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黏病毒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副黏病毒融合蛋白(F)融合活性位点中的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城疫病毒(NDV)和人副流感病毒(hPIV)为例,在已确定的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对病毒特异性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将突变体F基因与同源或异源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共转染BHK21细胞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F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 在NDV F的突变体中,N150D-L152D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46.31%;而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的融合活性却几乎消失,分别只有野毒株的1.25%、3.14%和2.23%;N296D-N297D的融合功能是野毒株的97.68%.在hPIV F的突变体中,D143A-E145A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32.63%;E223Q-K224A几乎不能形成合胞体,其融合活性只有野毒株的1.91%;K263A-R265A、D268A-D270A和R475A-R476A的融合功能分别是野毒株的14.63%、19.52%和28.95%.FACS结果表明,NDV F的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突变体及hPIVF的E223Q-K224A突变体F蛋白在细胞表面几乎没有表达;其余所有突变体F蛋白的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基本不变.结论 对于NDV F来说,N257、N258、Q259、G271、N272、Q279、Q281对ND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重要作用;N150和L152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N296和N297却没有作用.对于hPIV F来说,E223和K224对hPI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D143、E145、K263、R265、D268、D270、R475、R476的作用也很重要。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提出了基于Superharness三维仿真软件的成套电气二次导线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关系型数据库驱动的专家系统[3]为核心,采用不同的模型数据建立手段,通过走线槽以及集线
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从马面卵巢中提取磷脂的方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剂用量为样品重 14倍 , 提取剂中氯仿与甲醇体积比 2∶ 1, 抽提时间 4 h,洗涤分层时加滤液体积一半的 1 %
期刊
随着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中压开关柜在电力系统中用量大增,运行中故障也越发常见,影响供电可靠性.本文分析了故障因素,归纳提出相应的防范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设备和人员生命安
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大型空冷机组的增多,如何提高空冷机组的热经济性日益显得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机空冷组热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就如何改善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以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猪体的食道口线虫虫株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出ITS-1和ITS-2序列片段,然后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PCR产物,对不同地区食道口线虫进行分子鉴定.所有
期刊
壁虎的脚掌存在微米刚毛阵列和纳米绒毛阵列两层结构,这种精细的分层结构使得绒毛与被接触表面实现分子接触.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粘附材料,壁虎脚趾的特殊阵列微结构使其兼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