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的“贫穷”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我们一些措施或作为,隐隐中受着“贫穷心态”的支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典型的“贫穷心态”如:只重視金钱,不注意效率——所谓效率,就是时间、金钱、人力和报酬的比率。在只求贪小便宜,只计较省钱(其实只是一时的省,眼前的省,长远计算起来其实是浪费)的哲学中,使我们一直以浪费效率来延缓致富。
  孤立的心态——一个心态行为孤立的个人或环境,往往也是难以致富之源。《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当然,今天若是有人有好的李子树,怕别人拿去种了卖钱,也犯不上把每一颗李子的核都钻了洞。但是,有这种心态,或是由这种心态所延伸出来的种种孤立式的行为,今天可说仍常见。
  轻学心态——看不起知识,不重视有学问的人。一开口就是“老子没念过大学,今天也坐宾士”。这也是一种格局不大或终将致贫的心态。在一个进步、上轨道的社会之中,想白手起家,靠特权投机发财的机会,是越来越少的。一个文明的社会,将是一个有理性并尊重道德的社会。
  一个人堕落的原因很多,其中最致命的就是观念和心态。无论个人与团体,如果能做到有效率的勤奋,冲破孤立,重视知识,并不时以新知来修正自己的航向,就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其能不穷或致富,只不过是事业成功的一种副产品而已。
  司志政荐自《特别关注》2017年
其他文献
前些日子,陪女儿去首都剧场看话剧《万尼亚舅舅》。三个小时的演出,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剧中主人公们纠结的人生,痛苦的独白,却不断激荡人的心灵。坐在剧院里的我,突然感觉契诃夫变得陌生而遥远,不再是我所熟悉的那个作家了。在中学课本里写过《万卡》《变色龙》《套中人》的契诃夫,总是藏在文字的背后,严肃又冷峻!我陆续找到契诃夫的传记、戏剧集、小说集来读,于是重逢了一个亲切、温暖的契诃夫。  契诃夫生前最不
期刊
子女惹你生气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  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随我!随我!随我!  孙子惹你生氣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  我欠的!我欠的!我欠的!  冷静!冷静!冷静!  爱人惹你生气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  我选的!我选的!我选的!  活该!活该!活该!  工作惹你生气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  给钱的!给钱的!给钱的!  忍着!忍着!忍着!  股票惹你生气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  我买的!我
期刊
个别国人的劣根性中,有一条叫做窝里斗。窝里斗的方式很多,比较典型的,是踩人入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采取各种手段,将对立面或并不对立,而只是比自己才能高、成绩突出的人贬得一文不值。这种贬损,可以是现实贬损,也可以是历史贬损。现实贬损者,即谓别人并无真才实学、徒有虚名,其成果也不值一提;还可以造谣说,此人之所以受重用,所以出名,就是因为能溜会拍投机钻营。历史贬损者,即用放大镜从别人的历史中找出一个小污
期刊
三人的名字并列。三条人影出现:  三剑客!  是的,三剑客!  他们在近百年前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各自家乡的农村和城镇走出来,步入学堂,投身行伍。  他们闯荡江湖,他们纵横大地。  不是学塾赋予的冬烘气,而是从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以至李贽的异秉,加上欧风美雨以至俄罗斯冰雪气息,氤氲了他们一代人的叛逆精神。  他们是五四运动的儿子,他们选择了革命。  且看这三剑客,情怀家国,抱负天下,他们参与
期刊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这时她发现手上还有一朵玫瑰花没有卖完,她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于是就把那朵玫瑰花送给了乞丐,然后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也许你会觉得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我要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个乞丐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美女给自己送来玫瑰花,当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也许乞丐从来没有用心爱过
期刊
今天我特别担忧的一件事情,是我们事事用公约代替私约,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儿。  比如我跟你说,这文章我明天交稿,这什么意思?我私约告诉你,明天晚上8点前稿子到你跟前,这叫私约。你非得说咱得签约,最后公证,干什么的,这个折腾受不了!  私约是维系人之间情感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私约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信誉。你说话得算数,不需要写在纸上。  私约一旦被公约完全替代,事情的运转就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公约是什么?
期刊
向文宣、习子舆,天下之名儒也,均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儒学之菁华。二人者,风义相期而未谋一面。  向嗜酒,每饮必醉,无酒不欢,然性恶鱼;习嗜鱼,无鱼则粒米难进,然性恶酒。  适习游历至,向宴之于桃园。盘碗杂陈,独无鱼。习举目无下箸处。向举爵劝酒,习蹙额隐忍而不发,私泼酒于地。  酒过三巡,习启齿曰:“此地滨海,何无鱼耶?”向曰:“多矣。鲃鲁鲀鱿、青草鲂鲤、鲑鲥鲱鳀,应有尽有,何言无?”习曰:“
期刊
扑满哲学  黄永武  汉武帝元光五年,一位受全国推崇的人物公孙弘,为朝廷所重用,当时邹长倩送给他一枚扑满,要他警戒“入而不出,积而不散”的危险。  其实邹长倩所提出的“扑满哲学”,不止是提醒公孙弘一人,而是要提醒每一个人:当我们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道“积聚”而不知道“散施”,只知道“不足”而不知道“知足”,那么这幕击破扑满的悲剧,迟早会上演的!  元代的诗人艾性夫曾有扑满诗道:“区区小
期刊
彼得·约翰斯顿是芝加哥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诊所专家,作为教授兼心理顾问,三十年来,约翰斯顿帮助了无数有焦虑倾向的学生。  他回忆: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学生几个月。有一次,我接到他的电话,在电话中他说:“今天的心理辅导我不参加,我爸爸刚刚去世。”天啊,我当时就想,他正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还有什么能比亲人逝去更糟的呢?但是,这个学生的下一句话震惊了我,他说:“在葬礼之后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试,我会在考试之后联系您
期刊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现实生活当中,就在我的周围,的确有几位近乎于完美主义者的朋友。这些朋友在交友与做事方面,几尽苛刻。比如,装修房子,要做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比如做菜,也讲究原料火候之类,甚至穿衣戴帽也毫不马虎,有的,甚至将自己的头发也梳得光光溜溜,一絲不乱。  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一直与他交往得很好。于是,我周围的朋友就很惊讶,问我,你怎么能和他成为朋友呢?他那么抠,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