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國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发生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功能衰竭;护理工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发生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我科近年来加强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 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5例,其中男56例,女29例,年龄61~95岁,平均79岁。病程2—25年。原有疾病慢性支气管炎58例,支气管哮喘15例,支气管扩张12例。
  2 治疗方法
   患者人院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动脉血气监测、平喘、 化痰、 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治疗。
  3 护理措施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汗出,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水肿情况及尿量并做好记录(2)观察患者意识、精神变化:呼吸功能衰竭、二氧化碳潴留、体内缺氧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可出现神志恍惚、嗜睡、失眠、烦躁不安或兴奋等状态。出现上述状态,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大多痰液黏稠、咳嗽反射减弱、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堵塞呼吸道,造成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程度的加重。要定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等,鼓励其将痰液咳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吸痰,从而改善患者通气状况。
  3.3 吸氧护理 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1~2L/min,浓度在25~29%。防止高浓度氧抑制呼吸,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性脑病。注意观察用氧效果。观察患者有无发绀。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氧分压长期低于6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通知医师做相应处理。
  3.4 用药观察与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注意静脉输液的速度。如滴速过快,可加重患者心脏负担,造成肺水肿,加重患者病情。口服药物应注意其半衰期,遵医嘱合理制订给药时间,以使患者体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使药物持续发挥药效。
   (1)茶碱类药物应观察有无恶心、心律失常症状。(2)呼吸兴奋剂应观察呼吸、意识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3)利尿剂注意观察尿量及有无低钾等电解质失衡。(4)强心剂注意剂量及速度,观察有无眩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症状。(5)应用抗生素时注意观察效果及有无继发感染。
  3.5 舒适护理 保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维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强烈光线刺激和噪声,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受压的部位适当按摩,经常变换体位,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3.6 活动指导 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协助采取舒适卧位;心肺功能代偿期,鼓励患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呼吸操等。活动量循序渐进,以不引起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
  3.7 心理护理 本病反复发作,迁绵难愈,逐步加重,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很容易出现悲观、失望、恐惧等消极情绪。应注意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根源。有针对性地鼓励、安慰患者,尽量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以配合医生的治疗,使治疗达到最佳的疗效。
  3.8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忌辛辣、煎炸、刺激性食物,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4 健康教育
  4.1 指导患者注意保暖,加强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温水擦浴等。
  4.2 指导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4.3 指导其坚持长期低流量氧疗,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时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
  4.4 指导其饮食清淡、易消化,戒除烟酒、浓茶、咖啡等。
  4.5 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门诊复诊,监测心肺功能变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复杂。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则难以逆转,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杨宏怡,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糖情况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3] 高桂梅,老年人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特点及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修复作用的近、远期疗效,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减少后遗症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生后窒息患儿阿氏评分一评<5,有窒息复苏史者,I组给与头部低温治疗+脑病常规治疗,Ⅱ组只给与脑病常规治疗,并随诊到2岁。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新生儿从运动发育及神经状况发育明显优于非亚低温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减少后遗症的
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市改革和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
当前学术界对重视财政风险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者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学者童振源博士为代表,称"中国面临严重财政危机"、"中国即将到来的赤字风暴".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轩
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安全性高、切口小而美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共
本文提出中医辨证的思想下运用中西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为“治未病”研究拓宽了思路。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运用,试从“治未病”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
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增值,这是体现我们教学工作效率的根本问题。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仅要有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更要有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手段,这样才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增值。  以前课堂上我几乎采用的都是一言堂的形式,我也曾尝试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但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我总是怕学生在讨论展
金秋时节,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表彰大会上,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深圳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深圳市居民就业工
部分中医临床阵地有逐渐萎缩之趋势,针对这一现状,临床中医特别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应积极应对,守“坚”“恒”“悟”“廉”四则,才有希望保住中医阵营,从而将国医发扬光大。
[摘要]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并与雷米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70例?ASA I~Ⅱ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随机分雷米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组(R组)和雷米芬太尼和异丙酚组(P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检查前,给药后镜检开始后,退镜完毕后的,SBP,SP02,HR,RR,BIS。结果:两组术前与术中SBP,HR,RR,SP02,B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
以国务院第379号令颁布的<中国物业管理条例>已于9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国性的物业管理法规.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开始把竞争机制引入物业管理市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