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的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haiyueme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璇,女,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其他文献
摘 要:《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后期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严歌苓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出彩的女性形象——王葡萄。王葡萄是当代文学中少有的具有戏剧性与传奇性色彩的女性,本文将从混沌意识与生命的原始状态、对深重苦难的承受和具有地母般的善良与仁爱这三方面来具体分析王葡萄的形象。  关键词:严歌苓;《第九个寡妇》;王葡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
摘 要: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句读,唐人有了“读书须从句读始”的认识。本文将从句读的作用谈起,主要谈谈自己对汉语标点符号学习的理解,以及学生使用标点符号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句读;标点符号;标点学习;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1  一、句读的定义与作用  (一)定义  从《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
八月一日到八月九日,有幸经历九天的日本之行,九天途径许多琐碎风景与故事,挑选一些付于墨迹,以此纪念。  日本,从你开始,在你结束。沿途万千风情,所幸未曾辜负。  北海道。札幌。積丹与神威岬。  積丹与神威岬的海突破了大家常规观念中对海的定义,没有沙滩,贝壳,五彩缤纷的游泳圈与喧嚣。通过一段幽长的隧道后,展现在你眼前的一切苍茫凛冽,提醒着你颜色存在的意义。大海像一个故事,一个想说什么却最终默默无言的
摘 要:《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小说已经出版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角度对小说进行探讨研究。小说以白人玛丽的悲惨命运为故事的主线,揭露了殖民主义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压迫。本文主要通过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深入的探析玛丽、摩西和迪克三位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只有消除种族制度,磨灭殖民主义的思想,淡化两性之间的隔阂,才能实现人类真正的和谐
摘 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从“家务劳动中的性别定位分工”、“大众传媒的性别气质建构”与“越轨之后的社会期望性别差异”三个维度窥探《末路狂花》中的文化性别歧视,并同时指出应当摒弃“性别复仇情绪”和“性别霸权主义”,实现妇女解放需要男女两性共同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末路狂花;性别歧视  作者简介:刘雁霞(1991.4-),女,山西省大同市人,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摘 要:马克思说,经济、政治对文化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文化对经济、政治也有着反作用。文化的影响地位是不可以被人们所忽视的,同样社会管理阶级,可能将所需要传递给人们的文化正能量信息,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从影视作品的对话切入,分为四大模块进行讨论,发见其中语句中所显现的当代时代精神。  关键词:时代;文化;影视;乱世佳人;精神;正能量  作者简介:陈周靓(1991.6-),女,福建人
摘 要:费定小说《果园》与契诃夫戏剧《樱桃园》均以新旧社会交替为创作背景反映了转型时期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题材。且《果园》在象征结构上充分体现出对于《樱桃园》的继承关系,在人物、体裁及时空等方面则又明显具有革新性。  关键词:费定;《果园》;《樱桃园》;继承与革新  作者简介:杨丽娜(1996-),女,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
黄花最是多情  童年里有棵苹果树  偷偷地把阳光变得强大  也在装聋作哑——  可我害怕  诗人说梧桐是雨的深沉  日出是海的相思  假如太阳酿出了一座漓泉  我和我的沧桑都已隐藏  但是过客匆匆都还未启程  流水山花深恋许久  凤凰鸟啊,悲鸣而过  天上月,風雨骤急  春城早落  我害怕  也在装聋作哑——  偷偷地把阳光变得强大  童年里有棵苹果树  黄花最是多情
摘 要:奥尔罕·帕慕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展现了细密画与透视画两种绘画技法之间的对立,糅合了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揭示出蕴藏在土耳其文化中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传达出作者文化杂合的理念,即在相抵牾的二者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第三空间,此处,东西方两种文明合二为一。  关键词:文明冲突;细密画;《我的名字叫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莎翁的四大悲剧中均出现了悲剧女性形象,苔丝狄蒙娜和奥菲利娅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悲剧女性,她们对于爱情都拥有着无比的热忱。本文将从对比的角度对此两位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在男权主义以压倒性战胜女性的时代,即使女性有意识觉醒并拥有人文主义思想,最终也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在莎翁的时代,女性的悲剧具有必然性。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性;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李雨晨(1999-),女,汉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