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干与果脯的“小秘密”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出游玩时,很多人喜欢购买携带方便、口感甜美的果干、果脯作为旅途中的小零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知道您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果干和果脯这对“孪生兄弟”有哪些区别?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二者的前世今生


  果干,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如风干、晒干,微波烤干和真空冷冻干燥等[1],“榨干”鲜果中的水分制成的干制品。相较于果干制作过程的“残忍”,果脯更像是“甜蜜”的代名词,其“前世”一般是果形完整、具有韧性的新鲜水果,它们经过糖渍后,便拥有了晶莹饱满的外观以及酸甜可口的味道。
  在年龄上,果干可以说是果脯的老大哥了,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水果、蔬菜的干制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果干制从技术、设备到工艺上都日趋完善,机械化生产代替了简单的自然干制。
  而关于果脯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是《札记·内则》,其中写道:“枣、栗,饴蜜以甘之。”到了汉代,人们开始将新鲜水果放在糖膏中熬煎,于是它便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名字——蜜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果脯加工技术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新工艺、新设备推陈出新,蜜饯果脯的具体品类也得到了大大的丰富。

小心甜蜜的陷阱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人偏爱果脯Q弹的肉质,有些人中意于果干的自然果香,而很多年轻人则被它们甜甜的味道所吸引。由果脯的生產工艺其实不难得知,它的甜主要来自于糖溶液的浸泡。那您有没有疑惑过果干为什么也这么甜呢?果干的甜是因为其中的水分潇洒离去,使得糖分得到高度浓缩而致。所以,和同等质量的新鲜水果相比,水果干的含糖量更高,就算不加糖,我们也能享受到“高纯度”的甜。比如,新鲜的杏的糖分水平为9.5%,当其被干燥后糖分就会上升到50%以上,而果脯的含糖量一般可达到60%以上。也正是因为“两兄弟”小小的身体里含有丰富的糖,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较少,所以它们的保质期都比较长,一般能存放半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果脯虽甜,食用却要适量。被精制糖加工过的它就像带刺的玫瑰,迷人而危险,大量吃容易引发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问题。儿童、老年人、超重者和糖尿病人食用更应当慎重。

“干货”与“水货”


  果干、果脯都来源于鲜果,那它们的营养功效是否也不分伯仲呢?其实不然!由于果干加工工艺简单,主要是脱去水分,仅损失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营养物质保留较为完整。而果脯为了维持自己光鲜亮丽的色泽和拥有更加丰富的口感,需要添加大量甜味剂、色素等添加剂,使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以杏干、杏脯为例(见表1),可以看出果脯不但钠含量较高,易引发高血压,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在果干面前都要甘拜下风。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是,虽然果脯和果干因加工过程营养成分有所流失,但由于极度缺水,其营养物质反而得到了浓缩。所以,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果脯和果干的营养含量大大高于鲜果。

  相信您心里对果干和果脯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这对“孪生兄弟”凭借着身材小巧、便于携带以及食用方便等优点,已然在旅行游玩界站稳了脚,但它们依然不能代替新鲜水果。大部分新鲜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具有水分充足,口味多样等优点,而这些则是果干、果脯等水果制品可望不可及的。
  如遇出行不方便等情况,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您可以优先选择果干食用。从口感而言,果干和果脯各有千秋,它们都适合作为居家或外出时的小零食,您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范志红.果干果脯蜜饯水果脆片营养价值谁最高[J].中国食品报,2013,1(001).
  [2]杨月欣,何梅,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02-103.
其他文献
问: 编辑同志您好!我已有一子,7岁,有先天性心脏病,3年前手术后康复,现在想要第二个宝宝。请问,二胎宝宝会不会也患先天性心脏病?  答:读者您好,第一胎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第二胎不一定有,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环境因素占90%以上。心脏的发育是在胚胎的第2~8周完成的。在此期间,某些因素导致的心脏或某个大血管的发育异常称为先天性心臟病。相关的环
期刊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北京市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促进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腔健康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北京市校园将开展健康食堂建设,开展学校/幼儿园减糖活动,学校及托幼機构的食堂减少供应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同时将口腔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开展“减糖”专项行动  《行动方案》要求,要广泛开展“糖与健康”公众宣传活动。结合“营在校园”北京市
期刊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少吃冰淇淋、棒棒糖、糖果,不然会吃进去太多色素的。”新闻也曾经报道过与色素相关的安全事故,比如在辣椒粉和咸鸭蛋中检验出苏丹红,腐竹中检出碱性橙等。这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人们谈“色”色变。那么,人工色素究竟安不安全呢?颜色是食品的灵魂之一  我们在超市购买食物时总会被色泽鲜艳、卖相好的食品所吸引,而且还会通过颜色辨别食品的味道。比如市场上出售的碳酸饮料,有紫色、绿色、红
期刊
问: 编辑同志您好!我在购买蜂蜜时发现,有的蜂蜜结晶,有的蜂蜜不结晶,哪种蜂蜜更好呢?  答:读者您好!针对您的问题,我请教了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老师,以下是他的回答:  蜂蜜结晶很正常,是否结晶并不是判断蜂蜜好坏的标准。蜂蜜本质上是一种“高糖溶液”,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糖类物质的含量达到65%~80%。正因为含有如此多的糖类物质,蜂蜜并不稳定,存放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凝结成固体,也就
期刊
炎炎酷暑,“冰镇啤酒+海鲜”成为不少人夏日饮食的最佳拍档。然而,它们在给人带来舌尖快乐的同时,也常被戏谑地标签化:“啤酒配海鲜,痛并快乐着!”“啤酒加海鲜,痛风少不了!”对于这些说法,有人不以为然,也有人深信不疑。那么,这些关于“喝啤酒吃海鲜会导致痛风”的刻板印象,究竟是证据确凿还是捕风捉影呢?关于痛风的那点事  在讲痛风之前,我先来跟您唠唠嘌呤。您可别觉得嘌呤陌生,您吃的鱼、肉、蛋、奶里可都有它
期刊
问: 编辑同志您好!我发现市场上的维生素C有两种,药品类的维生素C售价仅为几块到几十块钱,而保健类的需要几十到几百块钱,价格相差比较大。两者有何区别,又该如何选择呢?  答:读者您好!针对您的问题,我请教了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孙传利老师,以下是他的回答:  药品和保健类维生素C主要有两个区别:1.原料来源有区别。药品类的维生素C是人工合成的,而保健类的维生素C有些是从天然水果中采用特别的萃取工艺提取
期刊
大多数人对老年营养不良感到陌生。实际上,老年营养不良很常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社区老年人当中,营养不良的患病率约为1/5,老年住院患者中的营养不良者约为1/3。营养不良不等于“很瘦”  说起营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身材的胖和瘦,但是营养不良并非单纯指体型的胖瘦,而是指营养摄入与躯体的需求两者不匹配。摄入和需求这两者是人体健康天平的两端,这架天平无论往左偏还是往右偏,都不适宜。当供需失衡的时候,营养不
期刊
近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学会食物与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八家专业机构发布了《全谷物与健康的科学共识(2021)》(下文简称《共识》),帮助消费者更全面了解全谷物与健康的关系,促进公众养成食用全谷物的膳食习惯。
期刊
慢性淋巴腺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被称之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这种疾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但并非不可治愈。如果合理采用“中西合璧”的治疗思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定期体检助力早发现  目前,慢性淋巴腺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研究发现,在一个家族中,几代人都会患此疾病,说明该病的发生和遗传因素有着很大关系。另外,患者还会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
期刊
根据最新出台的《天津市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后五年天津市将进一步织牢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加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到2025年,天津市每万名常住人口将拥有4名全科医生,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  “十四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