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爸爸妈妈!我要爸爸妈妈……”耳边又传来了不绝于耳的哭闹,我们班的“小魔女”又开始作了。她可不是刚上幼儿园就这样哭闹的,恰恰相反,在别的孩子吵着回家、闹情绪的时候,她若无其事地玩着玩具,可是一个月以后,别的孩子步入了正轨,渐渐地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小魔女的魔女本质尽显。小魔女特别爱“作”,只要不依着她的要求或不开心就耍脾气,甚至会摔东西,最要命的是动不动就开始哭闹,哄也哄不好,非常任性。
  一、形成原因
  孩子任性,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孩子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都有点任性。但其实孩子任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不加约束、放纵教育的结果。很明显,小魔女的任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人的宽容和娇纵。在她的家庭中,孩子基本有什么要求就会满足,特别是爷爷奶奶插手以后,不合理的要求也会满足。比如,遇到喜欢吃的菜,她就一定要把菜放到自己的手边,大人也知道这种习惯不好,也会加以制止,可孩子一哭闹、任性,就束手无策了;加上总觉得孩子这样是因为年龄太小、不懂事,也就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孩子在各方面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从而导致在进人集体生活后孩子适应得不如别的孩子快,脾气也是说来就来。
  其次,随着幼儿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但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而不管这些事物是否对他适宜、有利。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而成人完全忽略或没懂孩子的这种需求。其实有些孩子任性并不是真的想怎么样,而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或爱。在与小魔女家长的沟通中也发现,家长只是一味地满足她物质上的需求,很少陪伴孩子,特别是生了二胎以后,对她关注更少,孩子就会用各种任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渴望别人的关爱。就算有些家长意识到孩子任性,处理问题的方式也简单粗暴,不是细心关爱,不是打就是骂,甚至当着众人数落孩子,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可为了面子也不愿接受批评,于是就用任性来对抗。
  二、矫正策略
  孩子的任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加以纠正,孩子的任性得不到纠正,会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1.细心关爱,给予陪伴
  一旦孩子任性,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首先不是急于纠正或教育,更不能一味满足,而是需要你更多细心的陪伴和关爱,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于小魔女来讲,可能只是多看一看她,多和她说说话,甚至只是一个微笑,她就会很开心。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爱的,不需要通过各种“作”来取得别人的关注。
  2.转移注意,促进交往
  在幼儿园,我们发现小魔女常常是自己一个人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爱与人交往,当自己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就会哭闹。有一次在娃娃家游戏时,作为奶奶的她发现家里宝宝老是轮不到她照顾,于是她就一个人在那边大声哭喊:“我要回家,我不要玩游戏!”在交流中,我发现她知道哭没有用,因为爷爷和爸爸也没有抱到宝宝,他们也没哭闹,可是她又特别想要照顾宝宝,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商量。于是我告诉她,你可以先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事没做,等会儿再想办法照顾宝宝。她很不情愿,我索性牵起她的手一起去逛超市,没多久,她就把刚刚的不愉快抛之脑后了。任性的孩子多半不懂得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只知道自己一旦哭闹,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在孩子任性的时候,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同时,也要让孩子多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群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个人的意愿与多數人不一致,那么就会被否定。因为在同龄人中间,如果孩子一味任性,就会被群体所孤立;当他处在群体中时,也不会轻易地把任性表现出来;在群体中那些通情达理的孩子也会在无形中给任性的孩子以示范,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淡化。
  3.采用“负强化”,进行冷处理
  当小魔女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任性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她讨价还价,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因为孩子任性时不予理睬,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当小魔女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成人要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她讲道理,分析她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4.强化要求,适当惩罚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到了大人的弱点。大人越怕孩子哭,孩子越哭个没完;大人越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就偏在地上滚个没完。大人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管他怎么哭闹,决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要坚持到底。孩子刚要任性发作时,成人可以借以前听话时的例子,引导他克制自己,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老师还可以在孩子任性时或任性后,对其任性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这样会使孩子感到成人的严格要求,使孩子认识到任性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小魔女年龄还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小魔女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常常不按时完成本来要做的事情。如,她任性不按时吃点心,在别的孩子搬好小椅子、洗手准备吃点心的时候,她却迟迟不肯放下玩具,制止以后就耍性子,不愿意吃。在这种情况下,只需把她的食物先收起来,告诉她,别的孩子吃完后可以玩游戏,她不可以。在孩子饿时再给她点心,并告诉她肚子饿是因为没吃点心的结果,当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再给她吃,下次她就会按时吃了,而不能玩游戏就是对她不按时做事的惩罚。
  三、结语
  我想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孩子,也没有绝对坏的孩子,只要你足够耐心,给予足够的理解、宽容和关心,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是任性的“小魔女”,而是可爱的“小魔女”。
其他文献
英国生物化学家马·霍普金斯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品味语言魅力,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语文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语文课本是良好的范本,里面的文章都是通过筛选,展现了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应陔将优秀的文章、句子、词语用起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
患者男,54岁.主因左侧耳鸣伴听力下降6个月,于1999年12月15日入院.体格检查:左耳听力下降,左侧气导缩短,韦伯实验偏左,Romberg征阳性,指鼻试验左侧欠准确,双侧Babinski征阳性
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因发作性头晕、意识不清2年余,渐进性加重伴视物模糊6个月,于2002年1月10日入院.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有责任写好汉字,写一手美观的汉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俗话说:“字如其人。”每个人都想写一手好字,但在平时同学们却对枯燥无味的写字课不感兴趣,这就大大影响了写字效果。如何使学生写字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做楷模  在学校里,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有一次改作业时,我非常
2007年9月19—22日,由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神经创伤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天津市环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可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多处受损,如脊髓前角、脑干和大脑等,极少数患者还会发展为麻痹性灰质炎,遗留肢体弛缓性瘫痪,其中有些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
吹泡泡,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儿童玩的游戏,也是儿童非常喜爱的游戏。偶然的一天早晨,有个小朋友带了一个吹泡泡的工具来幼儿园玩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一、实录  于是,我在科学区里投放了几瓶现成的泡泡水和一些吹泡泡的工具。其中有的工具是现成的,有的是自制的吹泡泡的工具(粗细和长短不同的吸管)。  材料提供一:各种粗细不同、长短一样的吸管,泡泡水。  教师:孩子们,粗细不同、长短一样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