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又增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
  关键字: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數学学科的学习对思维和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那学生学到的也就仅仅只是有限的数学知识,然而如今的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及教育标准的提升对学生要求不止如此。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势所趋,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被带动着提升。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巧用问题提问法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之小学阶段更多,也更难,教师直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显然不合理。因此,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提问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在问题中给出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向,同时也缩小学生思考的范围。这样可以适当降低自主思考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心。
  例如:在进行《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的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具体来说,要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内容,学生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这一部分,我给学生提问,如果将教学楼前的旗杆作为起点,向前走120米和后退80米是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和收入800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何描述?和零上13度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何描述?在这两个问题中,有了前面的举例,后面两个问题思考起来难度会降低。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速度较快,效果也很好,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我给学生引入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用正数和负数的形式来表示刚才问题中的相反意义的量,此后我让学生猜一猜,可不可能有一个数学概念同时包括正数和负数,以此过渡到有理数的教学。通过这样的问题提问教学,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和深度会得到锻炼。
  二、常用自主探究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法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自主探究法,并将其和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难易程度,并在需要的时候给学生设立一定的探究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全面而深入的学习数学课程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
  例如:在进行《整式的加减》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学习的形式进行了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具体来说,为了防止学生遗漏知识点,我给学生列出了具体的探究学习目标,即:(一)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有什么特点?(二)如何合并同类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三)如何去括号和加括号?有什么窍门?(四)对整式的加减进行总结。这四个探究目标包含了这节课所有的知识重点,学生据此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可以将知识学习全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思考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善用小组合作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应当灵活地给学生划分小组。其次,教师应当给学生提出一定的合作学习要求,给学生制造一定的紧迫感,用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在合作中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加深学生的学习程度。
  例如:在进行《画立体图形》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对立体图形都不陌生,所以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在分组时,我对学生之前的小组进行略微的调整,保证每一组都有立体图形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让这样的学生来推动整个学习小组进度。分组完成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即从立体图形到视图和从视图到立体图形,都需要进行学习和绘制。在学习开始之前,我给学生提供了几个立体图形的模型,有正方体、长方体、椎体,还有用小积木搭建的图形,等等。每个小组可以拿一个或者两个模型去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我给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让学生用不同角度的平面图来表示这个立体图形,并要求通过这些平面图可以精准地还原立体图形,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参考数学教材。在合作学习中有学生提出疑问,即为什么用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不能用右视图吗?学生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和验证。由此可见,在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会增加。
  总而言之,教师能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范围却可以无限扩展。故而教师需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全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丽滨.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169-170.
  [2]俞苏萍.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实施,对于初中数学提出了很多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与理念,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的转变。把学生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全能型人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由于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要改革优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要肩负起自身的重担与职责,对课堂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学前教育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由家长以及教师共同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因此,对于学前教育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人员进行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都不希望儿童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视。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小学阶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生活兴趣  一、课堂导入、激励探究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
期刊
摘 要: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小学生由于好奇心较强,加上初次接触汉字,有强烈的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快乐地识字,从而使得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习其他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快乐识字;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培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我们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与有效的。本文分别从多媒体技术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學中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静为动,帮助学生理解;多次讲解,帮助学生记忆”三大方面来阐释多媒体对于培智数学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培智数学;运用  培智学生由于智力缺陷,造成他们在学习上注意力较正常学生难以集中,理解上存在较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应随之进行变革。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在不断讲解,这样单一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课堂质量的提升。语文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效课堂的创建,是适应新课改的一大重要改变,体现着对传统教育的创新,既能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掌握知识,也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
期刊
摘 要:教师形象,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体现,是教师言传身教、圆满完成教师使命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得体的仪表、优美的语言、熟练的体育技术、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等优秀品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和教学质量,从而发挥教育作用。  关键词:教师形象;教师水平;激发;教学质量  引言:  随着学校体育越来越受重视,相关培养体育教师人才的机构越来越专门化,体育教师的形象也越来越专业化。从以前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注重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规则进行写作,能够运用简洁、大众化的词语,灵活运用写作技巧进行英语写作。下面,我从“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对策”两个方面入手,就高中英语写作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写作;写作对策  在
期刊
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是教育专家、教学理论家、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始终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三助”教学理念就是他们探究的成果之一。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研究“三助”教学理念在其中的意义和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助”教学理念;六年级  阅读能力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收获多样情感、可以增加各种人生经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本文简要总结了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彰显人文性的思考,分别是诵读经典,彰显人文性;“立德树人”,彰显人文性;语文活动,彰显人文性;深挖教材,彰显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经典;活动;教材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但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中偏重工具性,导致其人文性无法得到彰显。不过,随着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