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插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p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一个有足够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进行的关键,急性血管通路的建立要求快速,准确,安全.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置管成功率高,血流量充分,感染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活动,也便于观察和护理,因而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是目前急慢性血液净化中最常用、安全和有效的临时血管通道.我科在对20例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插管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推荐理由:全国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跃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急性脑血管病(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征,给社会
期刊
肝包虫,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中摘除内囊后,其内壁上与残腔相通的胆瘘开口常为术后感染的主要来源.本文总结近两年来我们对此类患者术中应用美蓝溶液经胆管造影,观察内瘘部位并作相应处理,减少术后感染与置管时间,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精神分裂症亚型与1号染色体长臂1q21-25和6号染色体短臂6p21-25易感基因位点的相关性.方法 在染色体1q21-25区域中选择5个微卫星标记和6p21-25区域中选择8个微卫星标记对36个来自中国河南省的精神分裂症家系(19个偏执型和17个未分化型)中的242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及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 36个精神分裂症家系的1号染色体参数分析时,在显性遗传模式下,D
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各种因素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引起的占5%,其发生机制未明,目前临床证实与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更密切,而且临床证实诱发排卵可诱发LUF,其发生率可达31.8%,重复治疗周期中LUF的再次发生率可达72.7%.作者在B超指导下穿刺辅助释放卵子,手术完成后指导同房,现将治疗方法、妊娠结局回顾如下。
氟罗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在体内组织渗透性好,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体内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治疗各类感染只需每日给药1次。
目的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4年6月9例DSRC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DSCR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9例DSRCT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8~56岁,平均年龄21岁。超声检查示,腹腔内形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影。CT检查示,6例腹腔及腹膜后多发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