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实习教学中的保障措施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卓越技师班实习教学中采取了分组教学模式,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兴趣技能竞赛,带领学生参与实习产品的设计及生产,让学生在赶、比、超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实习教学;保障措施
  “兴趣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凸显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追求快乐学习为主线,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有机会亲历加工合格产品的探究过程。
  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教师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维持好班级纪律,保障学生的实训安全,使课题得以顺利开展。
  一、分组进行教学
  班中共有42人,分成工艺组、仿真加工组、切削加工组等三个小组,每组14人,不同的组员安排在不同的上课地点,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必须做好准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统筹安排,使三个课题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分组前后学生的实习情况如下:
  分组前:学生42人,数控车床5台,每台8-9人,每天实习5小时,人均30分钟。
  分组后:每台2-3人,每天人均120分钟。
  实施小班化教学,每人的实习时间增加了4倍,大幅提高了实习效率,对学生技能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采取“一对一”学习法
  以前的实习模式是技能强的学生学習主动性、积极性强,而技能差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弱,出现厌学现象,形成两极分化。这些现象的存在,破坏了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达不到全员学习、全员授课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采取“一对一”的学习方法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中既摆脱了实习条件的限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主体。在“教中学,学中教”,每个学生既有双重身份,又有双重任务。授课前,按课题实习要求,教师对三个实习小组讲解通用的理论知识和实习技能,重点分析实例加工。如教师让工艺组成员按课题编写加工工艺过程卡,组织实施可行的课题加工方案,学生进行练习,逐步掌握。
  2.角色转换,学生为主体。“一对一”学习法是实习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突出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先认真学习,掌握知识,才可能完成“授课”的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其他组成员建立“一对一”的教学,制定学习目标和要求,角色由学生转化为教师,由学习知识转化为传授知识,增强了学生之间学习的责任心与成就感。
  3.加强成绩考核,奖励好好教学的“小老师”。最后,教师对学生所教成员进行考核,验证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学生之间实行实名制的“学与教”,对课题任务完成的情况,在考核中不直接考核“教”的学生,而是考核“学”的学生,考核结果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通过“一对一”学习法,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耐心与自信心,同时能提升学生的拓展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拓展课外训练,开创“兴趣课题”
  把工艺性较强的产品引入实习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成立“兴趣”学习小组,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开展“兴趣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课题与产品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为了保障“一对一”教学及“兴趣课题”的顺利开展,卓越技师班实施“以教师为统管,以学生为主管”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学生管理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管理的主动性,做好教师的助手。这是保障课题实训实施的有效措施。
  实训中,选拔三名实习班长和三名组长,制定班级实习管理机制。实习班长分别负责班内实训耗材、工具、量具及刀具的使用,实训安全、纪律及文明操作监督,实训课题进度、完成情况及加工质量。实训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课题进度的安排,工具、量具、刀具和耗材的领取,做好记录,及时向实习班长和教师反馈实训信息。实训教师统管全局,根据实习动态及时调整课题进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总之,在实习教学中,即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产品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资金支持。
其他文献
摘 要: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仪器分析是我院药学和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解决生命、化学及相关学科许多科研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重要课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