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性中的作用。
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测定经外排泵抑制剂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eal–time RT)–PCR检测主动外排基因adeB、adeJ、abeM携带及其表达水平,以及外排泵AdeABC双组份调节系统基因adeR和adeS。
结果67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22.39%(15/67),并存在药物的主动外排。所有菌株adeB基因的检出率为88.06%(59/67),adeJ、abeM基因的检出率为100%(67/67)。耐药株adeB和adeJ基因的表达量较敏感株分别增加了17.88倍与6.07倍,而abeM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增加。耐药株与敏感株相比,adeR和adeS基因仅发现个别位点有点突变。
结论外排泵系统AdeABC和AdeIJK可能在中国西部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adeB基因转录的上调与调控基因adeR、adeS突变无关。外排泵系统AbeM可能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