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现代化的有效启动及世界意义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是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阶段.此时,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新中国的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政治保障方面,建立强大国家政权,保证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发展规划方面,制定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在力量整合方面,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调动了现代化的力量;在外部支持方面,采取独立自主和争取外援的现代化方针.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为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它后发现代化国家启动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采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3步骤对TED公开演讲中的气候类演讲进行分析.在隐喻识别过程中,首先借助语料库软件的帮助识别出5种概念隐喻,分别是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疾病隐喻和植物隐喻;其次结合语境对隐喻进行解释发现演讲者通过把抽象的气候问题具体化来构建意识形态;最后隐喻阐释过程中发现气候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具有“表明立场”和“说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