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栽培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苹果长周期栽培的评价
  
  苹果树,在北方落叶果树树种中是比较长寿的树种,几百年来,苹果树均采用长周期栽培模式,栽后一直经营到病死,一般30~40年,多者70~80年。目前在山东苹果老区文登市,还有1957年栽的国光,金冠树,虽然树干木质部多处腐朽,但树皮还在,树体残缺不全。每年能有一定产量,园主还不愿刨掉,另辟新园。
  (1)长周期栽培的优点
  ①一旦定植,就维持几十年。省去重栽树的麻烦,也不存在再植病的问题。
  ②因年限长,技术管理经验丰富,措施稳定,园主对果园比较熟悉和适应。
  (2)长周期栽培的弊端
  ①开始结果晚,一般栽后,第1年缓苗,恢复生长。形成3~4个长枝,第2年整形。留出骨干枝,第3年留少量辅养枝,第4年形成短枝,第5年成花。第6年结果,这段幼树期太长,需生产者许多付出。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果园,结果前往往疏于管理,也自然延迟结果期的到来。
  ②形成庞大树冠,难于管理,大小年现象明显,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投资和劳力支出。
  ③当树龄在20年以上时,盛果期已过,根系开始衰老,树势渐衰。一旦肥水跟不上,加之结果过量,树体枝干病害趋种,尤其是富士系的轮纹病、腐烂病和干腐病猖獗危害,使树体缺株少权,园貌不整,有的缺株严重,极难管理。
  ④病虫害传染源形成,苹果树衰败的老园子,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对周围新果园形成策源地,危害渐重,尤其腐烂病威胁更大。
  ⑤盛果后期产量、质量明显下降。经营利润逐年减少。
  ⑥老树管理难度加大。一是各种枝干病虫害危害加重。树体遍体鳞伤,腐烂病复发率高,轮纹病猖獗危害:二是树冠间交接。表面结果现象突出,需控冠改形,但因树龄太老。改造效果不佳。骨干活动,进一步加重病虫害危害力度。
  综上所述,长周期栽培利少弊多,应逐渐向短周期栽培改变。
  
  2 短周期栽培的评价
  
  短周期是相对长周期而提出的新概念,一般说,苹果树12-15年处于盛果期,大于15年生产质量开始下降。即进入盛果末期,在国外的做法是一旦产量下降,便开始更新建园,但是由于砧一穗组合,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的不同,进人盛果末期的年限差别较大,一般波动于5-8年。
  (1)短周期栽培的优点
  ①可经济利用土地资源。短周期栽培。要求栽树当年即结果,667平方米(亩)产500千克,以后逐年增产达到3~4吨,当产量减退,(树龄10-12年)即刨掉,再辟新园,因裁的树是有分枝。有花芽和良好根系的大苗(2~3年生)。栽植密度较大,667平方米栽100株以上,栽树当年基本成园,即将幼树期改为苗圃中集约管理,省工省事。而且植株整齐,成线成行,单产较高。当前土地比较奇缺、价高,这种树苗用量大。但因投产早,收回投资快,易为果农接受。
  ②便于品种更新。当今苹果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每10-20年就要出一批新品种,这种短周期栽培园正好适应市场的要求,及时选用优新特品种,是时代的要求。
  ③结果早,单产高,效益好。这类果园栽后当年667平方米可产500千克,第2年1000~1500千克,第3年2000~2500千克,第4~10年可产3000~4000千克,第10~12年可稳定在2500~3000千克,所以,核算起来,10年667平方米总产在25~30吨,经济效益相当高,易为果农和承包大户所接受。
  ④树体健壮,病虫害轻。在10~12年生时,树体尚健壮,病虫害轻,尤其枝干病害一腐烂病。构不成危害,所以可节省刮病的开支,也不会因枝干病害而减产和降低果品质量,即使有个别株因病锯除,由于栽植密度较大,对整体产量影响不大。
  ⑤简化管理。当树体大,株行间交接严重,产量品质下降时,就将树刨掉,也可省去控冠改形的麻烦。另外。由于短周期栽培多采用矮砧一短枝型(双矮)组合,树体易控制,整形修剪简而易行。
  (2)短周期栽培所需条件
  ①建园投资增加,由于所采用的苗木是2-3年生大苗。其上有分枝,有花芽,根系较庞大,苗木健壮,质量高,所以苗木价格要比普通苗价高几倍,另外,又是密植,需苗量较大,所以苗木费用要比普通园高些。
  ②要求立地条件好,生态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深厚,沙壤最好。有一定灌溉条件;温度、雨量均在适宜范围内,无或少有灾害性天气等,
  ③要求管理水平高,各项管理按标准执行,及时到位,运用成功经验和先进科技,将果园培养为优质高档园,要求有一定的资金基础。有劳力保障,有科技支撑三方面条件。
  ④需解决果树再植病问题,当前果IX 地紧张,空白地很少,果园短周期栽培需更新再植新园,这就必需进行土壤消毒。施用生物菌肥和生长调节剂等来解决重茬(再植病)问题。
  ⑤需大量优质大苗,目前。我国苗圃均为分散小规模私人经营,按传统育苗技术,有“三当苗”,一年生苗,667平方米育苗1万~1.5万株。苗木细高,根系不良,都不适用短周期栽培,需专门建立大苗苗圃,形成育苗制度,保证苗木质量,否则,短周期栽培难以实现。
  
  3 技术经济指标
  
  (1)园地选择。地势以平地或缓坡地较好,有灌溉条件,土层厚度在80-100厘米,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土质疏松,以沙壤土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I,5%以上,有机肥充足。年均温9~11℃,年雨量500-800毫米,果实成熟季节雨量少,晴天多,温度低,日较差>10℃,日照百分率在50%1:2上。
  (2)砧穗组合合理。根砧为乔砧(山定子或入梭海棠等)或矮砧(M26、SH系、MMl06等),中间砧可用M26、SH、GM256等。品种可采用短枝型品种(新红星,首红,矮鲜。瓦里、俄矮2号,阿斯等;礼泉短富,福岛短。宫崎短,惠民短等)或当地的普通型和优新品种(富士系,嘎拉系,金冠系。乔纳金系等)。中间砧长度因砧穗不同,波动予20~40厘米。其综合生长势以中庸为宜。
  (3)超级营养苗,苗龄3年生,已通过砧木苗选择,嫁接苗选择。假植苗选择三个阶段,苗木状况一致,苗干基部10厘米粗度(直径)2~3厘米,上部有3~5个分枝,部分枝上有顶花芽或腋花芽,共5~15个;苗木枝条成熟度高;根系强大,主侧根散:矮化砧15条以上,半矮化砧7~8条,长度在20厘米以上。粗度0.45厘米以上,并有大量须根。无检疫病虫害。其他指标均高于一级苗标准。
  (4)栽植。用拉线栽植法,保持纵,横。斜向成行成线;成活率100%,备有充足的假植苗。
  (5)栽植密度,行距2.5~3.5米,株距1.5~2米,667平方米栽178~95.2株。
  (6)树形。小冠树形:松塔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篱壁形或折叠式扇形等。
  (7)修剪方法,以疏,拉,放为主。省 工修剪。
  (8)土壤管理,生草(行向)覆盖(树盘。树行)栽培。
  (9)植保。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物理防治,果品达绿色果品标准。
  (10)结果与经营各年产量指标,栽后第1年结果.667平方米产500千克以上,第2年1000-1500千克。第3年2000-2500千克.第4-10年产3000~4000千克,第10-12年保持在2500-3000千克,第13-15年开始更新建园期。
  (11)质量指标,优质果率在80%以上,红色品种果实着色率85%1以上。鲜红,浓红。艳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一般园高1%~2%。
  (12)经济指标.建园投资每667平方米2000-3000元,每年管理费1000-1500元,农资投人1500~2000元,定植当年结果。开始收回部分投资,栽后第3年。可收回建园全部投资,并有部分盈余。栽后12年总计,产投比为4~5:1,经济效益高。
  
  4 栽培技术规程
  
  (1)培育大苗(3年生)
  ①当地育苗,就近栽植,避免长途调运。
  ②苗圃地,离栽植区不远,选地势高燥,有排灌条件的平坦、肥沃地做苗圃。圃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苗圃根际土壤用10~15厘米厚锯末、有机肥和沙壤土改良。
  ③育苗程序,第1年栽基砧苗(乔化砧或矮化砧)。基砧苗要精选壮苗栽植,8月上旬,在一定高度嫁接矮化中间砧接芽或苹果品种接芽。第2年春剪砧,待矮化中间砧新梢长到一定高度和粗度时,7~8月份嫁接苹果品种。第3年春剪砧,苹果接芽长出新梢并有几枝副梢,在苗木健壮生长条件下。喷PBO促花,如果苗木细弱。可喷打碧护加以促长成花。第4年夏,对新梢进行摘心促生副梢,喷布生长调节剂,促花。每株苗木上有5~10个良好分枝,并有顶(腋)花芽10~15个,以利栽植当年结果。
  ④株行距:0.3米×1米。667平方米育苗2200株。
  ⑤苗行上覆盖黑膜。保湿防杂草。
  ⑥培育营养钵苗,将一年生矮化自根砧苗或2年生矮化中间砧苗在春季移人营养钵中。令其在钵内扩展根系,以便以后在定植时移到田间定植穴内,不会因断根重而出现缓苗期,有花即能结果。一般在3年生营养钵内,株结果10-20,个果,果个并不比常规栽培小。
  (2)园地选择与准备
  ①果园面积在1公顷以上。
  ②园地与土壤条件。地势比较平坦,缓坡高燥,不积聚冷空气,土层厚度1.5米以上,地下水位2米以下。土壤pH值在7左右,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土质为沙壤土。
  ③栽前改土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5吨,复合肥200千克,与土混匀。
  ④挖定植沟、穴。株距在1.5米以内者挖定植沟,大于1.5米者可挖定植穴。沟穴深60~70厘米,宽或直径80厘米左右,取石(沙),客土,沟底铺放有机物,肥土混匀后。距地面20~25厘米,用表土回填沟、穴内,灌水,沉实。
  (3)高标准栽植
  ①定植比例。主栽:授粉树按4~8:1,在用昆虫授粉时,应将授粉树栽于行内。
  ②拉线定点,拉线栽植。按设计行、株距。拉钢尺定行、株距、在栽植点外米处定木桩固定,然后拉好行线,在与行垂直方向按株距拉横线,交叉点即为定植穴(点),石灰标定,然后取走拉线,挖沟穴填平后。栽植时再拉线,交叉点处即为栽树点,确保纵、横、斜向成线,纵、横行偏差不超过5厘米,斜行不超过15厘米。如偏离应挖出重栽。
  ③严格选苗。将营养钵苗按枝量和花芽量,苗干粗度,高矮。严格分级,选栽一级健壮苗木。
  ④根系处理,将苗木从营养钵内取出,准确定植于栽植穴中,根系土坨比较完整,为促进其发根。每株树可灌1次碧护(1克药量15千克水。可浇灌10-15株)
  ⑤栽植深度,中问砧下接口稍高于地面。
  ⑥修高畦,行间留出排灌水沟,栽后,修树盘,灌水后,扶正苗木,并覆地膜保湿。
  ⑦为防止树体倾斜,最好在每株树旁立一支柱,或设篱壁架,固定植株,以备以后拉枝用。
  ⑧定干或不定干,非营养钵苗提倡定干。定干高度在1米上下;营养钵苗可不定干。让中央领导头直立向上延伸。
  (4)综合管理要点
  ①整形。矮砧。矮化中问砧苹果组合需设支柱。管架,牵引固定。按设计树形。培养骨架,完善小冠树形结构。园貌整齐一致。
  ②修剪。采用拉、放、疏——傻瓜修剪法。尽量不用截、缩、刻、剥。而改用化控促花控旺。如用PBO。碧护等。拉枝及时到位,春秋两季将旺枝拉到1000以上。有的拉下垂,呈垂柳状。春季萌芽前。对拉平枝背下芽进行芽前刻伤。对背上(靠基部)芽进行芽后刻伤,以分别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对斜向上的旺枝,对背后芽芽前刻伤。有利于促发强的背后下垂枝,成花效果好,又可牵制其背上旺枝的发生,还可限制树冠的扩大,667平方米留枝量8万条上下,花。叶芽比在1:3左右。
  ⑧土壤管理。树盘或行内实行有机物覆盖,行间采用生草制(人工种草更好些)。覆盖物厚度15~20厘米,树干周围不覆草。以免兔鼠啃树皮。行间生草高度在30厘米时,用割草机刈割,留茬高度8厘米左右,每年割3-4次。将割下的草覆于树盘或均匀撒原地或沤制绿肥,因园而宜。
  ④排灌设施。以采用滴灌为宜。旱时能及时供水,注意节水灌溉。另外。还要建立排水系统,大雨过后能及时排涝。防止淹树。
  ⑤合理施肥。在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形态诊断和土壤分析数据,进行配方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秋施优质土粪667平方米2~3吨。控制氮肥,尤其硝态氮的施用。中后期施磷钾肥为主,667平方米施用量100~200千克,生长前期。枝干涂肥(宽度50-80厘米)2~3次,5—9月根外追微量元素3~5次。消除果实缺素症。
  ⑥应用生长调节剂,初花至盛花期,元帅系。富士系等品种,喷500-800倍高桩素或保美灵,BN-2。宝丰灵等。提高果形指数和单果重;花芽分化期,喷PBO。碧护等可增加花芽形成量,7-8月再喷1次,可提高果实品质(着色好。甜度高。促早熟。耐贮藏)。花前7~10天喷PBO-或展叶后喷碧护可防御-3-4℃的晚霜危害。
  ⑦提高坐果率,授粉树按主栽:授粉树=4~8:1栽植,靠昆虫授粉,授粉树要栽在株间行上,以利昆虫顺利飞行采粉。提高授粉效率。近年,壁蜂授粉技术效果好。已推广应用。667平方米放100头壁蜂即可。
  ⑧花果管理,花序伸出期,疏除多余的位置不当的弱花和朝天花序。花期疏除多余的花,留中心花和1朵边花,可确保坐果和增大果个,幼果期(花后10天开始,10天结束)按千周法留果:单株留果数=0.2C(C为干周厘米数)。留下中心果、单果、大果、端正果,下垂果(将来下垂的果),健康果,均匀果。注意果间距要大于20厘米。
  ⑨套袋与无袋栽培,元帅系品种(新红星,首红,阿斯等)可不套袋,其果面着黑红色,果面蜡质厚,光泽好;富士系一般要用优质双层纸袋(如小林袋等),金冠系果套袋。套单层袋。
  ⑩病虫害防治,在搞好病虫害测报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以化学防治为辅,提倡按防治指标。经济阈值在关键期喷药,利用品种抗性和挑治等途径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按绿色或有机果品标准防治病虫害。
  ⑩着色管理,着色期疏除遮光徒长枝、密生枝,摘叶、转果、铺反光银膜等。可提高果实着色度和果实糖分。对于萼洼着色差的品种和单株,树下铺反光膜尤为必要。
  适时采收。根据市场要求,进行采收销售,此外,要根据果实贮藏期进行采收。作短期贮藏果可适当晚采,作长期贮藏果可适当早采。
  采后处理,包装,贮藏。采后经机械分选,清洗,打蜡,分级,提高商品性,采用精美包装,采后24小时入库贮藏。效果最好。
  ⑩提高果实科技含量,提高果品附加值。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喷3~5次SOD制剂和富硒肥,增加果实SOD和硒的含量,这两种产品均为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长寿,提高免疫力至关重要。因此,含SOD和硒的苹果售价也高。效益倍增。
其他文献
春捷桃,是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于1997年从美国引进的13个低需冷量桃品种中筛选培育而成的设施栽培专用毛桃品种,于2002年3月份经过专家验收。1999~2005年进行设施栽培试验。表现良好,果实于3月上旬陆续成熟上市。填补了我国3月份无鲜桃供应的空白:其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164克。最大单果重385克;果面全红,外观艳丽美观:风味独特,兼具鲜桃和鲜杏双重风味。品质中上;特耐贮运,商品价值较高;自
果树刮皮“五宜五不宜”    1 宜晚不宜早  多数人认为刮皮从落叶到开花前越早越好,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落叶到开花前需经数月时间,早刮皮一方面因幼嫩组织外露,风吹日晒,散失水分,另一方面刮去老翘皮后,相当于人脱去了一层衣服,抗寒能力明显降低,因此宜在发芽前即害虫出蛰前刮皮为好。    2 宜浅不宜深  相当一部分果农刮皮太深太重,使新鲜无病的保护组织被严重破坏,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因此深度以刚好刮
‘满天红’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原所长王宇霖先生1989年以‘火把梨’为母本与日本‘幸水梨’人工杂交选育。1996年选出,1997年开始进行区试与生产栽培试验,200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特征特性  生长健壮,干性强,结果后开张呈半圆形,年新梢生长量66.8厘米,节间长3.3厘米。嫩梢幼叶两面均具棕黄色茸毛。果实近圆形,阳面鲜红色,外观像母本,平均单果质量280克
Even as we stand here tonight, we know there are braveAmericans waking up in the deserts of Iraq and the mountains ofAfghanistan to risk their lives for us. There are mothers and fa-thers who will he
1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热播的时候是2012年,我偷偷摸摸在被窝里用MP4看完,隐隐伤感。那时候还没有经历过心跳、悸动、暗恋、错过的我,对电影要表达的主旨并不太理解,只觉得人和人的差距啊,真是比人和狗都大。  不同于沈佳宜的清纯、上进和美好,腰肢一扭就能让男孩子们的心抖三抖,我的中学时代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妈妈下岗了,奶奶半身不遂,爷爷又有胆结石和糖尿病。于是那一年的我,每周只有很少的零
辽宁省抚顺县上马乡坎木村农民赵国富是远近闻名的果树状元。  走进他家,一进屋就会看见闪着金光的果树状元户的奖杯。赵国富自豪地告诉笔者,辽宁省的尖把梨标本也只有200克(4两)重,而他栽植的尖把梨就有300克(6两)重。由于赵国富栽植的尖把梨个大、口感好,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2002年,赵国富被抚顺县授予“果树状元户”的称号。  赵国富的家在坎木村的一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坡上,旁边就是他家的果园。果园里
果园土壤改良方法    如果用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的山地或荒地建苹果、梨、桃、李等果园,栽植前又没进行过开园整地和培肥地力,果苗栽下后会因为土壤耕层浅、结构不良、肥力低、有机质含量少、酸碱度不适宜而生长不良。因此应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加深耕作层 对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层浅的果园,可补修梯地或挖“鱼鳞台”,用以降低坡水流速,从而减少表层熟土冲刷流失,同时深耕台
果树立秋至立冬主要是果实发育及充分成熟采收期,也是果树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加强管理可增加当年产量,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    1 巧追肥  对晚熟品种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每株大树1~1.5千克,以提高产量和为明年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2 勤喷肥  在9月每隔10天喷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以促进新梢成熟,并增进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在9月中下旬果子采收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也是健康至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健康是“1”,其他(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等)都是“O”。没有了健康这个“1”一切都没有意义然而,人们美好的愿望似乎越来越抵挡不了现实的残酷;恶性肿瘤来势汹汹、糖尿病铺天盖地、高血压泛滥成灾………于是,人们开始感叹:健康危机四伏,年龄越大,健康越遥不可及。  其实,健康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只要多学点医学知识,多重视些自我保健
“我这么多年来种植草莓能致富,跟镇里请来的专家分不开。”说起自己的致富经,浙江省诸暨市江藻镇钱池村革莓种植专业户吴松年如此说。据了解,农业特色明显的江藻镇每年都会组织有关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让专家为农民指导种植技术。吴松年说只要镇里有培训,他一定会去听,而且喜欢拉着专家到自己的草莓地里请教。正是因为自己“听专家的话”。他种植草莓每年都能丰收。  吴松年在村里种草莓已有18个年头,镇里每次引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