性质高校服务人员,主要以教学部门、机构类别为基本单位进行,最后统辖在学校党总支管理部门。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定由“单一化”测试向“多元化”测评转变
大学体育教程是一门遵循人体发展规律,以身体的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方法为学习内容,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目前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组织目的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磨灭的作用,也是发展大学校园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应用平台。越来越重视学生体育课程建设,也将体育课程成绩与学生学分挂钩。进一步发展好体育课的建设,完善好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发挥体育课在丰富学校文化方面的应作用,进一步服务好该校教育工作。
体育课学习成绩“单一化”测试如下。
我们学校“单一化”的测试是平时课堂的表现 平时考勤 期末达标成绩,即是总成绩=平时课堂表现 考勤 期末达标成绩。它突出甄别与选拔功能,实行的是单一化的评定,对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比重过大评价标准过死,忽视了学生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有的项目对部分学生而言不用多大的努力付出就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然而有些学生很努力认真,练习很努力,成绩提高较大。但因为身体的差异,仍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标准对第一类学生而说,上课不怎么认真,放松了对上课课堂练习,增加了教学管理制度的难度;对第二类的学生而说,降低了他们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了对学习的反感。
3 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改革创新
在2014年5月16日举办的该校社团专场演出活动上,山西工商学院副院长、工会主席陈教兰同志就曾指出:希望社团联合会能举办更多的活动,给我校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以社团文化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可见学校领导对社团工作的重视和高度认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体育课程的吸引力,我们开设丰富多样的具有体育特色的社团俱乐部。我校仅北格校区,统计一下就开设了9个体育特色训练队,分别是:健美操、健身瑜伽、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跆拳道、武术等训练队,全部由体育教学部的教师担任主要训练工作。现在,俱乐部的发展模式主要按学生兴趣进行报名,然后由教师进行专门练习,提高相应项目学生的运动水平,最后进行达标评分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开展在俱乐部运行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运动体验水平,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扩大该校“区域影响力”。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之前的“校内练习”模式向“校外交流”的方式转变。
3.1 球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球类俱乐部主要有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就可以逐步走出校园,联谊相同性质的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省市高校,进行联谊交流赛。开阔高校学生视野,提升俱乐部技战术水平。
3.2 武术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武术类俱乐部主要有武术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建议通过校内表演,校际间交流,节假日联系公立机构去周边敬老院、幼儿园等场所义演等形式,提升俱乐部学生技术表现力,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3 形体表现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形体表现类主要有健身瑜伽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建议通过校内才艺汇演,校际间交流,节假日附属幼儿园、敬老院等场所义演,指导周边校区广场舞等渠道,检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俱乐部成员的练习积极性,承担高校俱乐部的社会义务,提升参与学生的社会担当。
3.4 竞赛类俱乐部的发展探究
该校北格校区竞赛类俱乐部主要是田径俱乐部,建议通过以赛代测,通过混合赛、挑战赛等的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的运动参与度。
4 结语
《礼记·大學》中开篇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该校提出的“三牛精神”(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领墒牛精神)一定程度上是对所有工商人提出的道德目标。我们坚信:在此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浪潮下,全体工商人戮力同心,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够开创具有我“大工商”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好服务于学生发展,为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应用型高等学府”的发展目标增砖添瓦,贡献作为一名“工商人”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爱杰,李少丹.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15(4):4-6.
[2] 胡鑫,李春雷,李丹阳.功能性测试(FMS)及对短跑技术的理论应用研究[J].运动,2011(9):22-24.
[3] 孙莉莉.功能训练在帆板项目中的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 Boyle M.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s[M].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