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的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来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该文件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指明方向,具体包括加快智能化校园建设、探索新型教学方式等.英语课堂更需要创新,突出语言的工具性,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真实情境.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构建创新课堂,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学校要加强信息化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教师应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构建真实情境;优化教学评价,实现知识与信息化技术增值.
其他文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素养》课程融入思政理念是时代之趋.然而受制于课程地位和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推行课程思政的实效不佳,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失衡.要通过优化课程的顶层设计,打造思政教育嵌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梳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寻求思政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交汇点;要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来推行课程思政.
从高校美育发展现实情况出发,基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力量方面,挖掘美育教育问题所在,寻找高校美育新出口,为构建多元化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师资队伍、优化美育制度体系等方面提供思路,进而提出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对策建议.在改革实践中着重注意各学科领域的美育渗透,引领学生在科学的实践中认识美、熏陶美、创造美,并且根据各高校美育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美育建设举措,以求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园林景观建筑小品”,在增强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促进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担当,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