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改革是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融资担保交易日益增多,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引导下,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扶持实体企业.但中小微企业往往只有轻资产,资产集中于机器设备、应收账款、库存等动产和权利,进行融资担保登记成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一大难题.《民法典》前法律体系下的担保登记制度并不理想,登记机关分散,登记规则各异.《民法典》对动产和权利担保制度进行了完善,将融资租赁、所有权保留等非典型担保纳入担保体系范畴,并建立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确立担保物权优先顺位体系,有利于提高担保融资的透明度和确定性,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成本和风险,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人民陪审员法》实施后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如何进行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分离作出了概念上的分析并提出了围绕事实审与法律审概念上的混合地带如何进行实务制度构建的几点建议.在司法事务中本文提出了应结合事实审与法律审的混合问题进行贴合性的制度设计,从而避免因该问题产生的司法不公现象.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主要群体之一,对学生的财产和家庭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通过对电信诈骗常见手段、电信诈骗校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谨防诈骗意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防范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谨防电信诈骗意识,减少大学生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更好地学习生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城市拥堵指数急剧上升,人们更愿意选择电动自行车进行代步和出行.但是,在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行驶中暴露出了诸多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给纠纷的判定、责任的认定、赔偿的划分等都带来了困扰.为此,亟需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动自行车法律法规制度,并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标准、道路实施规划等进行明确和统一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电动自行车运转体系.
本文通过解析一例典型案件,完整呈现安全事故的追责、辩护判决等一系列流程,启发安全生产人员尽职免责、规避刑事法律风险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