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硕:这是个可爱的女娲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的神话源流中,人类的起源离不开母系社会的精神崇拜,特别是“女娲抟土造人”这一故事,更成为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太平御览》上就有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更有说“当女娲造人之际,诸神咸来助之;有助其生阴阳者,有助其生耳目者,有助其生臂手者。”增加了这一神话故事的浪漫色彩与动人情节。
  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中,原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韩硕所绘的正是《女娲造人》。在创作中,韩硕尽可能在“造型上可爱一点,色彩上明快一点”,因此,他笔下的女娲呈现出一位圣洁的女神形象,美丽、纯真而细腻,特别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位曾经凭借着《热血——七君子造像》而拿下全国美展金奖的艺术大家,在绘制了雅俗共赏的绘本之后,对于当下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年逾古稀的他质朴无华地表示:
  一个艺术家要以艺术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参与有意义的创作,对国家和社会都是好的,应该义不容辞去做。
  为女娲造像
  在诸多神话故事中,女娲造人几乎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因此,如何用画笔表现好这一题材,既生动形象,又能有属于画家自己的风貌,就成了韩硕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在画之前他特意对照看了古籍,在创作过程中,他强调了两个可爱——首先是女娲形象的可爱,以及她用泥巴捏的人的可爱。因此,韩硕特别用许多篇幅表现了如何从泥胎变成真人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有一张泥人围成一圈跳舞的图,是画家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我尽量把女娲捏出来的人表现得有灵魂和思想,他们不是一个个泥胎,而会变成鲜活的人。我也尽量把他们的动态画得活泼一些。”
  至于女娲的形象,自战国帛画起,至清代绘画巨匠任伯年,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其形象最大的特征就是女性的五官造型,以及蛇的身体。而在韩硕笔下,抛弃了固有思维的约束,而更强调女娲的仙气、神彩与精神。对此,韩硕有着自己的解读:“我觉得女娲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也应该是美的、圣洁的,所以我塑造的女娲是一个清纯的形象。”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每一幅画面的取舍与推敲,都充满着反复。“最开始的时候尝试的几张,最后幾乎全部推翻。
  比如对服饰的表现,远古的时候也许只是树叶遮身,但真的这样画可能并不美。我们研究发现中国的纺织出现蛮早的,所以我们就综合两者,服装既不像秦汉后的服装,也不像真正的原始人。尽管这次定义是‘神话’,但如果画得很‘原始’也不好看。现在服装看起来比较宽松、写意,兼顾了神话和审美,包括我希望去实现的新意。”
  因此,在表现风格上,韩硕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写意、传神、生动的表现方法,以线条塑造形象,勾勒人物时以美的诉求为原则,兼顾艺术性与神话特有的浪漫性,力求用最民族化的方式来表现民族题材,民族精神。“基于这两点之上,我也会在绘画中相对多吸收一些现代的元素,例如色彩、构图,趣味的表达等等,以寻拽新鲜感。我想把传统的龙凤形象表现得‘新’一些,在色彩和造型方面是传统的但义体现山艺术的当代气息。”
  为孩子创作
  与老搭档施大畏一样,韩硕当年在画坛崭露头角,正是因为连环画的绘制。多年来,他与施大畏共同创作的《李白成》《水浒传》《聊斋》等题材的连环画,堪称经典。尽管多年不画连环画,转身国画之后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此次再度执笔绘制连环画,韩硕依旧有着特别大感动与体会。
  “过去我也画过一些彩色的连环画,但这次还是感觉到明显的不同。这次把中国古代神话整理出来做成一套书,我觉得本身就挺有创意。中国是文明古国,但关于民族起源的神话有点分散,这次以‘创世神话’开始文艺创作对于民族精神信仰了解是个好的开端。参加创作的画家一半以上都六七十岁了,他们几乎已经二三十年不画连环画了。他们都画得很出色,精益求精的精神起到很好的楷模作用,带动了整个团队。”
  在韩硕看来,重新绘制连环画,不仅在题材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艺术追求上,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在创作的时候思索,为什么这次系列文艺创作会以‘神话’为落点?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神话零散在古籍中,梳理一下很有必要。相比中国神話,希腊神话更有系统,而且一些神话人物在雕塑和绘画中反复出现,特别是像维纳斯之类的女神,在西方的博物馆和人们的心中呈现出非常美的形态,成为了一种爱与美的信仰。”
其他文献
2012年微博发展进入平稳期,继续在中国舆论市场保持巨大影响力。本报告在研究2012年微博总体情况基础上,从微博与公共舆论、网络问政、传统媒体、意见领袖、谣言、社会动员与
这张犹如风烛残年的画面是我在2017年的第一场雪拍摄的,枯萎的残叶如同额头布满皱纹、牙齿脱尽、两腮塌陷的老脸;折弯的荷梗就像弓腰驼背的躯干;莲蓬下的花茎,似倚靠老者身旁
期刊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也称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在近二十年来已成为一类非常热门的多孔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很好的结构可剪裁性、多样性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而且源于其在不同领域的潜在应用,比如气体储存与分离,传感,催化,药物输运等等。然而,MOFs稳定性问题被认为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最主要障碍之一。针对大多数MOFs在空气中或水中不稳定这一重要科学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MOFs的稳定性来开展相
期刊
一维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质,以及可被应用于介观物理研究和纳米器件制备等方面而吸引了众多研究目光。银纳米线作为一种重要的一维纳米材料,到目前为止,关于它的研究应用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研究了聚天冬氨酸在200mg/L的NaCI溶液中对铜的吸附行为和缓蚀效果,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一种自发、放热的过程;在2
期刊
本文主要进行了直接溶液缩聚和熔融缩聚合成聚乳酸的工艺研究及聚乙二醇(PEG)、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羟基磷灰石对聚乳酸的改性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采用溶液缩聚法直接合成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对互联网产生依赖,甚至有不少的青少年形成了的网瘾,像毒瘾一样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严重缺乏与家人、教师、朋友和周围身边的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