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估可吸收止血纤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主研发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一种可吸收止血纤丝,与已上市产品速即纱进行比较,通过大体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其物理形态及分子结构;电位滴定法测定纤丝的羧基含量,酸碱度计测定酸碱度值,铜乙二胺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倒置显微镜观察纤丝与血液接触后的表现;琼脂扩散法评价纤丝的细胞毒性.建立大鼠髂外动脉出血模型和背部肌肉渗血模型,通过止血时间和血液质量考察纤丝的止血有效性,通过观察拍照、免疫器官称重、血液学和凝血功能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纤丝的降解吸收情况和安全性
【机 构】
:
杭州协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可吸收止血纤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主研发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一种可吸收止血纤丝,与已上市产品速即纱进行比较,通过大体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其物理形态及分子结构;电位滴定法测定纤丝的羧基含量,酸碱度计测定酸碱度值,铜乙二胺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倒置显微镜观察纤丝与血液接触后的表现;琼脂扩散法评价纤丝的细胞毒性.建立大鼠髂外动脉出血模型和背部肌肉渗血模型,通过止血时间和血液质量考察纤丝的止血有效性,通过观察拍照、免疫器官称重、血液学和凝血功能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纤丝的降解吸收情况和安全性.结果:纤丝和速即纱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与原料再生纤维素相比,纤丝和速即纱在1727 cm-1附近均出现了典型的羧基-COOH伸缩振动吸收峰.两种材料羧基含量约为20%,酸碱度值约为3,与氧化前相比表现出明显的酸性.纤丝经氧化后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66±79,与速即纱接近(P>0.05).纤丝与速即纱接触血液后体积膨胀,可吸收自身质量数十倍的血液.琼脂扩散实验表明纤丝无细胞毒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纤丝可在2 min内完成止血,止血时间和吸收血液质量与速即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纤丝植入肌肉渗血部位后1周即可降解,植入纤丝对动物的外观体征、体重、摄食、胸腺、脾脏、淋巴结及血液学、凝血功能等均无明显影响,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自主研发的可吸收止血纤丝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正大步迈向大数据新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完善,我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也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会。文章在介绍大数据技术基本概念及相关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的应用为现代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便捷优势,同时指出了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PDE)通过介导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解影响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从而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PDE抑制剂如多种PDE4抑制剂、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及伐地那非)、PDE3抑制剂(西洛他唑)、PDE9抑制剂(PF-04447943)、PDE3/PDE4双抑制剂(pumafentrine)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改善作用;PDE4抑制剂阿普司特在临床试验中较替托司特的治疗优势更明显.本文就P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用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结肠炎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用1 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 h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细胞凋亡率从(14.22±2.34)%下降至(9.88±0.61)%(t=3.119,P<0.05),紧密连接蛋白1和密封蛋白1相对表达量增加(t=5.172和3.546,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