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uz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与自然环境的隔离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就愈发强烈。园林作为补偿人们与自然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现代园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促进城市内的水土保持以及区域内的气候调节都有着积极作用。分析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有效融入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能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其他文献
以实际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目前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相关规划措施的主要内容。本研究分析了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配置的相关原则,以实际规划措施作为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路径,增添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层次感与美观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营造风景园林时需要应用各类景石,天然石大多较为自然,在对其进行布局后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氛围、意境,比如,瀑布、小型假山等,均可以借助景石体现出更为深刻的意境,构建更为美丽的景观。阐述了景石对于风景园林的关键性及其设计理念,分析了风景园林中的各类景石布置,并就北方地区风景园林中景石布置手法及应用难点做了重要论述。
中国绘画“形神兼备”“景情并茂”的思想体现了意境美学的纯粹,园林是结合自然物与人造物,营造具有美感的自然景域。通过藏露错落、对比统一等中国画表现方式,安排与布置景观中的植物、山石、流水、建筑等事物,能使城市园林景观达到既富有整体统一之美,又兼得生动变化之趣的视觉效果,形成使大众感受诗情画意与心物交融的审美空间。
简单剖析声景学的基本内容,整理出声景观设计中应秉承的原则,探讨可运用的声音处理方式,即借声、补声、反衬、掩声。进一步讨论实际设计方向,以游人对园林声景观的主观感受为参照,提出具体的设计考量,以供参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发展。但很多区域的景观结构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均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不少景观设计师会巧妙地将区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要使园林变成真正的生态艺术名片,应妥善地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各个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本研究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北方文化景观休闲区、南方文化景观休闲区为例,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效果。
苏州园林景观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见证,对于苏州地域文化的研究和现代园林景观的创新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但面对自然风雨的侵蚀及人为因素的破坏,苏州园林景观也在修修补补中丧失了原有的味道。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修复和保护苏州园林景观,是目前园林景观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分析苏州园林景观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利于三维扫描、BIM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对于保护苏州园林景观的有效途径,进而为古典园林景观的数字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宋代是我国历史记载中经济、文化、审美、创新达到发展巅峰的朝代,两宋时期写意山水画与写意山水园林的发展均取得了较高造诣。以研读宋代写意山水画的风格特点作为突破口,分析宋代写意山水画在写意山水园林中的具体体现,浅析宋代写意山水画对写意山水园林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步伐,在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成为现阶段备受关注的问题。其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环境在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化特征,面对一系列问题,可做好自我调整工作。海绵城市理念有效适应了小城市的发展,起到高效的环境保护作用。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风景园林规划的要点,并总结了海绵城市理念下风景园林规划的有效性措施。
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文化艺术、美术艺术、声音艺术、书法艺术、写作艺术等。而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环境保护使园林景观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加入艺术元素让园林景观充分发挥美学作用,运用艺术元素是我国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根基。在园林景观中加强应用艺术元素,能有效提高园林的审美,论述了艺术元素在园林景观审美中的应用。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地方特色、生态环保理念3个方面研究了近年来的相关参考文献,根据社区所在区位与社区景观资源,人的互动关系,改造与优化原有的社区景观,采用当地的材料,雨水花园能够合理分配雨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