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a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民主 兴趣 创新 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以下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1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大多不懂创新、不敢创新,学生更是视创新为畏途。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创新实践铺路。教师在传授知识、注重双基、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和谐的创新空间。
  2 创设民主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交流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
  3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3.1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3.2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3 在一些学生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难懂的学科。正是这种观点存在,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数学美的特征,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4 利用实验在数学中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关注身边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利用身边数学的例子来启发诱导学生,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平均数、数、中位众数》的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习题:
  要求学生调查班上每一位同学所穿的鞋的号码,也可以询问其他班级的同学,并列出表格。从这次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倘若你要开一家鞋店,要如何进货?
  这题一出,学生顿时热闹起来。当天晚上。学生就把调查结果交了上来。第二天上课时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各抒己见。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了数学的用途。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其他文献
摘要 文章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歌曲《两只老虎》教学设计。笔者认为,这首简单歌曲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知识点,需要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感受音乐形象:通过参与体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卡农式轮唱的兴趣以及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对歌词进行改编、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 课堂 主体 《两只老虎》 教学设计    1 教学总体设计构想:《
期刊
摘要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本文从着手教学内容的创造使用;着手学习习惯的早期培养;着手作业设计的分层考虑;着手学团
期刊
摘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正确引导,使学生“爱”学、“易”学,“乐”学。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识字。  关键词 低年级 识字 “爱”学 “易”学 “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期刊
摘要 目前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堪忧,相当部分初中学生写作文与现行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相差很远。因此,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迫在眉睫的。本文就谈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做法,正确处理好听说读与写的关系:一、以听促写,二、以说促写,三、以读促写,四、以练促写。  关键词 培养 提高 初中生 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告诉我
期刊
摘要 教师要用尊重的态度,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发言: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挖掘学生回答问题的潜力。  关键词 学生 回答问题 积极性    1 用尊重的态度。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这者莫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中尊重每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使学生心中激发起学
期刊
摘要 听力是高中英语考试的重难点,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巧,有助于提高听力应试能力。本文针对高考,介绍了如何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 英语听力 应试技巧    听力是高中英语考试的重点,也是英语考试中的难点。英语听力试题设计的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听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它与读、写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它强调口头语言的真实性,也强调情感、情绪因素在口语表述中的作用,同
期刊
摘要 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教师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智能充分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活动 激发兴趣    新基础课程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激进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来完成。教师只有在教学活
期刊
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教师应当努力营造最佳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英语教学 最佳
期刊
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摆在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结构高效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通过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及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  1 寓教于乐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技能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许多同
期刊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少。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 策略  
期刊