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弹道导弹突破射程限制的动因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xuexu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初,美韩联合宣布,韩国弹道导弹射程的限制将延长至800千米,同时放宽的还有一系列武器限制,此举在全球引起质疑。正值东北亚局势紧张之时,韩美为什么要抛出这一违反国际军控机制的决定呢?
  韩国弹道导弹射程限制的由来与发展
  世界范围内对弹道导弹技术发展与扩散的限制由来已久,而由于东北亚独特的政治军事历史与形势,对韩国弹道导弹武器的限制更加特殊。
  1979年的180千米限制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与越战失败后的“尼克松主义”相呼应,美国加大了对亚太军事盟友“自主国防”事业的扶植。对于韩国来说,美国为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起的“粟谷事业”提供了巨大帮助,使其建起了一定规模的军工业。但由于朴正熙和后来的全斗焕军人独裁政权不时流露出“北进统一”的念头,美国又需要加强控制能力。于是为了制止韩国开发危及半岛军力平衡的“致命武器”,驻韩美军司令约翰·威克姆在1979年向时任韩国国防部长的卢载铉转交五角大楼的一封公函,强调“韩国开发的弹道导弹射程和弹头重量应限制在180千米和500千克以内”,若有违反,美国将大幅度削减对韩军援规模。面对美国的压力,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只得迁就,签了限制更为严格的《美韩导弹研制问题理解备忘录》,规定韩国研制和引进的弹道导弹射程不能超过180千米,这意味着韩军哪怕靠近“三八线”发射导弹也只能打击朝鲜黄海道和江原道的浅近目标,只对“三八线”前沿的朝鲜军事目标构成威胁。直到1990年之前,韩国陆军也仅有从美国二手“奈基”地空导弹改装成的“玄武”1式地对地导弹,射程不过165千米,命中精度也不尽人意。
  2001年的300千米限制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朝鲜核危机与导弹危机不断升温,韩国也趁机向美国提出放宽限制的请求,同时又以美国已向韩国出售能够攻击朝鲜全境的KF-16战斗机为由,劝说华盛顿放松“不合时宜的导弹射程限制”。韩国从1995年开始,经过20多次谈判和6轮正式协商,最终在2001年以加入“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为交换条件,对美韩导弹框架协定进行了修订,规定韩国可以获得美国提供的射程300千米的陆军战术导弹,并可以研制最大射程300千米、弹头重500千克的弹道导弹。此次谈判看似放松限制,但实际通过“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对其固体火箭发展做出了限制,使韩国套上了新的枷锁,不能开发用作运载火箭的一级火箭或助推器的固体火箭。此次韩美新协定的有效期至2612年年底。此后,朝鲜导弹快速发展,给美韩都带来了压力,而朝鲜舞水端里基地距离军事分界线超过300千米,因此韩国要求延长导弹射程的呼声高涨。2006年9月,韩国国防部长尹光雄表示:为对抗朝鲜中程弹道导弹,韩国正寻求发展一种尖端的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超过300千米。但他辩称此举没有违反美韩协定,因为美韩协定仅适用于高空、高速的弹道导弹,而把低速、低空的巡航导弹排除在外。正是利用这个“制度缺口”,2009年3月,韩国国防科学研究院正式宣布投产代号“天龙”的巡航导弹,其射程为500千米,可部署在韩国驱逐舰和潜艇上,射程可以到达朝鲜所有主要的弹道导弹基地。此后,在2012年年底美韩导弹协议到期前再次延长射程限制成为韩国的目标。
  2012年的800千米限制2009年4月,朝鲜试射洲际导弹,激起韩国突破导弹“枷锁”的舆论。由于担心导弹扩散和周边反对,美国对此事态度消极。而韩国对此事更加迫不及待。2009年秋,受韩国政府指示,国防研究院推出《延长弹道导弹射程报告》,阐述延长射程的必要性,并建议使用“罗老”号火箭技术研制导弹,将射程放宽到800~1000千米。2010年“天安”舰爆炸沉没后,韩朝关系紧张,为韩美商讨“解锁”提供了机会。
  2010年9月起,韩国正式同美国谈判,韩国最关注的是延长导弹射程和保留“权衡原则”。所谓“权衡原则”是指导弹射程缩短时可加重弹头重量,反之则减轻弹头重量。谈判期间,韩方代表在讨价还价时保持这样的底线:如果导弹射程只能从300千米提升到550千米,那么他们就要求将弹头载荷提升到1吨:如果美方坚持把射程维持现状,则韩国导弹载荷要超过1.5吨。韩国政府早有盘算:如果美国同意导弹射程达到550千米,弹头重量为1吨,那就是自己的胜利,因为符合这一规格的韩国导弹足以从相对安全的南部腹地打击朝鲜全境,且弹头威力完全可以破坏朝鲜导弹基地或机动导弹发射车。
  美方起初拒绝800千米的方案,理由有二。一是韩国不应仅考虑自己的攻击能力,还应考虑到美国的攻击能力;二是若韩国导弹射程延至800千米以上,会将中、俄部分地区包含在射程之内,引起中、俄不满。但进入2012年,朝鲜新领导人为巩固政权,明确表示要继续强化“核威力”,将“拥核”写进宪法,并通过“发射卫星”推进其导弹计划;4月朝鲜宣布对韩展开“特别行动”,6月向韩发出进行“圣战”的最后通牒;朝多次宣布要通过“圣战”谋求半岛统一。这使美韩均感到压力。2012年10月,韩国宣布韩美就修改《韩美导弹协议》达成一致,随后发布《新导弹政策宣言》,宣布将弹道导弹射程由目前的300千米延长到800千米。至此,韩国完成突破。
  韩国弹道导弹射程限制的主要内容
  对韩国导弹射程限制的几次放宽都是以不同的参照为目标的。例如,180千米考虑的是韩国距离朝鲜首都平壤的距离,300千米的限制源于协议的内容,而此次提出800千米则是兼顾到打击朝鲜全境而又不直接威胁日本和中国的首都和大型城市的要求。此外,通常这种限制还会考虑避免装载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弹道导弹方面,韩美商定韩国射程800千米的弹道导弹搭载重量限制为500千克。射程低于800千米的弹道导弹可以在减少射程的同时增加搭载重量,射程减至300千米的弹道导弹最高搭载重量为1.5吨。双方商定韩国暂不配备射程超过800千米的弹道导弹。无人机方面,双方商定,航程超过300千米的无人机搭载重量将由现在的500千克增至2.5吨。另外,有关巡航导弹的规定维持不变,即射程300千米以下的巡航导弹不限制搭载重量,搭载重量500千克以下的巡航导弹不限制射程。   韩国《朝鲜日报》称,韩国研发射程为800千米的弹道导弹预计要1年,到2014年有望拥有从南部地区发射,射程可覆盖朝鲜全境的弹道导弹。韩国将拥有相当于美国“全球鹰”的国产战略无人侦察机或无人攻击机。据韩联社披露,2007年韩国国防采购局提出采购美制“全球鹰”的申请时,美国就以该机属于协议规定下的“|类系统”为由,长期拒绝对韩出口,新协议也使韩国采购此类系统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1年修改的协议中规定,韩国不能开发较大推力的固体火箭。在此次协议修订中,美国坚持反对韩国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因为其发射准备时间短,但这一点在新协议中没有体现,这将使韩国可以开发更大型的军民双用途的固体燃料火箭。
  韩国突破800千米射程限制的动因
  历次突破导弹射程限制,既有韩迫切的主观动机,也有美国对地区形势的考虑。此次突破800千米也不例外。
  平衡北方的导弹打击能力 韩国国家安全顾问千英宇称:“这次修订的最大意图是遏制朝鲜的军事挑衅。”近年来随着朝鲜核武器开发和短、中、远程导弹快速推进,韩国认为弹道导弹射程300千米极大地限制了其反击能力,一旦有事,韩国无力对朝鲜北部边界地区的军事设施进行打击。考虑到2015年美国将把作战指挥权交还韩国,韩美都认为有必要延长韩国导弹射程。韩国将于2015年建成导弹防御系统,这是韩国大力发展的“盾”,意味着在战略武器方面韩国已经“矛盾”兼备。
  扩大韩“国防自主”的能力 韩国的军事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美国的东北亚战略。韩国在防务上越来越想脱离美国控制。韩国在卢武铉政府时期就在倡导争取自主国防,一直在争取发展导弹的权利。现在射程实现对朝鲜半岛的全覆盖,表明其军事战略已由防守转向进攻,是韩国争取自主国防的表现。
  实际上,虽然射程受限,但韩国导弹技术的“储备水平”并不低。韩国国防部政策企划官申元植7日表示,“2001年的《韩美导弹协议》并未限制韩国导弹技术的研发,因此韩国导弹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早在1999年韩国曾试射过一枚弹道导弹。尽管它仅飞行30多千米,但专家认为,韩国故意未将燃料加满,导弹实际射程可能超过300千米。同期,韩国还以近程试验模拟多级火箭,掌握了一些远程导弹技术。2003年,美国KH-11侦察卫星的照片表明韩国瞒着美国自建了一处火箭发动机测试站,美国认定该测试站可放置用于试验火箭发动机的钢筋水泥支架,是韩国发展远程导弹计划的一环。可见,韩国争取放宽导弹限制是“自主国防”战略的要求。
  为发展大型武器奠定基础一方面,此次协议中的“权衡原则”为韩国发展更大型导弹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韩国需求更大型、更远程的导弹。2012年10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权容雄撰写文章《韩国黩武之路》称:韩国的远景目标是像周边国家一样,拥有类似中国“东风”系列和饿罗斯“白杨”系列弹道导弹,发展射程1万千米的远程打击能力。韩国国防部2009年的《延长弹道导弹射程报告》认为,韩国有能力在一两年内开发出1000千米以上的导弹。
  弥补美军南迁造成的军力削弱
  面对朝鲜迅猛发展的导弹和远程火炮能力,美军将军事重心从首尔向南部迁移,同时将在2015年前后将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韩国。事实上,美国之前限制韩国弹道导弹的射程,是为避免削弱驻韩美军的作用。而随着朝鲜军事能力的增强和美国军事预算的紧缩,美国急需通过提升韩国军事实力,减轻驻韩美军的压力,对美国削减国防预算也起到一定作用。让韩国承担更多责任,美国可以在与朝鲜的博弈中脱身,以关注整个东亚局势。韩国国内甚至有人提出,在2020年之前完全中断韩美导弹限制的效力,美方虽然认为有必要适当延长导弹的射程,但却强调没必要无限扩大导弹能力,因为这会弱化韩美同盟体系的作用。
  假韩之手遏制北方战略威胁朝鲜已被认为具备一定的核打击能力,而朝鲜自2009年以来也多次对韩美进行核威胁。虽然美国承诺为韩国提供保护伞,但考虑到和中、俄的纷争,美国能否先发制人对朝鲜发动攻击,仍让许多韩国人心存疑虑,特别是到了2015年后,这一疑虑将更加严重。因此韩国需要具备针对朝鲜核打击征兆时的先发制人能力。2012年10月,韩国青瓦台首席外交安保官千英宇表示:“韩国将不再被局限在遭受朝鲜攻击后进行防守型防御,而可以在发现朝鲜有注入导弹燃料等举动时率先攻击,拥有进攻性防御能力。”
  实际上,利用韩国的安全忧虑,美国可以假韩国之手对朝鲜的核能力实施更加现实的威胁,甚至实际打击。韩国《中央日报》描述新导弹政策的“威力”称:“搭载500千克弹头的导弹将能从韩国济州岛直接攻击到朝鲜新义州。从韩国光州用1吨重的弹头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攻击也将成为可能。1吨重的弹头可以瞬间将3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化为焦土。”从朝鲜核设施分布情况看,800千米射程的导弹将使韩国具备攻击朝鲜三池渊空军和战略导弹基地的能力,而且朝鲜的江界第26兵工厂、咸镜南道元山市“劳动”弹道导弹生产厂都将受到威胁,美国则可以利用韩国随时实现其想打而不敢打击的朝鲜核目标。
  韩国突破800千米射程限制的影响
  开启新的地区军备竞赛朝鲜核问题发展至今,一直是通过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施压方式在解决。美国放宽韩国的导弹射程等于是允许半岛开展新的地区军备竞赛。韩国认为即使放宽到800千米也欠公平,因为朝鲜的弹道导弹打击距离远远超过韩国,并还在研发升级中,因此其仍不会满足于这一限制,这会更刺激朝鲜。日本朝日电视台称,这一做法让东北亚的紧张气氛进一步变浓,可能刺激朝鲜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还将挑起中国的顾虑,加剧军备竞赛。
  使中俄等国面临新成胁射程的放宽把中目的部分地区纳入了进来。虽然首尔距北京950千米,距东京1160千米,距大阪848千米,都不在此次放宽后的导弹射程内,但是此次增加的射程足以达到大连、沈阳、长春以及广岛、神户、福冈,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果朝鲜半岛再次发生战争,韩国就可以用导弹封锁中国军队进入朝鲜的通道,打击中朝边境的集结中心和物资补给线,实行远距遮断战术。如果韩日发生冲突,韩国可以用导弹对日本国土西南部的工业基地和面向韩国的海空军基地实施远程打击和封锁。
  削弱了美对地区局势的掌控
  美国最初对韩国导弹的限制目的在于阻止韩国拥有独立对朝打击能力,使其导弹仅具有防御功能,防止韩国轻举妄动,进而绑架美国卷入韩国挑起的战争。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郑承兆称,新的导弹协议让韩国更加灵活,如发现朝鲜有使用核武器的征兆,韩国将先发制人。也就是说韩国将主导对朝军事行动,这使美军把握朝鲜半岛军事的能力被削弱。
  加剧了南北方武器对抗确保800千米射程是将韩国导弹技术升级到更高阶段的契机,因为弹道导弹射程如果超过600千米,就会用到脱离大气层之后再进入大气层的技术。这将放开韩国科研部门的束缚。韩国军方计划未来5年投入24000亿韩元,折合约136亿元人民币,开发新的中远程导弹。军方期望新导弹可于五年内投入到实战中,韩国政府已向国会提交有关预算,等待审核通过。而这势必加剧南北方对抗。
  导弹防扩散体系面临考验美国限制韩国导弹性能是其在全世界防止战略武器扩散的一环。为此美国同发达国家一起运行着禁止射程300千米、弹头重量500千克以上导弹海外出口的导弹技术出口控制体系(MTCR),另一方面还和韩国、巴西、南非等签了双边协定阻止远程导弹的开发。因为美国一旦允许韩国延长导弹射程,那么这一体系将很难维持下去。
  有俄罗斯专家认为,美国在大肆宣扬伊朗、朝鲜导弹是巨大威胁的同时,却带头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撕开了又一条口子。这条口子首先产生在朝鲜半岛,下一步导弹射程问题就可能转变为日韩发展核武器对抗中朝的问题。此次对韩国让步很可能对日本形成连锁反应,继而要求美国放宽对日本的限制,而以日本的工业水平,有能力将航天火箭迅速转变为远程弹道导弹。这势必引起朝、中、俄等国的反弹。
其他文献
日前,首都部分经济学专家和学者,再次以“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为主题进行了讨论。与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实践给创建中国自己的经济学提供了空前有利的历史社会条件。从70年代末
“追风”级项目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海军强国逐渐将战略重点由大洋转向近海区域,以便更好保护近海区域的海洋资源和经济利益,便于本国开发和利用;而近海也是走私、贩毒以
推荐理由:开启无声之锁,成就希望之途。他们是聋哑儿童,与同龄人有着同样的求知欲望,却面临着严峻的教育困境。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部长柯沫夫介绍,广东省目前有0~14岁听
SRS是英文Stealth Recon Scout的首字母缩写,中文意为“秘密侦察兵”。DTA公司的SRS系列高精度狙击步枪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快速更换枪管、枪机和弹匣等实现口径转换。该枪
美军120毫米迫击炮在阿富汗山谷中轰击目标。在这种高海拔山地作战,重型火炮的机动性能和弹道性能都不适合,只有迫击炮是最适合的火力支援武器。 US 120-mm mortar shelled
F-22A的F119-PW-100发动机开加力时单台最大推力可达156千牛,2台开加力时可让F-22A的最大速度达到2马赫。如果不开加力,也可让F-22A长时间维持1.7马赫的巡航速度。[彩页编码0
Uzi(乌齐)冲锋枪从1950年代诞生以来,大约生产了200万支,销往世界各地,主要装备政府安全部门和特种部队。最新的Uzi Pro冲锋枪于2011年伦敦DSEi展上亮相。该枪采用右 Since
靠科技进步占领市场四川自贡鸿化发展启示录吴建刚黄兆华蒋涌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甲烷氯化物及纯碱、小苏打等20余种化工产品而驰名。它是亚洲最大的小苏打制造厂家
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公司开始采取裁员、不调新、缩减年终奖金等节流措施,以渡过困境。一般消费者此时大多也会紧缩行包、精打细算起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于是百货公司、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