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2018年度报告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5月31日,德国专利商标局(Deutsches Patent—und Markenamt,简称DPMA)在其官网公布了2018年度报告。此次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摘选如下:
  德国发明专利
  2018年度DPMA受理发明专利申请案件总量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共计67895件,其中60868件为直接申请,7027件为通过P C T申请途径进入德国国家阶段。案件申请的电子化趋势尤为引人注意,直接申请案件总数中85.2%为通过网络电子申请,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度提升了2.9%。2018年度DPMA受理的发明专利中,德国本土案件量为46609件,同比下降2.5%,占总申请数量的68.6%;來自海外的案件申请量则出现显著增长,特别是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申请量分别增加了10%—12%不等。源自中国申请人的德国发明专利申请以491件排名第八位,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一位,数量也有所减少。
  德国实用新型
  德国实用新型申请量仍呈现下跌态势,2018年申请总量为12311件,相较上一年度下降约7.4%。德国实用新型的申请来源仍以德国为主;海外申请为3514件,占总量的28.5%,其中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申请量为2234件。主要申请来源国的案件量及其占申请总数的比重排序如下(取前三位):
  ·德国:8797件,占比71.5%;
  ·美国:659件,占比5.4%;
  ·中国:619件,占比5.0%。
  德国商标
  2018年,DPMA受理德国商标申请共75358件,同比略减1.8%。在2018年,有50565件商标被成功注册,有7081件由于不满足形式或实质上的保护条件被驳回。此次报告中也提到了除德国本土之外商标申请数量位列前两名的商标申请来源国,其中,中国以1565件位列第一,美国以528件位列第二。
  德国外观设计
  2018年度DPMA共受理外观设计申请案件6244组,共计42670件外观设计,从外观设计件数来看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7%,在2018年度共完成53216件外观设计注册。从分类来看,第6类(家具)仍然最受欢迎,14877件外观设计属于该分类,件数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25.9%。
其他文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古代称绘画的最高境界为“无碍”,指画家与所画之物之间达到了一种通达顺畅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心与物的灵应,感觉与领悟的交融,内涵本质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融会东西,兼收并蓄。陈珂绘画作品,以墨彩表现大千世界之万物,给人以无尽自由遐想的空间。“无碍”地让心灵世界得以充分的舒展,形成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风格与意境。一个画家的成就理应从多方面来衡量,他的绘画作品兼东西之长,
期刊
2007年9月的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麦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做了一个讲座:“重访马可·波罗之路”。他谈到,在中国南疆一些地区,仍保留着一种古老的风俗:好朋友来访,主人的妻子和女儿会陪着睡。讲座结束后,几名新疆学生围住了麦可·山下:“您有没有见过、调查过或者当地有人告诉您仍有这种风俗?”“没有。”“那您为什么还要随意讲呢?…‘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是这
期刊
福建京剧院创编的京剧《北风紧》,讲述了南宋时科举落第的施宜生在穷困潦倒、生命垂危之际为金国大将军之女完颜标艳所救,并得到了金国朝廷重用的故事。主张宋金和好的施宜生在得知金国攻打宋朝的真相后,为了两国百姓免遭祸害,经过痛苦挣扎,他最终向宋朝报了警,疾驰金国力劝求和,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该剧紧紧地抓住戏剧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壮烈情怀,艺术地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悲壮美。  一、戏剧结构紧凑,矛盾冲突激烈,情
期刊
《中华艺术通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以来用力最多、耗时最长的一部集体著作。当时由李希凡院长领衔,各个艺术领域的专家,耗时十多年集体编写而成。  魏晋南北朝是每一个有艺术气质的知识分子都心向往之的时代,但又是最难讲的时代。我在《中华艺术通史》导言开头写过这样一段话:  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难描述的时代。它充满着苦难、征战与荒诞,但却至今令人神往,令史家着迷。此时,秦汉雄风已逝
期刊
指缝太宽,时间太痩!转眼间2019年一半的光阴逝去了,似乎使用任何形容词都无法表达出我们对“时间过得太快”的感慨。留不住,也追不上,是什么让我们感觉时间“更快了”?  我想,是科技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从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迫使我们的大脑接收更多信息、处理更多信息,从而让我们觉得时间流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的《数据
期刊
一、观书思人  李志敏先生所著《书论》,洋洋万言,文采丰赡,哲理深邃,于书道详加探究,多有新论。采掇荟集前贤书论,而又有所扬弃,自出机杼,新意频出。于旁征博引之外,以现代美学与哲学观念加以创造发挥,极富形而上学意味。  正如志敏先生在《序言》中所言:“予偏爱草书,重书之精神内涵,故所书唯求任情恣性,不备六体;所论试图把捉书道精髓,不详技法。”《书论》几乎很少谈及技法,于书法中执笔、点画、结构等均极
期刊
本次中国古代书法展览共分为:甲骨文金文、陶文砖文瓦文、玺印钱币文字、碑拓墓志拓刻帖、汉至唐墨迹、宋元明清墨迹六个部分。其中展出的碑拓墓志和各时期墨迹除少量应用于馆内基本陈列外,它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极少在公开展览中展出。如展品中泉州本《淳化阁帖》、宋拓本《大观帖》等在书法史上被公认为刻帖的精品。文天祥《草书谢昌元之座右辞卷》、赵孟烦的《致景亮书札》、文徵明的《楷书七言律诗卷》、董其昌的《行书李颀诗卷》
期刊
朱亦兵自幼随父朱永宁教授学习大提琴,13岁录制了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西方音乐的唱片《音乐会波兰舞曲》,17岁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是法国当代大提琴家莫里斯·让德隆的关门弟子。1986年,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奖,成为中国大提琴界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的第一人。他旅居瑞士21年,担任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同时客席担任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2004年,经过
期刊
2012年11月12日,是李默然先生的伟岸身躯告别凡尘、往生天国的日子。3年过去了,先生的背影似乎并未走远,在戏剧的时空里,他的声音似乎依然回荡。今天,在沈阳,在李默然先生长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全国各地的戏剧工作者缅怀他,学习他,崇敬他,践行他的足迹,我深信,正是他“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精神,召唤着后来者重温戏剧工作者的责任,在先生开辟的戏剧道路上探索前进。  想念先生的日子,我会找
期刊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能够泡在音乐的海洋里,与音乐对话,自然是让人“得意”之事。无论何种类型、何种风格的音乐,都能够给听者带来审美层次的体验。对于听众体悟艺术美、感知生活美,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民族音乐,以其丰富的音乐形态、优美动人的旋律和特殊的音色,建构着中华文明典雅的“意境”。  乙未夏末时节,我幸运地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听到了来自岭南粤地的声音一由北京和悦鸣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广东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